春节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中华人民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节日,也是一年到头少有的合家团圆的时刻,人们在正月走亲戚、回娘家,以联络感情,互相慰问。春节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道理很队”实践队队员们在走亲访友之际,与亲朋好友展开对话,进行了来自山东各地彩礼风俗的调查。
2023年1月27日,实践队内针对春节期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交流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一、很多地方会出现“十里不同俗”的现象,相邻两个地域的彩礼风俗、彩礼数额和形式可能就会有很大差别,具体内容一般会直接询问女方家庭或者双方共同协商。
二、个别地区的风俗固化性较强,如潍坊市某县城,订亲须在双月,彩礼最普遍的是3.18万、3.68万、6.6万、8.8万等“吉利”的数字,同时男方需要带好“三金”等,女方同样需要回礼,寓意不会空手而归。
三、山东大部分地区不论男方家庭还是女方家庭都较抵触“天价彩礼”问题,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人都认为只要双方能够友好协商,婚后可以幸福生活,彩礼并不是一个值得争议的话题。
四、无论在哪个地区,“天价彩礼”都只是极端个例,并不能因此否定一个地域甚至一个省份。彩礼只是一种社会现象、一项经济行为,“高价彩礼”“裸婚靠谱吗”“彩礼劝退”等问题给适龄男女的婚姻焦虑不断添柴加火,“不婚主义”越来越多,因此,需要各方各界共同努力扭转当前局面。
针对以上结论,实践队成员结合调查结果和网络研究,共同讨论了“为什么彩礼习俗流传至今”“彩礼的必要性在哪”等问题,得出以下结果。
一、最初彩礼的出现只是为了表示男方把女方当作珍宝,诚心求娶,同时也是对岳父岳母养育好女儿的答谢敬礼。而女方要彩礼,并不是卖女儿,多数女方会把钱加上自己的嫁妆返给男方,若未来生活有变故可以有压箱底的钱作为急用,夫妻生活更有保障。因此这项风俗能够得以流传。
二、当代很多年轻人抵触彩礼的原因无非就是“天价彩礼”带来的焦虑以及谈及此问题时双方会发生的争执等,天价彩礼已经让纳彩这种形式被赋予了过多的物质含义,有些还带有沉重的负担,失去了彩礼原有的本意。
三、现代彩礼明显在走极端化,要不就是天价,要不就是零彩礼,从不能量力而行,把结婚变得像交易一样。实际上,关于要不要彩礼这一说法,没有人可以直截了当地论是非对错。
四、彩礼是否还有必要存在,主要看当前年轻人对于婚姻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态度,某社交平台上的一项“你结婚时有彩礼吗”的投票结果现实,在参与投票的3.8万人中,只有7000人左右选择了没有彩礼或不会要彩礼,说明短时间内彩礼风俗仍然不会消失。
针对种种争议,实践队成员认为,移风易俗有必要持续推进,更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政府要及时了解当地风俗,制止因彩礼风俗导致的矛盾发生;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作用,进一步建立完善基层制度和组织,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同陋习,制定婚丧事的具体规定,并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充分讨论、表决通过。对礼金标准、规模、份子钱予以上限控制,纳入村规民约,做到“一村一策”。通过立规矩,变推动移风易俗这项“软任务”成为“硬约束”,让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事新办成为全体村民的共同遵循,不断提升乡村道德文明素养,全力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养成勤俭节约、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推动移风易俗、文明乡风向善向好。
才能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让移风易俗工作真正“润物细无声”;同时还需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开展有关方面的讲座活动等。移风易俗需要久久为功,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只是第一步,各地还需要在资金保障、信息平台搭建等方面更加主动作为、持续发力,让“天价彩礼”失去滋生土壤,让婚事新办成为幸福的代言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5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