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是我国一种广为流传的婚嫁习俗,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彩礼出现了众多引人争议的问题,为了遏制不良风俗,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进行,曲阜师范大学“道理很队”实践队队员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过程中对山东地区的彩礼进行了调查研究。
实践队队员在调查中发现,不同地区的彩礼金额和种类有很大不同,同一地区的农村和城市的彩礼金额也存在差异,山东大部分地区彩礼金额的标准在十万左右,一般取吉利的数字,也存在较低和偏高的地区,同时彩礼数额也与双方的家庭情况有关,一般是双方在女方所在地区彩礼普遍金额的标准上协商决定。关于彩礼的归属问题,彩礼一般是归于儿女,用来经营新建立的家庭。另外对于是否应该索要彩礼的问题,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回答,有人认为由婚姻双方决定,彩礼并不重要,但大部分人认为,应该索要彩礼,彩礼是证明男方感情的关键,有利于新建家庭的经营和维持,也有人将彩礼问题视为女方家庭的“面子”问题,认为彩礼是必须的。并且对于“天价彩礼”,大部分人呈否定态度,认为“天价彩礼”首先是一种不良风俗,应该抵制,另外彩礼的数额也应与女方嫁妆数额相协调,不能过高或过低。同时,实践队队员们对彩礼的意义也进行了一定范围的调查,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彩礼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保证,是男方对女方的承诺和尊重,同时彩礼所得一般会交付给婚姻当事人,是男方家庭对新婚家庭的支持,在此层面上与嫁妆有相同意义。
通过此番调查研究,实践队队员对山东彩礼的状况有了一定了解,为了进一步加深了解,实践队队员对彩礼的新时代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许多地区积极推荐移风易俗工作,彩礼也有了创新性发展,例如山东省滨州市各村(社区)把婚俗改革、喜事新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运用好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积分”等奖励模式,有效遏制了攀比高额彩礼和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并结合地区特色,积极推广集体婚礼,吸引市民现场观礼,对移风易俗、倡树新风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动作用。山东省沂水地区更是提出了具体要求——提倡婚俗改革:彩礼不要或者少要,彩礼费控制在1万以内;婚车不超过6辆;婚宴仅邀直系亲属即可,规模不超过10桌,另外提出了相关措施。其他地区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彩礼进行了约束和限制,对彩礼的合理化、法治化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各地的市民对相关举措的态度也较为积极。
另外,为了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加入到移风易俗工作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实践队队员对民众对于彩礼的法治化治理的态度进行了简单询问,大部分人认为国家应该介入彩礼的发展进程,用法律法规对彩礼进行规范。
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实践队队员认为,彩礼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悠久,各地情况复杂,彩礼问题的治理也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更应注意当前许多民众将彩礼视为文化糟粕的观点,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能过度发展。关于彩礼的治理问题,也应该因地制宜,对于风气比较好的地方只要加以引导即可,但对于“高价彩礼”比较严重的地区,有必要进行规范治理,因为在当地已经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污染了当地的风气,淳朴的民风也被一些风气所侵蚀,如果不及时治理的话,那么在这些彩礼比较高的地方,很多农民是没有幸福感可言的,往往都会因为子女结婚,背负一身的债务。
此次调查研究让队员们对山东彩礼的状况和相关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同时,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队员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加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另外也发现了众多不足,实践队队员们未来也会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更好的承担时代责任,推动社会风气进步,为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3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