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深入乡村,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李艳玉 张晴 刘淑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取得新成就。为了响应时代号召,帮助和引导青年学生深刻感悟和领会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安徽财经大学乡村振兴先锋队开展以“深入乡村进基层,青年汇力助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成员深入乡村基层一线,调研家乡产业发展,实地走访,采访当地村民与村干部,多方面了解乡村振兴发展现状与青年对乡村建设的参与情况,探索乡村振兴新道路,并为乡村留青年、引青年提供建议。

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创收新方向

2023年1月28日实践成员前往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池坝乡,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池坝乡的产业发展情况,据了解反季节羊肚箘产业园在2022年12月迎来大丰收,农民实现增收。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员参观了产业园,并了解了羊肚菌的栽种方法以及整个产业园的建设情况,据负责人介绍,池坝乡于2022年9月在党建的引领下,建设了反季节“百亩羊肚箘”的绿色产业园,目前产业建设较好,希望未来能通过产业助力农村振兴,为农民引导创收新方向,从地里挖出“软黄金”!

1月29日,实践成员前往甘肃省渭源县上湾镇侯家寺村南谷现代科技示范园开展实地调研,园区以花卉种植、鲜切加工、沙棘深加工为主,园区拥有全自动智能温室等先进设备,种植玫瑰品种有二十余种,包括研发培训中心、花卉加工工业园区,鲜切处理包装物流集散中心等。经走访村民得知,在玫瑰种植园工作的大都是附近村民,年龄大都在四十至六十岁,村民表示,以前基本都是靠种地为生,收入不高,自从在花棚中工作后,不仅收入得到了提高,照顾老人和小孩也更加便利,但青年群体选择留村发展的较少,大多是因为村里工作岗位少,工资也较低,所以选择外出打工。

为进一步了解乡村振兴中青年的参与状况,成员走进了当地南谷莓缘草莓采摘园,采访了当地返乡创业的青年代表——张贵军,他表示自己于五年前来这里创业,在政府支持与鼓励下,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一家人已经搬进了扶贫安置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和车子,实现了收入的提升,他表示希望家乡的产业能发展起来,吸引更多的青年返乡创业,共同助力乡村发展!

古街焕新颜,青年振兴时

1月30日,实践成员前往福建省莆田市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深入街区调研,参观了彭鹏祠堂、崇功祠等,深入了解莆田地区文旅发展的现存形式和发展思路,探索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如何吸引青年、吸引文化产业入驻。实践成员对在街区服务的的青年志愿者进行采访与问卷调查,发现青年群体对乡村振兴的认识相对广泛,同时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中的切实作用:主要对乡村产业与就业方面有所帮助,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助力相对较少,但有所成效。在与青年群体的交流中,实践成员认识到乡村难以吸引青年人才的原因主要在于城市生活条件好、收入水平高、乡村发展空间少、对青年人才引进政策不完善。

深入乡村基层,共建文明乡村

1月31日,实践成员前往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前所街道外西村,通过实地调研外西村文化建设,了解到外西村为青少年打造的“春泥计划”以及“垦荒精神”的内涵,青年于春泥中成长而来,应垦经济之荒,垦文化之荒,助力推动乡村建设。在外西村内,团队成员张贴“门前屋后不乱堆放,生活区禁养畜禽”等标语,进行文明乡村建设宣传,此次宣传强调乡村卫生、乡村村貌、乡村道路通畅等方面,主要让村民意识到,良好的乡村环境不仅在视觉上赏心悦目,更有利于身体健康,鼓舞村民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中来,共创文明乡村。

在这个寒假,实践成员用足迹丈量青春,在甘肃、福建、浙江等多地留下了团队的身影,在乡间走访时,实践成员感受到了乡村的发展速度,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及青年群体的参与情况。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更需要一代代人投身奉献,汇聚磅礴力量,我们身为新一代青年,应紧随党的步伐,提升自己,奉献祖国!乡村振兴,青年同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2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护水之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座谈传护水之情 ——水资源学院“深海的大菠萝”暑期社会实践队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座谈传节水之情 ——水资源学院“深海的大菠萝”暑期社会实践队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座谈传护水节水之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座谈传护水之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传节水之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社区传节水护水之情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离开了水万物的生命将不复存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水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问题……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队伍出征仪式 !——水资源学院“凝心聚力抗疫情”暑期社会实践队

6月18日,为了更好的进行此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由负责人开展线上会议,向项目成员讲述本次社会实践所要达成的目的与活动内容与大致分工,同时团队成员各抒己见。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表彰树榜样 进步砺前行 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学生表彰典礼

为充分彰显优秀学子的卓越风采,发挥先进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学生踔厉奋发、勇毅前行,4月2日,文学院参加聊城大学…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

新乡工程学院“清明追思·薪火相传”网上祭英烈活动

春风拂柳念英魂,清明时节寄哀思。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为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情怀,引导青年学子…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最新发布

寻书法之根,悟书法底蕴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5日电(通讯员王文凤)。书法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熊秉明称其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它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华文明五千多年…
朴实工匠心,非遗泥塑情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5日电(通讯员王文凤)。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泥塑一直伴随着生活不断传承,以泥土为原料,从陶器皿、陶佛像,到儿童的玩具,从没有间断过。曲阜师范大学网…
闻古琴之音,展非遗风韵
中国青年网泰安12月31日电(通讯员王文凤)。古琴对古人来说,不但是乐器,也是抒怀寄情之物。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古琴是一种浓缩了中…
深入了解中医文化,做中医的追随者
中国青年网泰安12月30日电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她是世界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深入了解中医文化…
情暖冬至中国节,团圆饺子暖心间
中国青年网菏泽12月22日电(通讯员黄存川刘永丽)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种种事物更新换代。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产物,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英雄豪杰,亦有数不胜数的文物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
乘梦前行,不忘来路——集宁一中实践小队成功回访母校
时间从指缝中溜走,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并且已经在大学中获得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技能。回首望去,高中的学习生活也是那样的美好:我们疲惫,却也充实,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我们穿…
“科教进社区,科普润人心”主题寒假实践心得
2022-2023学年寒假调研心得□邓友玲(化学化工学院2205班)进入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本着丰富寒假生活,参加此次寒假调研,做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
“科教进社区,科普润人心”寒假实践心得
2022-2023学年寒假调研心得□邓友玲(化学化工学院2205班)进入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本着丰富寒假生活,参加此次寒假调研,做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