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深入了解中医文化,做中医的追随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coisini

中国青年网泰安12月30日电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代表,是中国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她是世界医学体系中最具特色和优势的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了深入了解中医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留韵传香实践队利用寒假时间于12月30日前往小组成员所在的泰安市,济宁市,青岛市,烟台市四所城市进行中医实践活动。通过此次的活动实践队队员收获颇丰,也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的感触。

12月29日下午,留韵传香实践队负责人叶子墨同学在老师李扬的指导下,进行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次线上腾讯会议。会议内容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的部署:活动的实践地分为泰安,济宁,青岛,烟台,身处当地的志愿队队员进行线下实地探访,调查以及对当地进行线下宣传,宣讲等实践活动,身居别处的志愿队队员在线上进行问卷统计,制定计划以及线上宣传中医文化,发表征文等实践活动。利用各种途径做好宣传效果。

图为留韵传香实践队在活动前进行会议讨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凤 供图。

泰安

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王文凤带领当地的一部分队员前往泰安市宁阳县堂德大药房。30日上午8点,实践队员们到达药房门口,虽然队员们是中医药文化的门外汉,但对了解中医药文化十分的感兴趣,满怀热情早早的到达药房门口,药房医者看到队员们如此强烈的求知欲望,便在药房门口聊了起来。药房医者耐心的为我们讲解中医起源于《黄帝内经》、神农尝百草,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养生知识,阴阳五行,六气(精、气、津、血、液、脉)等知识,为我们进了简单的科普。在医者的讲解后队员们都被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折服,感叹到我们之前对中医文化认识的浅薄,也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感触。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对中医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这是我们要反思的地方。

图为留韵传香实践队正在向老中医学习中药知识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凤 供图。

济宁

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王青文带领当地的一部分队员前往济宁市曲阜市联合医院和程官堂中医诊所进行了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们了解了中药材的疗效,并且尝试了针灸推拿等操作。医生教小队成员们从味道、颜色、形状等辨别中药,还教会了小队成员看处方的方法。另外,小队成员们还学习了抓药的方法和中药熬制的技巧。通过本次实践,提升了小队成员们的实践技能,并加深了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

图为留韵传香实践队帮医生抓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文凤 供图。

青岛

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叶子墨带领当地的一部分队员前往青岛市崂山区小队中医诊所进行学习参观。首先实践队员实地走访了几个社区,对于社区居民进行了相关采访工作,拉近了队员们与群众的距离。随后实践队员向群众宣传家庭常用中医药常识、针灸穴位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向小朋友们讲解了中药始祖神农氏的神话故事和中医药文化的历史起源。队员说:“神农氏是中医药始祖……这是艾草,做成香囊可以驱虫防病;这是菊花、这是金银花……”同时用提前准备好的材料与小朋友们共同制作分发香囊。使其在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最后队员们拜访当地的中医馆、中医医院,向中医学习有关中医穴位的药理知识,为下一步传统中医药理疗外宣做准备。

烟台

留韵传香实践队队员王一名带领当地的一部分队员前往烟台市参观中医馆,张副主任向大家讲解了中药标本,王护士长讲解元气饼和王教授的故事,介绍香囊的历史和中医文化意义,季主任详细说明了香囊对新冠病毒的防疫防效,同学们还参观了中国医学文化简史墙,共读大医精诚。参观后王一名小组长带领大家迫不及待的动起手来做香囊,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更真切的感受到了中国悠久的中医文化,亲身体验到了做香囊的乐趣。

线上线下队员一同为社会实践的完成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使得社会实践高效完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23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非遗文化进社区 二胡演奏奏佳音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7日电(通讯员王文凤)。二胡作为我国最为传统的拉弦乐器,从唐代流传至今,已经有近一千多年的历史。二胡在发展之初,以其音色古朴风韵十足的特征,被人们称之为“南胡”和“奚琴”,受到…
寻书法之根,悟书法底蕴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5日电(通讯员王文凤)。书法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熊秉明称其为“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它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回顾中华文明五千多年…
朴实工匠心,非遗泥塑情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5日电(通讯员王文凤)。泥塑艺术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泥塑一直伴随着生活不断传承,以泥土为原料,从陶器皿、陶佛像,到儿童的玩具,从没有间断过。曲阜师范大学网…
闻古琴之音,展非遗风韵
中国青年网泰安12月31日电(通讯员王文凤)。古琴对古人来说,不但是乐器,也是抒怀寄情之物。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是国乐之精粹,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融合了人们智慧的结晶。古琴是一种浓缩了中…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深入乡村,赋能乡村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村农业优先发展,促进农业农村取…
情暖冬至中国节,团圆饺子暖心间
中国青年网菏泽12月22日电(通讯员黄存川刘永丽)时间的长河滚滚向前,种种事物更新换代。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产物,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
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春节是中国及一些亚洲民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春节的习俗也多种多样。因为相传年兽怕红色,怕火光和怕响声,所以人们便有贴春联、放鞭炮、敲锣打鼓等习俗。不同时期、不同地…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
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传统中华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中有荡气回肠的故事,有“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英雄豪杰,亦有数不胜数的文物瑰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
乘梦前行,不忘来路——集宁一中实践小队成功回访母校
时间从指缝中溜走,不知不觉我们的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年,并且已经在大学中获得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新的技能。回首望去,高中的学习生活也是那样的美好:我们疲惫,却也充实,这是一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我们穿…
“科教进社区,科普润人心”主题寒假实践心得
2022-2023学年寒假调研心得□邓友玲(化学化工学院2205班)进入大学里的第一个寒假,我希望能与以往有所不同。本着丰富寒假生活,参加此次寒假调研,做社会实践,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