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佛山,赏石窟造像艺术之美
石窟艺术是卓越的艺术珍品,它凝聚了深厚的宗教感情,体现了鲜明的时代风尚,展示了一段完整的历史画卷。石窟艺术兼得天地精华与人间灵气,融会中外的文化精粹,饱满浑厚,但并不沉重晦涩,反而其活泼的视觉形象能悦人眼目,令人抒怀赏心。为进一步了解石窟造像艺术文化,2023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薪火相传队的队员来到了白佛山进行调研。
白佛山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东靠东平县城,南邻大清河,西望东平湖,北依群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佛山石窟造像群坐落在山阳海拔300米的幽谷岑寂之处,共分四窟,造像148尊。古代诗人游白佛山之后,就曾留下诗曰:半山系马防层峦,奕奕金螺斗际攒。俯视林城挥汗雨,下临泉壑渡沙湍。洞飞云迹常流润,佛勒石形不碍宽。乘兴徘徊幽静里,几忘身是散闲官。
1月27日上午,队员们来到白佛山山下,开始登白佛山,因为白佛山有众多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山脚一只白色大手仿佛在欢迎着人们的到来。再向前走,一尊高大的“圣水观音”出现在队员的眼前,许多人在这游玩拍照。再向上走,是为方便游客修建的石阶,同时也是白佛山景区的装点,构成了山、树、路之间和谐的美。整条盘路虽没有像泰山十八盘那种“拔地五千丈”雄伟气势,更没有像十八盘一面危崖耸石,一面陡壑深涧,但是这里的盘路在两侧柏林树木相映下,倒也有一种和谐之美。当队员穿过这柏林,漫步脚踏弯弯曲曲的石阶,竟会有一种心境清悠的感觉。最后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造像初雕于大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四窟一笼,唐开元年间增刻,至宋初告竣。山上有了佛像之后,因山石呈白色,故称此山为“白佛山”,这也白佛山的来历。走进主窟,内正中雕有释迦牟尼园雕座像,稳坐莲台,面目端庄,神态凝重,气韵非凡。主像的两侧即东西两壁,排列十多排小龛,每龛造像栩栩如生。每龛造像多在1-5尊不等,大者高0.5米,小者仅有十几厘米,或端坐莲台,或合掌而立,神态各异。
其它石窟也各有特点。最终,薪火相传队队员圆满完成了此次调研。
石窟造像的意义重大,与造像共存的有隋代以来的造像记铭110条,重修碑刻14方,提供了佛教造像进入鲁西以及向周边地区曼延的大量文字资料。与造像共存的附属文物有金大定年间修建的三教堂一座,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三教合一的古建筑。 白佛山造像有着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和独具特色的宗教研究价值。我们应该积极了解石窟造像文化,感受古代宗教艺术的魅力。
撰稿人:宋士鹏
实践队:薪火相传队
审核老师:刘兆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5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