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于乡村振兴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经过几年的齐心协力,因地制宜发展,涌现出不少乡村振兴成功发展典例,为响应国家号召,了解乡村发展,河海大学“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调研实践团”通过网络、电话、实地走访多种途径调研家乡发展与变化,体悟乡村振兴实施成果,总结当地特色发展模式,思考未来发展走向。
图为“荷香民俗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程 供图
2023年1月18日,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发展调研实践团成员张鹏程来到江苏省如皋市平原池村进行走访调研。通过走访调研,团队成员了解到平园池村由藕池、竹园、太平井3个自然村组成,当地水泊众多,历史上就大批栽种莲藕。在改革发展模式之前平原池村一直都是传统农业村,那时候平园池是全区考核排名连年倒数的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不到30万元。“全村多处河道沟渠淤塞、道路年久失修、垃圾乱堆乱放,村庄环境一团糟……”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回忆初到平原池见到的景象。
刘炜建书记觉得这样看天吃饭不是个办法,他看中了平园池村古已有之的大片荷塘,决心围绕着“莲藕”大做文章,于是便与村干部们一起动员全村流转土地,成立土地合作社,集中连片开发乡村旅游景观,做大“美丽乡村”生态农业蛋糕。
图为平原池村农耕民俗文化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程 供图
近8年来,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在刘书记的带领下,平园池村以千亩荷塘为载体,聘请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投资1000多万元打造了占地1600多亩集种植、采摘、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藕池文化园。同时建立农耕文化馆、生态采摘园、鑫蕊菊花园、盛塘牡丹园、佳鑫菌菇种植、美蟹特种水产品养殖等,推动田园项目体验、农事文化教育、高附加值产品等产业深度融合。
近年来,平原池村投入约1500万元,新建田园坊酒店、美食商业街、公厕、停车场等,完善旅游业相关配套措施。目前,平原池村正筹资打造温泉小镇及水上游乐项目,并争取明年开门迎客。
图为“中国美丽乡村”宣传墙。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程 供图
8年过去了,平园池村从一个落后的纯农业村,迅速崛起为远近闻名的“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中国美丽乡村”,农民收入也从8年前的18000元增长到如今的31000元。
54岁的村民丁佐梅去年花了60多万元将家里300平方米的养鸡场改建成了民宿,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她介绍,目前村里人均年收入近3万,相比以往翻了好几番。荷塘上面产莲子,水里养小龙虾、大闸蟹,泥里有莲藕;赏荷季节结束后,村里还会就地取材做荷叶茶、莲心茶,多种方式创收致富。“现在我加入村里的旗袍队,每天和姐妹们在村里走两次,让外面的人看看咱们村里人的新面貌。以前村里人老想往城里跑,现在是城里人总往我们村里跑。”
69岁的秦兴瑞曾经以修钟表为业,看着村里生活一天天变得更好,他拿出自己多年收藏的钟表,在村里的农耕文化馆里布置了一个小展馆,帮着吸引游客。全村有4位百岁老人、95岁以上的老人有30多位,村里每年对70岁以上老人定期慰问,老人生活有保障,老年生活越来越安康。一些老人和秦兴瑞一样,开始在村里的旅游设施中义务服务,发挥自己的余热。
图为廉洁文化主题公园。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鹏程 供图
此外,平园池村大力发掘1200多年的历史文化,通过“荷藕”意象,取其“廉洁勤政”之意,将“荷花的风骨、莲藕的品质”融入党建文化,形成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荷韵”党建,探索了一条基层党建高质量引领乡村振兴的成功之路。
在此次走访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以刘炜建书记为典型代表的乡村振兴基层干部深入乡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发展模式的实干精神,并且对乡村振兴发展之路有了更具体、深入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56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