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 安财学子来到宣城市开展家风家训家规调研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汪涵

中华美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家庭,千千万万的少年和儿童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民族繁荣复兴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详细了解宣城市对家风家训家规的建设与创新传承,安徽财经大学“岁月失语家风能言”队开展了此次实践活动,并于2023年1月11日至1月12日来到泾县家风馆和宣城市家训馆进行实地调研活动。

宣城市家训馆位于宣城市图书馆四楼,场馆内分为“淳风厚德,礼仪相传—宣城市家训家风传统”和“字字珠玑,德润人心—宣城市家训家风故事”两大部分。制定好活动计划后,成员们进入展馆进行参观,一件件文化实物展现传统家训,一块块展板描绘宣城家风文化,小组成员们浏览了许多有代表性和现实意义的家风家训故事。这些家训家范给予大家启迪,或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或勤奋读书、勤俭节约;或自强不息、艰苦创业。“治家以法,教子以方。交友以信,亲情以义。接人以礼,待物以恕。”“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旌德谭氏、绩溪程氏、宣州徐氏、广德陈氏、宁国官氏……馆内有从各地遴选的20多部优秀家风家训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新时代的文明新风。成员们感受到每个家族对家风家训的重视,受益颇多。参观结束后,小组成员随机采访了市民游客和保安,从他们口中小组成员了解到了许多家族对家风家训家规的传承,比如旌德江氏对“恕”的坚守,泾县王氏对忠义的重视,宁国章氏的“由是训子孙、闲礼仪、习诗书,子孙未有艾也”。受访的游客向小组成员介绍了她感触最深的一幕:馆内有一面木雕墙,墙上面通过十余副木雕作品讲述着绩溪胡氏的家训。游客说:“来到这里,我才知道我们的城市有这么多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通过浏览其他家族的家风家训,我们可以收获到许多东西,好家风、好家训促进好民风,这为建设多彩宣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1月12日,小组成员来到泾县家风馆,初入馆内,门口赫然题有“好家风应当世代相传”字样。馆内古色古香的设计,整齐有序的布局让人不由自主的放缓心绪。在这里丰富详实的实物资料、书籍文字以及家族流传下来的器物体现了泾县人民对家训家风家规的传承。据工作人员介绍,家风馆内展出了五十多件与家风有关的藏品,还有《泾县好家风好家训故事》、《茂林吴氏宗谱》、《泾县志》等图书100余册。守护大山30年的包善昌、水库里托起六条生命的丁玉胜,义务守墓五十五载的王山泉以及泾县近年来涌现的中国好人、安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的故事都展览在里面,他们的故事体现了家风家训家规对一个家族的重要影响,而家风家训家规在一代代的传承创新中更加熠熠生辉。有游客说:“这些文献资料很好的记录了一些家族的家风家训,在观看的过程我和家人感受到了家风家训故事传递出来的助人为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的正能量,这些都是现身说法的好教材。”工作人员特别提到了一个家族:泾县茂林吴氏。他说:“自宋以来历史上可考的吴氏精英就有二百多位,吴氏家风家训家规字字珠玑,句句箴言。新中国财政部第五任部长吴波就出生在这里。”听了工作人员和游客的介绍,团队成员对泾县家风馆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家风家训弘砥砺今人,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家风、家规、家训及其富含的传统美德,在今天这个时代依然有其独特价值和现实意义。深刻认识和努力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家风家训文化是我们加强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批判地继承、发扬这一极具特色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家训文化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社会和谐的粘合剂、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发展家训文化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民生实事。”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宣城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精神,把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真正做到了把传承家风家训家规落到实处,让好家风成为一面旗帜,为建设多彩宣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古人在家庭教育中特别重视道德养成和价值观引导,尤其突出传统美德的培育,这些都是值得一提的优良传统,应当继承发扬。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有些家训家规的一些内容已经过时,后人应当取其精华,有所分析,在传承中创新。

团队成员通过现场参观、座谈讨论、与市民交流等方式对宣城市的家风家训家规传承有了一定的了解。队员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深深体会到了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好家风支撑好风气,每一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家风建设,对家族的家风家训家规进创新传承,助力和谐社会的发展。而广大青年大学生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传承好家族优良的家风家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61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重电“青春筑梦”三下乡:传承科技文化,点亮乡村未来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刘志远杜佳蓓钟年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万州区天城街道、茅谷社区。活动聚焦中华传统文化,剪纸与五禽…… 钟年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学院查看全文 >>

重电“青春筑梦”三下乡:志愿引领童行,垃圾分类同心

大学生网报7月9日电(通讯员刘志远钟年欢)为了帮助小朋友们树立的环保意识,践行垃圾分类,2024年7月9日,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三下乡“青春筑梦”实践团成员来到重庆市万州区…… 钟年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筑梦”三下乡;机器人科普进行时

大学生网报7月10日电(通讯员刘志远罗心颖钟年欢)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担当。为了激发少儿对科技的兴趣,为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未来的科技发展播下未来的科技发展的种子。2024年7月10日,重…… 钟年欢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智慧健康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重电“青春筑梦”三下乡:传承科技文化,点亮乡村未来

大学生网报7月15日电(通讯员刘志远杜佳蓓钟年欢),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智慧健康学院“青春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万…

用爱与智慧点亮未来 锦屏县第四中学成功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记者张思雨|摄影钟奎)在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的季节里,锦屏县第四中学隆重举办了以“致敬园丁,师恩难忘”为主题的教师节…

筑尊师重道新风尚 贵州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喜迎人生首个教师节

(记者谢湘黔|摄影钟奎谢湘黔)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里,贵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在锦屏县第四中学迎来了全国第…

微光支教队:欣赏古诗情韵,传承优秀文化

为更好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少年儿童中的传播,厚植文化自信,2024年9月4日-9月18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格子公益创新发展…

《交通安全法》案例鉴析 ——山东大学法学院启明社区服务团队第二次宣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通勤需求,在开车、坐车时,难免遇到小摩擦,出现小意外。交通安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

最新发布

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
曲园学子寒假行:疫情防控,我们在行动。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翟建浩)从2019末新冠肺炎在武汉爆发到如今2022年在国家的带领下我们逐步打赢疫情防控战,社会正有序放开,逐步恢复往日的喧闹与繁华。随着感染人数…
山东大学法学院“破茧飞翔”实践调研队开展“防范诱导消费,打破信息茧房”主题宣讲会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网络消费新业态、新应用不断涌现,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不断扩大。购物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精准的服务,但同时,消费者被算法“绑架”的…
安财学子赴宣城市开展家风家训家规调研
中华美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是家庭,千千万万的少年和儿童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国家、民族繁荣复兴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
软件学院“廿芳华”青年媒体创新实践队召开总结会议
2月7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廿芳华”青年媒体创新实践队召开总结会议,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队长张天戈主持会议,全体成员悉数到会。为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合重塑、实干争先,…
关于春节期间禁放烟花爆竹与景区禁烟调查
春节期间,许多社区居民仍然保留了曾经的传统习俗燃放烟花爆竹,有些社区居民趁春节假期期间与家人一起进行或短程或长途的旅游。然而,本地已有规定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景区内禁止烟火。曲阜师范大学…
走进鲁西南 寻特色文化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着贴近社会,锻炼自我,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俗的目的,曲阜师范大学“学传统文化,承中华文明”社会实践队开展了关于传承中华民俗的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了解鲁…
安财学子助力碳普惠推广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开源节流对于我国的能源结构安全有着巨大的意义。而能源的消耗则可以用碳排放量来衡量。近年来,国家的减排工作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在通往“碳中和”与“碳达峰”这条道路上作为公…
你我共携手,保护母亲河
中国青年网临沂12月28日电(通讯员:曹佳惠)千百年来,黄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黄河生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
保黄河净,圆生态梦
(通讯员:曹佳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在国家发展大…
汲文化之荟,扬当代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作为中华之子可以骄傲地告诉世人:我们拥有雄伟壮观、震撼人心的建筑遗产;我们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