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当今形势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建立档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将其纳入到档案系统中,运用档案学理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实施档案化的管理和保护,以使作为文化和记忆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应有的关照和重视。而新媒体时代下,单纯的建立档案已经不能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的需求,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以下的风险与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所面临的风险: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熠熠生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遗”的有35项,是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非遗申报过程中的很多大跃进现象: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把入选名录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入选名录不惜投入重金、不遗余力、志在必得。而一旦入选,就以为功成名就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未得到相应的保护,甚至被扔在一边。有的地方只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视作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保护。一些地方将非遗过度进行商业化、功利化的“开发”、“利用”,弱化甚至异化了其文化内涵,最终导致非遗走样,甚至面目全非。
世易时移,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样式,大多已被时代淘汰,个个落得濒临绝境,再经不起任何折腾。目前许多地方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十分普遍,而这种只以申遗为目的的活动,不啻是一种潜在的破坏,或者已经在造成破坏。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级名录的退出制度,已势在必行。
“一些地方政府把劲儿都使到申报前,一旦申遗成功,得到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后,地方政府的政绩完成了,就又是庆祝会,又是文化节的,具体的保护工作却被扔到一边。这种做法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指出,重申报、轻保护,甚至超负荷利用和破坏性开发的现象,如今在全国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申遗成功后,将其视为广告招牌,专注于挖掘“非遗”的含金量,而非保护。保护“非遗”,当然是好事,但费解的是,那么多优秀的“非遗”项目还未进入国家级名单,而目前名单中,也还存在着作伪、良莠不齐等现象。此外,不少“非遗”项目面临着传承危机。
而且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趋向于追求数字时代下的快文化生活,刷一些吸引人眼球的短视频,打网络游戏释放心中的快感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如一些非遗传承人面临着历史环境的变迁及传承断代,青年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不足而不愿去接受非功利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的重担等,除此之外,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工艺品逐渐被机械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取代,人们追求的高速量产的生活水准,加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慢速度少量这一特点的淘汰,所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5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