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张开财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时代要求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进一步创新,和时代的发展相匹配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实际中可能会受到传统内容的限制而导致其在具体的宣传渠道以及欣赏方式方面难以实现有效的创新。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更有效地保护,需要进一步传承以及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能提高人们的关注度。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具体的传承方面仍然体现出落后性的特点,整体上来说内容比较单一,形式也比较落后,难以吸引大众的兴趣,导致其实际传承以及发展受到了相对应的限制。

(2)新媒体时代要求非遗能够展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效果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外来文化已经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和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更加深厚的历史属性和文化价值,在和外来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能会体现出一些不适应性,难以实现有效地结合,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一些发展的机会和基础。除此之外,在工业化社会的持续推进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各种需求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逐渐被人们的日常生活淘汰,并产生了相对应的变革。面对工业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重大冲击难以应对,导致其实际的发展受到了相应的影响。但是,与此同时也应当了解到,基于工业化的生产和发展已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资金以及技术支持,这也对非遗的传承以及其本身的工艺等方面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3)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传承人群体现出老龄化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体现出浓厚的东方文化意味,在传承方面的意义是独一无二的。在相关的物质文化传承过程中,整体的技艺相对来说更加精湛,同时传承的方式也更加保密。一些文化的传承者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阻碍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实际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会对传承人产生更严格的要求,这就导致这些非遗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局限,不利于非遗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传承,同时,存在的突出的老龄化问题也可能会导致相关的技艺失传。

(参考文献:《锦绣》黄金波2021年5期。)

(参考文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参考文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

三、对于新媒体时代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的建议。

精妙绝伦的唐宋丝绸瓷器,飞入寻常百姓家;声动梁尘的古乐昆曲古琴,传出海岸展国韵。 世代传承的意志,时代的变迁,人的梦想,这些都是无法阻止的。非遗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非遗要传承,就势必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新时代的变化。在目前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以及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趋势下,西方文化冲击,人们审美异化,非遗面临着当代转化的重要任务,其保护的关键即在于传播,传播是非遗保护的重要环节,需要借助新媒体形式优化传播方式。

纵观媒介发展的历史,每一次科技进步首先带来的是传播方式的变革。近几年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介入媒体的构成当中,创造出与传统媒体存在明显差异的新媒体形态。而5G的来临也让新媒体行业获得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行业正不断融入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媒体技术冲击了传统手工艺固有的存在形态和静态展出模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动态地展示给人们。中国网民数量增加,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首要设备当然是手机,人们倾向于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渠道获取信息,新媒体已成为中国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各种直播、博览会、短视频、主题活动等全媒体展示传播平台的搭建,为各类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提供了创作契机。

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不仅可以让公众平等、直观地感触到非遗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运用数字化方式加以保护,实现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展现非遗文化的生命力。非遗文化保护继承发展这项重任,必须要顺应时代潮流,符合规律变化,借助新媒体多元化方式激发活力,这样非遗才能犹如佳酿般,历久弥珍。

从传媒行业细分市场来看,广播电视、报刊收入即传统媒体持续下滑,而网络广告、短视频直播即新媒体等保持持续增长。传统媒体时效性比新媒体低,而且成本上比新媒体更高,传播范围也没有新媒体广。而新媒体是互联网催生的互动式传播形态,创博速度快,覆盖面积广,只要有信息网络覆盖,一条新闻或内容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到全球的任意角落。旧媒体通过广撒网来捕捉少量忠实受众,新媒体却先培养小众粉丝,再逐级扩散形成广泛影响。传统媒体基本上都是国家垄断,新媒体是在互联网上建立的,没有垄断,因此竞争激烈,富有活力。

因此,非遗的创新型发展,创造性转化需要新旧媒体优势整合,互补空缺,不可一味吹捧新媒体,也不能彻底放弃传统媒体,让新旧媒体在保护非遗的道路上携手共进吧。

非遗保护是政府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不断强化顶层设计,非遗保护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485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牛康莉)2025年3月26日13时,由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我校举办的无偿献血活动于南楼成功开展。活动开展期间,广大师生纷纷踊跃参加,用热血传递爱心,以行动诠释担当。为确保此次……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

校团委(本网讯李家毅)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校学生会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加强团队协作与凝聚力,2024年11月13日13时,校团委于我校三期操场开展学生干部素质拓展活动,此次活动由文体部策划筹……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本网讯(校团委潘姝宁李家毅张冰)为进一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24年10月22日,沈阳城市学院2024年“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百辩青春,筑梦前行”第十三届“雄辩绿岛”辩论赛晋级赛成功举办

本网讯(校团委任弈飞)2024年10月23日18时,沈阳城市学院“百辩青春,筑梦前行”第十三届“雄辩绿岛”辩论赛晋级赛于我校建工楼G410教室成功举行。五大学院学生会主席代表作为评委出席本次比……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新梦启航,共筑辉煌”第十六届校学生会召开纳新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大会

本网讯(校团委张嘉琪张茹欣)2024年10月16日15时,“新梦启航,共筑辉煌”第十六届校学生会于南楼宴会厅召开纳新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大会,校团委李姝老师、王湉瑞老师及校学生会全体成员出席……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举办第十三届“雄辩绿岛”青年辩论赛初赛

本网讯(校团委任弈飞潘姝宁)为培养学生思辩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2024年10月9日18时,沈阳城市学院“百辩青春,筑梦前行”第十三届“雄辩绿岛”辩论争霸赛初赛于我校建工楼G410教室成功举办……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开展“红动中国·爱传天下”无偿献血活动

本网讯(校团委李家毅孙烁)2024年10月9日13时,沈阳中心血站联合沈阳城市学院于我校南楼开展“红动中国·爱传天下”无偿献血活动。我校对此次活动高度重视,积极开展宣传活动,鼓励广大师生……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沈阳城市学院2024体育狂欢节暨篝火晚会圆满结束

本网讯(校团委罗丹艺)2024年9月22日上午9时,沈阳城市学院第十二届体育狂欢节于我校二期操场隆重举行。沈阳城市学院董事局主席、校长徐伟浩教授,党委书记刘怀民同志,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沈阳城市学院 沈阳城市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观党史笃精神,赓续红色葆初心
2023年1月12日,为了感受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观览党史笃精神,赓续红色保初心”实践队队员张名格走进菏泽市单县湖西革命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中石大赴山东省实验中学宣讲
为积极响应学校“带石大回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友实践宣讲队于1月15日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三个校区开展了两场线上宣讲活动,并达到预期效果。活动开始前,我们积极进行前期宣传。通过建…
曲园学子走进十笏园,体悟建筑文化魅力
2022年1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循声觅道,体悟传统实践队队员陈春婷来到潍坊十笏园文化基地,参观建筑园林,体悟传统建筑艺术,提高文化追求。十笏园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实践队员陈春婷进入十笏园…
中石大宣讲
为积极响应学校“带石大回母校”实践活动的号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友实践宣讲队于1月15日在山东省实验中学三个校区开展了两场线上宣讲活动,并达到预期效果。活动开始前,我们积极进行前期宣传。通过建…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继承与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当今形势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的主要保护措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建立档案的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传达的文化信息记录在一定的物质…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固保护、有效继承与蓬勃发展的优良态势
新媒体时代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稳固保护、有效继承与蓬勃发展的优良态势随着元宇宙的到来,信息时代蓬勃发展,科技文化不断的渗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有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网络信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忽视…
非遗小日志
本次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开始也是十分的好奇,感觉自己能胜任这份工作,为此也是选择了自己有一定基础的推文制作方面。刚开始也是十分新奇,后来才发现这份工作也并不是很容易,需要我…
论非遗发展新方向
论非遗发展新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我们可以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英语述非遗
我所在的团队是主题名叫“飞遗”的活动实践团队,我所参与的内容是进行英语配音活动。我所配的英语配音活动的主题是有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纪录片英语配音活动。为了更好的宣传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
非遗发展现状及新态势
非遗发展现状及新态势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中不难看出,其作为自然与历史的结合物,是各族人民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结晶,是社会发展过程不可或缺的物证,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国际社会与人类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