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大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育塅乡,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

来源: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罗良吉 周芳 杨宗远 吴彩凤

志愿助整治,乡村焕新颜。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民群众健康,事关美丽中国建设。近年来,湘潭市湘乡市育塅乡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建立“班子成员+党员组长+农户+保洁员+乡贤”的“1+4”的工作模式,以“党旗红”引领“志愿红”,连续五年摘得湘乡市各乡镇(街道)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季度综合考核评比第一名,营造了全民参与整治的良好氛围。6月16日,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暑期社会调研团前往湘乡市育塅乡,就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其长效管护机制进行深入调研,本次调研持续3天。

1.初步座谈,了解地区概况。 6月16日上午,调研团在育塅乡政府就该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对乡政府及育塅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访谈。首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吴主任介绍了本级政府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的主要工作内容,育塅乡政府上承湘乡市人居环境项目指挥部的工作精神,下达育塅乡下辖行政村的工作安排,基本实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常态化。在整治过程中,统筹安排确定人居环境整治的项目内容、资金分配、人员安排、监督考核等内容,逐步建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

(图为调研团与育塅乡人居环境整治办吴主任访谈)

随后育塅村刘书记介绍了该地实行的“生活垃圾付费”制度,以收卫生费的方式定期对农户的生活垃圾以及公共道路垃圾等进行清理维护。刘书记表示育塅村在人居环境整治队伍建设中坚持“1+4”的工作模式,即坚持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党员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保洁员的收集管理作用、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发挥各界乡贤的助力作用。最后,彭主任详细阐述了具体的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包括网格管理、以组长-片长-村长的形式进行分级负责、成立人居环境志愿服务队、以村上统一领导,各组自主组织,村民自愿加入的方式组建和运行志愿服务队伍。座谈结束后,调研团在彭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当地的村容村貌,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

(图为调研团与育塅村刘书记和彭主任访谈)

2.实地走访,感受环境整治氛围。 接下来,调研团陆续走访了花坪村、双桥村和水口村的常住村民,通过问卷调查和开放式访谈进一步了解了村民们对本村人居环境整治满意度。村民认为,目前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村上党员干部首当其冲发挥榜样模范作用,充分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自带清洁工具,对主路沿线、房前屋后、村级河道、沟渠等进行全面整治,引导村民和乡贤参与其中,做到垃圾及时清运、厕所全面改造、道路清彻底理、村容村貌越发向好,环境改善不断提效。从调研走访中不难发现,村民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参与度逐步提升,村民对本村环境卫生、村干部以及志愿服务队的满意度都较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离不开村支两委、党员干部的积极引导和志愿者、新乡贤等多方力量的持续发力,加强人居环境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才能更加有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走深走实。

(图为调研团与垃圾清运员访谈)

3.深入访谈,共谋长效管护之道。 人居环境整治关键在于激发村民的主观能动性,让群众以看得到、听得到、感受得到的方式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双桥村于2017年成立了人居环境整治志愿队,已形成“每周一清扫”的集体志愿活动工作机制。在访谈中,双桥村前任书记刘德奇表示,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志愿队的想法来源于湘乡市的交通劝导志愿队。通过考察他发现:由群众自发组织的队伍不仅可以更好地带动村民转变观念,引导培育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还可以减轻村支两委的工作负担。为此,刘德奇书记与村支两委、党员代表商议后,组织成立了双桥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队,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负责定期清洁村庄主干道两旁的垃圾、修剪道路两旁的杂草、督促村民做好自家房前屋后的保洁、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理念及重要性等。随着村庄环境卫生的改善,志愿队的规模逐步扩大。当地乡贤及在外打工的青年人也开始自发、自愿的捐钱用于村庄环境卫生的整治。

(图为调研团与双桥村志愿服务队发起人刘德奇访谈)

为进一步了解双桥村志愿队例行活动的开展情况,调研团来到了双桥村进行深入调研。到达双桥村后,调研团观察到志愿者们穿着红马甲,拿着钳子、铲子、扫帚、垃圾袋等清洁工具在拾捡公路两旁的白色垃圾;清理河道污渍淤泥;到村民家中进行卫生检查并在门口贴上了写有清洁或不清洁字样的标记。志愿活动结束后,调研团和部分志愿队队员进行了访谈,当了解到志愿队队伍每周日凌晨五点就在村部集合活动,且大部分成员都坚持了三年以上,团队成员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要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

(图为调研团与双桥村志愿服务队合影)

育塅乡坚持合理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正确引导,依靠群众,确保了人居环境整治既“立竿见影”得实效,又“循序渐进”见长效,持续发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擦亮乡村振兴底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广大居民打造了生态宜居新环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71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美好生活、共同缔造”-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实践队
“美好生活、共同缔造“这是吕家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刻在墙上的8个大字。这不仅是吕家河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也是吕家河村党员干部工作的宗旨和动力。6月26日下午,来自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外国语学院的暑…
春节和圣诞节的历史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日渐加快,中西化交流日益频繁。而作为这种交流的一部分,节日文化已成为促进中西交流的重要媒介。中国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而传统节日文化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中西方的传统节…
“食在安心,品在放心”暑期社会实践——参观康达学院食堂
“食在安心,品在放心”暑期社会实践——参观康达学院食堂2023年6月27日下午7:00,在队长黄熙雯的带领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了康达学院的食堂。通过本次参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发现康达学院食堂的菜系丰富,能…
禁毒防“艾”三下乡:青春无毒,关“艾”生命
禁毒防“艾”三下乡:青春无毒,关“艾”生命为了提高人们对禁毒防艾和毒品知识的了解,提高防治艾滋病和自我保护、远离毒品的意识,号召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禁毒防艾”的公益事业中来,营造禁毒防艾的社会…
看1981版《茶花女》有感 —— 林于斯
今天看了1981版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出演的电影《茶花女》。于佩尔饰演的茶花女有着一头玉色的头发,像波浪般卷曲着。在额前分梳成两大绺,一直拖到脑后。美丽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乌黑的大眼睛,纯净得宛如碧波。…
原创散文《花店老板》——林于斯
繁花盛开了,花瓣没落在门前的角落,几声清脆的鸣啼响彻在晨光之中,风每每落在花店的窗台都会带来奇怪的纪念品。那是家不错的花店,紧挨着隔壁的咖啡馆,咖啡馆老板是个温和的中年人,嘴边的两撇小胡子总是…
浅谈小学语文与美术跨学科融合的意义与实践
【摘要】小学语文与美术跨学科融合,不仅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创造力、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的发展,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十分重要…
咸酥入口品花生,油香醇厚沁人心
2023年6月27日星期二,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天籁之生”三下乡实践团队为全面深切了解龙岩市花生产业,一行人前往东肖镇参观家庭作坊型花生产业。实践队辗转几个路口,乘车来到了东肖镇龙泉村,在村民的热情指引…
集美学子三下乡:为基层建设和乡村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2023年6月27日,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天籁之“生”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魏洁的带领下前往龙川花生加工厂和长汀县新水生熟两榨花生油商铺。经过一系列轻松愉悦的…
集美学子三下乡:追溯红色革命,传承红色精神
为寻找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6月27日上午9:30,集美大学财经学院天籁之“生”实践队在指导老师魏洁的带领下前往长汀县进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长汀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