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岛农大学生把机器人带到贵州山区

来源:大学生网报 青岛农业大学 作者:李睿 张庆斌

  “还有七个弯就到了!”司机吴师傅高声喊道,历时两天两夜,途经2643公里,穿过百条蜿蜒山路,翻越十几座山峰……近日,来自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智绘贵州公益服务团,抵达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白石岩乡新驰村烂木冲组新驰小学,开展了他们的志愿服务活动。新驰小学共有学生192人,95%都是苗族,还有黎族、布依族、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学生。学校有一半左右的留守儿童。

  与机器人初见面
  “老师,这是什么呀?”科技启蒙第一课,大学生志愿者们就带着“探梦摩天轮”和机器人与新驰小学的同学们见面了!小朋友们好奇地围着这些会走、会转动的“不明物体”,小心地伸手触碰,听远道而来的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它们的原理知识。
  六年级的王佳驹是班长,他羞涩地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机器人,以后我也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机器人。”拆分、观察、组装,志愿者王浩名边演示边讲解,小朋友们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是处在深山之中的他们第一次真正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绘画、裁剪、粘贴、组装……“万花筒是通过三棱镜的三个反射面,把美丽的塑料碎片折射到眼睛里,形成五彩斑斓的景象。”在动手实践中,孩子们制作了专属于自己的万花筒,“我们是在上课吗?从来没上过这样的课!”不到6岁的朱子萱瞪大了眼睛,每一个童音都充满快乐和好奇。
  神奇的3D眼镜制作完成后,志愿者们放映了抗日红色电影以及青岛的城市宣传片,繁华热闹的海滨城市让孩子们眼前一亮、心神向往。一飞冲天水火箭、自制吸尘器、电磁秋千……每一件科技小制作的完成都能引起孩子们更大的好奇心,最初羞涩内敛的少数民族山区儿童,渐渐变得活泼起来,开始爱上科技,不断地提问“为什么”。

  文化交流,触碰出最真童声
  除了物理知识、科技文化的传播,大学生志愿者们还带来了代表山东民俗文化的风筝,与贵州山区的苗族小朋友进行了一场文化交流:贵州与山东,蜡染与风筝。“我不是‘蜡娘’,但我的妈妈和奶奶都会蜡染。”提起蜡染,12岁的张金艳开心地告诉志愿者。
  对于新驰小学的孩子们来说,“风筝”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一个名词。深山之中没有可以让他们奔跑的宽阔平地,气候也是“天无三日晴”,松软的土层吸饱了水,弯曲的土路充满泥泞。可尽管水洼、土坑、石子遍地,天空也飘着朦胧细雨,却也阻止不了孩子们快乐地奔跑。
  “我喜欢风筝,也喜欢你们教的知识。老师,有机会的话我想走出大山,去你们的来的地方看一看!”11岁的陶今向往地说。
  “我们传播的不只是单纯的科技知识、物理原理,更多的是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种子,启蒙科技兴趣,营造科技文化的氛围。”志愿者娄家浩说,民族地域不同、生活水平亦有高低,但童心没有差异,都能与科技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孩子们也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小小梦想。

  新驰小学共有12名教师,全部为男性,除了校长是年轻的“80后”之外,其他老师的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由于学校处在深山之中,教育资源较为落后,新驰小学没有开设过科技课堂。

  本次青岛农业大学智绘贵州公益服务团将科技知识、科技实物、科技制作带到深山少数民族儿童的身边,是一次童心与科技的碰撞。大学生志愿者们用爱心和知识进行科技启蒙,放飞山区儿童科技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0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华水暑期实践行之熊儿河
今天,暑期节水护水社会实践队来到郑州市熊儿河进行水情调查。曾经的熊儿河,两岸居民区密集,随着经济的发展,身兼排污功能的河道污染越来越严重,再加上源头枯竭,熊儿河慢慢成了一条人人厌恶的臭水河、污泥沟 …
关注扶贫,落到实处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王孟乡石拐村,通过村支书,我们来到了贫困户邢少中家中。他家里只有他一个人,已达74岁高龄,耳朵也快听不到了,自己也没有手机,与外界的联系也比较少, …
山东大学(威海)“小绿车”社会实践调研团召开第一次会议
  7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小绿车”社会实践调研团举行启动仪式。晚8点,团队9名成员在蒙牛二楼进行第一次社会实践讨论会议。  首先,队长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实践项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威海地区调研活 …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优秀历史建筑抗震结构”实践调研团队济南近现代古建筑之行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同时,在实践中能够提高我们观察建筑、研究结构的能力,也提升了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克服了众多困难…
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举行2017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社会
德州学院资源环境与规划学院举行2017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一代”浙传青年学子 “一路”革命精神传承
“一代”浙传青年学子 “一路”革命精神传承——浙江传媒学院学子赴全国各地宣讲革命精神96年峥嵘岁月,96年风雨兼程,中国共产党迎来96周年华诞,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浙江传媒学 …
与“Fly古韵”一起相约青州
青州是一座古城,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东方属木,木色为青”,从秦时,便有了青州这个名字的存在。一直发展到现在,文化底蕴已经让人足够望而却步了吧。但她就在那静静的躺着,舔着自己历史的皮毛,静静的看着人来人往。…
华水暑期实践行之磨李社区
今天,资环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伍节水护水队来到郑州市磨李社区进行节水护水宣传讲解,队员们通过发放节水护水小常识宣传单的方式,对过往居民进行人均用水量调查、水质调查和节水常识调查,开始的时候大家上前询 …
暑期实践行——节水护水宣讲队
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1%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 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 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 …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优秀历史建筑抗震结构”实践调研团队曲阜邹城三孔两孟之行
这个暑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休闲放松的,但对于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优秀历史建筑抗震结构”实践调研团队的我们来说,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又充实的暑假。随着现代建筑的多样化,抗震减灾已经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