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学院“优秀历史建筑抗震结构”实践调研团队活动感悟(二)
------------------------“不会结束的抗震”之济南近现代古建筑之行
8月1日在结束了两天的古建筑抗震结构参观调研之后,队员们都对抗震建筑结构有了很大的了解,我们马不停蹄,回到济南,开启为期两天的济南近现代古建筑群的参观调研。
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了济南的老商埠区,老商埠区承载着济南的记忆,是城市中不可复制的资源。老商埠区的街道规划是按照经纬来设计的,但与地球仪上的经纬正好相反,东西向的道路称为经路,南北向道路称为纬路,据说这起源于传统纺织业中所讲的经纬线。经路与纬路将商埠区切割成大小不等的棋盘状街区,沿街可安排商业店铺,街区里面则建设里弄或别墅。这种布局是西方近代商业城市常用的一种规划手法,便于功能分区。老城新埠成为济南的新式格局,它既保留了一个具有传统风格的老城,又容纳了一座体现西方近代风格的商埠新区。
我们先是来到了老洋行,它始建于1919年,总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是济南商埠区保存较完整、具有南欧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孤本”。无论是在济南近代工商史上,还是在建筑史上,都留下其重重的一笔。“老洋行”记录了济南开埠的历史,政府在决策时决定将其西移在15米,保留那种幽远的古风,保护济南独特的文化风格。我们了解到老洋行内部是框架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较低,在遇到较强地震时比较不稳定,所以定期就会从内部进行翻新,加固。
随后穿过几条街来到经四路的基督教堂。基督教堂坐北朝南,平面为“工”字形,主体建筑高两层,地下一层。其南立面东西两侧为四层高的塔楼,塔楼为正方形,顶部为方锥形铁皮塔尖,两座塔楼之间是带巴洛克色彩的大厅山墙,大厅前面是高高的石台阶,整个主立面以横向线条为主,虽不如其他宗教建筑威严庄重,但建筑造型墩实真切。2009年6月相关部门组织将教堂前共计400余平方米的平房被统一拆除,乱搭乱建和堆放的杂物被清理,悬挂张贴的广告也被全部清除。房屋拆除后的垃圾已经清运,教堂前已是一片宽敞的空地,老教堂在明媚的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堂周围的建筑也将整体装修美化,门前的空地将建成一个小广场,教堂和其对面的蔡公时纪念管遥相呼应,两座老建筑将在年轻的经四路上焕发光彩。
第二天我们分成了两组,一组同学采集经四路到火车站间的老建筑图像资料,另一组同学则前往著名的芙蓉街老巷和百花洲进行参观。一路上我们参观了戏院、老邮政储蓄、德华银行、中铁、济南铁路教育基地、老济南文化主题邮局等老建筑,仔细分析了济南老建筑的特点,也采访了有关人士关于老建筑的保护情况。随后大家在芙蓉街会合,行走在济南的老巷间,寻觅济南老建筑,深感时间在沧桑中悄悄消逝,老建筑化身时光中凝固的音符,在漫长的历史里缄默无闻。
建筑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我们只是地球上的旅游者,来去匆匆,但城市是要永远存在下去的。"对济南老建筑的寻访和关注,也是对我们生活其中的这座城市的关爱和祝福。
济南现存的近20处优秀老建筑,旨在呼吁保护修复这些濒危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用镜头纪录下老建筑曾经的恢弘和现在的衰败。府学文庙、长春观、万竹园、老舍故居、芙蓉街、曲水亭街、这些地方没有城市的车马喧嚣,没有霓虹灯的闪耀,但却有着一种古朴的苍凉之美,让你的心灵得到休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参与活动的我们来说:此次课题针对抗震减灾问题进行调研,对我们关注社会,关注建筑,培养专业知识具有积极意义。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紧密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和水平。同时,在实践中能够提高我们观察建筑、研究结构的能力,也提升了小组成员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中,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克服了众多困难,完成了许多艰巨的任务,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大家都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当代大学生是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59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