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对非遗保护与传承提出的目标和措施,增加人们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宣传与保护非遗传统技艺,更好地促进“泥泥狗”的传承与发展。6月30日至7月4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豫见非遗·追忆传承”轻青志愿实践团奔赴非遗文化“泥泥狗”的传承地——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开展调研、学习和宣传非物质文化“泥泥狗”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开展调研发展现状、采访非遗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和主题宣传等活动,为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力量。
结合现状,开展市场调研
6月30日,郑州轻工业大学“豫见非遗·追忆传承”轻青志愿实践团奔赴周口市淮阳县开展了调研“泥泥狗”发展现状的实践活动。实践团前往邵波大师泥泥狗工作协会和陈楼村泥泥狗经销处工艺坊进行调研,进一步学习、了解“泥泥狗”技艺的传承方式、销售模式以及受众群体,并考察了其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目前“泥泥狗”市场化的主要抓手有培训教学、参展展销、平拍退关、网络销售和定制服务等。近年来,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泥泥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外国友人的关注,成为中华非遗文化的名片之一。
图为实践团参观工艺坊的泥泥狗展品。
立足当下,专注技艺学习
淮阳县是“泥泥狗”的发源地,精湛的技艺依托传统泥塑工坊代代相传。工坊多数位于当地的乡村,这些地方文化底蕴浓厚,传承氛围良好,为“泥泥狗”的制作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工作室内的老师傅们正在忙碌于制作“泥泥狗”同时向学徒们教授制作的核心工艺。工坊内充满着艺术的气息和创作的激情,普通的黏土在传承人的手中变成了栩栩如生的“泥泥狗”。
图为实践团学习“泥泥狗”制作工艺。
实践团采访了“泥泥狗”传承人代表,深入了解了“泥泥狗”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美好寓意。同时,也学习到了“泥泥狗”制作过程主要包括设计构思、塑造雏形、雕琢细节、干燥处理和上色润饰等。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了解到“泥泥狗”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承载着人们对于吉祥和幸福的祝愿,传达了一种传统美学观念和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感知到了传承人对现在还有年轻人喜欢和关注“泥泥狗”这一社会现象的欣慰。
非遗宣传,促进传承与发展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从小抓起。实践团在郑州市小精灵幼儿园开展了宣讲活动,旨在通过向儿童普及“泥泥狗”的文化背景,加深儿童对“泥泥狗”的了解,激发其对非遗的兴趣。实践团通过讲解“泥泥狗”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制作工艺等内容,引导小朋友感受“泥泥狗”的价值和魅力,并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泥泥狗”的传承者和守护者。
图为实践团向群众宣传“泥泥狗”。
7月4日,实践团在小区、乡村和街道开展宣传活动,向群众普及“泥泥狗”非遗文化。老一辈人对“泥泥狗”有着特殊的情结,“这是个老东西啊,俺小时候就经常能看到,但现在见得少了啊!”“这些小年轻能稀罕这些,挺好的!”这是老一辈人对本次实践的真实评价。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激发出人们对“非遗文化保护的意识是本次实践的根本目的。
图为实践团启动仪式的合影。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刻认识到宣传和保护非遗文化的重要性,“泥泥狗”作为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实践团希望通过本次实践,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并传承“泥泥狗”这一非遗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645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