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旱改促发展,溯河振兴村 ——“启航新旅程,绿意布合山”团队实践促发展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中心 作者:王霄 范婷婷 韦诺琪

7月13日,来自广西民族大学学生社团管理中心“启航新路程,绿意布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合山市岭南镇溯河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上午,该团队在驻村干部蓝林诚的带领下来到溯河村实地参观旱改水工程。旱改水工程在去年8月份正式通渠,在项目实施前期,主要面临土地细碎化、分散化、土地流转难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溯河村土地整治实现“田成方、渠相同、路相连”,将汇集到的田地按每亩大约800元为当地的居民提供相应补贴政策,鼓励当地青年参与本地经济建设和发展,同时也可以缓解因外出务工导致劳动力流失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据悉,旱改水工程的建设包括水库、引水渠道和供水管网等设施,旨在解决该村长期以来因缺水而导致的生活和生产问题。经过多方筹措资金,该项目于去年底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了水库和引水渠道的建设,并正在进行供水管网的铺设。

(图为桂中治旱工程溯河分渠)

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合山市溯河村由于缺乏足够的水源,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了影响。合山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通过实施旱改水工程解决该村因长期干旱缺水所带来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极大地改善居民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供水系统,进而助力推进乡村振兴。

(图为“启航新旅程,绿意布合山”团队与驻村干部合照)

下午,团队成员在驻村干部蓝林诚的带领下继续参观了溯河码头遗址。据介绍,该遗址位于溯河村的下村屯,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十一年,曾是合山方圆数百里的商品集散地,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正是有了溯河码头,才造就了溯河街、“广西煤炭第一口煤井”、合山市合煤公司等溯河煤炭文化的发展。因受自然因素影响以及年久失修,溯河码头遗址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并于2022年进行了修复保护,使溯河码头重焕生机。此举大力推进了乡村风貌和乡村文明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当地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响应了国家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图为溯河码头遗址地点)

(图为“启航新旅程,绿意布合山”团队在溯河码头遗址地点合照)

在这一天的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了旱改水工程的前景和溯河码头的渊源。同时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该村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发掘了该村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和农业资源等潜力,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文化进而推动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784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蒲公英随风传递爱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蒲公英随风传递爱中国青年网恩施7月14日电(通讯员杨传宗)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大学生蒲公英支教团队的志愿者们赴龙坪乡龙坪小学小学开展了支教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表现…
“三下乡”社会实践|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为了纪念江西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发掘“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内涵,2023年7月12日,合肥工业大学微电子学院“品读红色家书·践行初心使命”红色基因传承团来到了江西省井冈山市,开展以“缅怀革命先…
习宗圣思想,以三省吾身
“上承孔子道统,下开思孟学派”,宗圣曾子对于儒家文化的影响尽显其中。7月14日,小“数”苗实践团来到了位于嘉祥县南武山南麓的曾庙,来学习宗圣曾子的思想以三省吾身。曾庙原名“忠孝祠”,又叫“宗圣庙”…
科普红军故事,传承红色精神
本网讯湘西7月14日电(通讯员胡智文何首思齐)为宣传更好的开发湘西州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产业发展。近日,吉首大学湘西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与文旅开发科普团队走上保靖县普戎镇街头向当地小朋友们科普当地红…
始丰街道中心幼儿园(柳岸园区)暑期社会实践 ——大班篇
时方七月,绿树阴浓这是盛夏的开场诉说着季节的热望“七月你好始丰你好!”1、写字篇大班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幼儿园到小学,这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为更好强化幼小衔接,让孩子们顺利的过渡到小学,我们…
领略蒲松龄文化,游览淄博蒲松龄纪念馆
2023年7月14日,淄博市迎来了一批前来参观的大学生,他们纷纷前往位于淄川区的蒲松龄纪念馆,感受这位伟大文学家的智慧和创作成就。淄博蒲松龄纪念馆是一个宏伟而具有独特设计的建筑,它向我们展示了蒲松龄先…
学好前人历史·走稳将来道路
今天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以讲解员的身份,带领孩子们参观了徐闻墩尾革命纪念馆。我负责的主要是人物场景模拟场馆的讲解,第一个场景是“林飞雄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场景再现”,主要展示的是林飞雄在学校对…
探寻雷神庙战斗遗址,感悟革命先烈精神
精神是支撑前进的动力,是我们的力量源泉。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2周年,2023年7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叩动历史旋律,感悟红色记忆”暑期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雷神庙战斗遗址,开展调研活…
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走进李超时烈士纪念馆,传承英雄精神
徐州市李超时烈士纪念馆迎来了一支特殊的访客——中国矿业大学“同路人巡讲团”。作为巡讲团的一员,我与团队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踏入这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向英雄烈士致以最高的敬意。在纪念馆内,我们仔细…
安工学习三下乡:促进乡村好发展 安全教育不能少
在促进乡村好发展的过程当中,安全知识教育作为其中一项,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谐美满绿色人间”社会治理实践团的队员们于2023年7月1日起分别在各自家乡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