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烛之光,微而不舍|对话基层“志愿红”黄清平
(指导老师:兰浪 通讯员:韩舒溢、陆姝妤)
“在我有生之年,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会一直做下去。”7月8日,湘潭大学三翼•青媒融媒体中心赴湘潭市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访雨湖区广场街道和平社区,对话和平社区“优秀志愿者”黄清平,体悟基层“志愿红”的精神力量。
(图为受访者黄清平)
黄清平是湘潭市殡仪馆的职工,日常工作外,他是活跃在街道社区的“优秀志愿者”。对于单位组织的志愿工作,黄清平主动找到社区工作者申请成为社区志愿者,总想着多做点,再多做点。
访谈期间,黄清平拉开衣橱帘,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一排整齐的志愿红马甲。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以来,黄清平不仅自发订做正规志愿服,还自费配备扩音器、麦克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他协医护人员测量居民体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将“专属定制”的装备全部投入使用,只为让居民们获得更好的社区服务体验。黄清平表示:“做志愿者要从细节上考虑,没人能做到百分百正确,能做到的就是尽量做好。”
(图为黄清平向志愿者展示自己的志愿服)
“做志愿服务很重要的一种品质是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将以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或者跳出现在的角度看问题。”黄清平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志愿活动时的一个小乌龙:一位对咽拭子敏感的居民在采样后漱口,不慎将口水吐进了路边老人的盆栽中,老人破口大骂,双方僵持不下。黄清平从中调和,主动替居民向老人赔不是,安抚老人的情绪。再次见面时,老人与黄清平已成了见面主动问好的熟人。志愿服务并非坦途,委屈不如意时有发生,黄清平正是在这点点滴滴的生动实践中汲取奉献的力量,悟出志愿服务中的人生智慧。
实践团注意到,广场街道其他小区居民楼张贴的是内容统一的“居民守则”,而黄清平所在的和平社区却是一栋楼一个公约,代表其特有的服务治理体系。面对居民纷杂多样的需求,黄清平主动担当,深入了解居民困难与诉求,在群里交流解决方案,收获社区业主们的点赞。
三十载春秋的殡仪馆职工生涯让黄清平对生命有独一份的认知。“生死就是一瞬间的事,一生碌碌无为的,就是荒废的。”日常生活之外,黄清平也追寻着自己的人生使命,探索着丰富生命意义的路径。“没法一下子达到一个高度,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做志愿中成长。”黄清平深信,做志愿所获得的成长经历,是一个可以发扬光大的精神世界。
(图为黄清平做志愿者的袖标)
临别之际,黄清平向实践团袒露心声,希望年轻人对志愿服务不要有抵触心理,有更多新鲜血液加入志愿者团队。”基层“志愿红”从未停止奔流,并期待更多的小流汇入志愿大江。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实践团通过走访和平社区先进个人,记录基层模范榜样,挖掘社区平凡光辉,传承服务精神,以融媒传递基层志愿之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04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