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子援疆推普:心相印,语相通

来源: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孙小涵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深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语言文化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7月5日,菏泽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我和普通话有个约定”援疆推普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抵达新疆省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红墩镇多拉特村开展乡村社会实践活动。

在推普援疆社会实践活动中,语言培训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目的是帮助新疆地区的居民提高普通话水平,促进各地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开展语音、发音、口语表达等方面的培训,使新疆居民在语言上得到提升,进一步增强与外界的交流沟通能力。

志愿者团队构建了大班集中授课、小班重点讲练、一对一个性化纠音和线上打卡练习相结合的全时态学习模式。大班授课精要讲解普通话语音知识,细致示范发音技巧;小班讲练全面训练普通话词汇、篇章朗读和命题说话技巧,有针对性提升普通话水平测试各题型应试能力。一对一个性化纠音根据每一位学员发音特点,“一人一档”所记录和反馈的学习进展,进行精准制导。

图为孩子们写绕口令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越 摄

活动期间,志愿者们一起慷慨激昂地朗诵了歌曲,身处其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边疆地区对于祖国的热切希望。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讲述一个关于普通话的故事:广告公司的小唐去广州出差,钱用完了,就到银行取钱,为小唐服务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小唐隔着玻璃用刚训练了两星期的普通话亲切地喊:“大姐,我取钱。”银行女工作人员立马脸色大变,身体像筛糠一般开始抖动。小唐心里一直纳闷:这大姐怎么了,我不过就是要取钱,至于那么激动么?见那大姐没反应,他便又喊:“大姐,我取钱!”忽然感觉脑袋“嗡”的一声,小唐被银行保安一棍子打倒在地,昏了过去。在医院,警察问刚醒过来的小唐:“你为什么要抢银行?”小唐傻了:“我抢什么银行?”那个银行的女同志指着病床上的小唐说:“还狡辩,隔着玻璃就喊‘打劫,我缺钱’,不是抢劫难道是存款啊?”志愿者们通过这个故事给孩子们提了个醒:一定要说好普通话,不然有时就很麻烦了。

由于受自然、社会和历史等因素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教育事业发展也相对滞后。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短、不达标,特别是当地群众习惯于使用少数民族语言,这让他们与外界多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不利于与外界的沟通交流,也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学习普通话,会讲普通话,就相当于为他们打开了一道门,“通向更大的世界”的门,也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地的青壮年可以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通过打工赚钱;沟通的畅通也会让外地游客、客商愿意走进来,在当地投资,发展当地经济;有效的沟通,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让许多边远地区都搭上了“顺风车”,拼多多、淘宝等直播带货平台,让许多农民都变成了“主播”,而普通话的普及,也将会让少数民族聚居区群众越过语言屏障,同享互联网“红利”……

图为志愿者与多拉特村儿童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杨越 摄

以前总说“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祖国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对于少数民族群众来说,走出大山已经不是一件难事。而打破语言上的障碍,学会普通话,则真正为他们搭建起通向各地的桥梁,让他们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更加畅通无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19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湖南师范大学鸣晓支教队“三下乡”活动结束
2023年7月16日上午十点,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鸣晓支教队正式完成了为期15天的“三下乡”活动,准备启程返回学校。等车之际,许多朝阳完小的学生自发前来送行。师生在临行之际互相拥抱、赠予祝福,体现了…
赴蒙城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
报告题目:赴蒙城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学校:淮北师范大学作者:张丽丽团队:“百年百图展党史,点亮八皖谱新篇”巡展宣讲团指导老师:李建国摘要:为了让团队成员了解革命先辈的…
多彩课堂促成长,环保意识心间藏
7月16日,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希望家园”暑期班迎来了开课第六天。依据学生课程需要与前期反馈,实践队队员们为宝塔山村的同学们带来了环保知识科普…
家校共育,行而不辍
最近的几次教课体验,让我从英语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教学工作。从事教学工作一定要备课。虽说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教教小学生是绰绰有余;但我还是找齐了教材和资料笔记等专心背课,力求做到知识上准确无误。…
湖北学子三下乡:情系荆楚,关爱老人
中国青年网襄阳5月28日电(通讯员樊怡婷)为响应党和时代的号召,服务百姓,了解乡村基层民生民情,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5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襄阳市的社区对老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社…
科技纸鸢实践团:无人机空中“扫毒”
罂粟是提取毒品鸦片的主要毒品原植物,直接危害社会安全,我国严禁一切非法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的行为。尽管我国严厉打击非法种植罂粟,但仍有少部分人逾越法律红线,私自在隐蔽处甚至自己家中小范围种植,…
重庆移通学院“三下乡”:青春跟党走,情系新农村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体悟乡村振兴战略实效,进一步将知识带进农村,将温暖带进农村,将关怀带进农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贯彻学习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在乡村振兴事业中…
参观荆州博物馆,感受文化传承
(通讯员:陈星宇)7月9号上午,华中农业大学赴荆州社会实践队前往湖北省荆州博物馆参观,体验荆楚传统文化,感受荆楚文化传承。据悉,荆州博物馆有馆藏文物13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2件套。实践队当天参…
吉首大学“三下乡”:树立自信,做快乐少年
(通讯员潘心怡)自信是成功的源泉,一个人只有有自信才有可能步入成功的殿堂,获得人生的辉煌。为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加强孩子们的自我认同感,吉首大学“法管先声”志愿服务团于保靖县复兴九年一贯制教育…
自强不息担大任,法治建设创未来
为了更加深刻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增进对社会工作的理解,7月10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学思享”社会实践团来到了济南市政法委员会,开展了参观、交流和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