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科技小院的“思“和”实“——探索化学赋能乡村振兴
导语:为深入了解曲周科技小院如何利用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施展在田间大地,把“盐碱窝”打造成“米粮川”,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就是要‘自找苦吃’”的号召,西南石油大学“寻‘迹’乡村,行稳致远”暑期实践队去往河北曲周科技小院进行参观采访、实践调研,深入田间地头,探寻化学赋能乡村振兴新方法。活动包括前往白寨科技小院,王庄科技小院,曲周科技小院实验站,分别采访了驻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侯玉林和冯佳如,对话曲周实验站外联部主任田英豪,在田间地头,同农民对话,参与到田间地头的实践中去。
图 1实践队在随同参观,蒲瑞拍摄。
2023年7月4日,第一天第一站,暑期实践队去到了曲周科技小院实验站,同中国农业大学2023届的新生,一同追忆辛德惠院士倾尽一生把“盐碱窝”打造成“米粮川”的事迹,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为了未来事业,竭尽余力,死而后已。”暑期实践队追忆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乡土大地的老教授、老科学家,传承并发扬他所留下来的曲周精神。
图 2参观辛德惠院士,蒲瑞拍摄
随后,曲周实验站外联部主任田英豪为暑期实践队介绍了曲周实验站站史。田老师自2017年毕业以后就留在了小院,他向暑期实践队自豪地介绍:“暑期实践队刚刚去那个墓那里,就是辛德惠院士,他是国家生态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泛生态学’,整个国家的生态学都是从他那里开始的。只是很遗憾,辛先生只写了个前言就去世了。”从一开始由于邯郸曲周特殊的地理条件逐渐形成了盐碱地,到后来的中国农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驻扎在曲周县研究出“水盐运动理论”;从一开始的老师农民有一墙之隔,到后来的与农民同吃同住,先把农民当老师,再指导农民干农活。现在的科技小院来之不易,田老师感慨道:“现在白寨那两个小院就是当年李老师用两杯酒换来的,但是白老师对酒精过敏,喝完就进了医院。”
图 3实践队参观曲周实验站站史,蒲瑞拍摄
在实验站站史,田老师回忆了他在白寨科技小院的经历——“暑期实践队这个实验站有十多个留学生专门搞一带一路,学习科技小院的模式后,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进行推广。”另外还提到讲实验站的1+9模式,学校和政府如何通过协调达成共同发展,讲地里的玉米,谈现在的肥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暑期实践队从中深深的感受到了科技小院的“思”,把农民放在心上的“实”,头戴草帽为农民干实事。
图 4实践队与田老师沟通了解科技小院,蒲瑞拍摄
第二站,暑期实践队前往白寨科技小院,采访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侯玉林。说起小院的生活,侯玉林学长笑着说:“我是二月份来到小院,因为气温太低,水管就被冻住了,暑期实践队就要自己去修水管。”小院的条件并没有学校优越,可当问起侯玉林学长在小院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学长却笑着说:“小院就像家一样,当地的农民对暑期实践队都很好,很热情。”
图 5实践队采访研究生侯玉林,蒲瑞拍摄
随后,暑期实践队去到王庄科技小院,采访了冯佳如学姐。当暑期实践队提到了他们在科研任务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时,她提到:“暑期实践队在进行水稻玉米种植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天气,像上次下冰雹,暑期实践队种的东西可能就都被砸伤了,一年的数据就都没了,只能等第二年。”他们在农地里干活,没有假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生活,和农民一样按照相同的时间进行作物种植,和农民面对同样复杂的气候环境变化,解民生,治学问,暑期实践队青年人就是要学习这种科技小院精神,把科技小院精神运用到暑期实践队的学习生活中,把课堂搬到实践大地上去。
图 6实践队采访学姐冯佳如,蒲瑞拍摄
采访完后,暑期实践队下到科技小院的试验田中,在实验田里面,每一块田里的玉米都是不一样的,田英豪老师告诉暑期实践队——他们做科研,像之前中科院的一个老师,为了做施肥肥效的一个试验,他就在自己的一块地里有60个分区,用量包括肥料的种类都不一样。
图 7实践队与村民闲谈,蒲瑞拍摄
暑期实践队去到农民地里,和农民交流,学习他们的种植技术,了解科技小院成员在农业和生活上对他们的帮助,科技小院的成员把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上去,做到了”思“和”实“,他们在农户家中和日常生活中为农民答疑解惑,厚植爱农情怀;他们在田间地头做科研,治学问,练就兴农本领。
图 8实践队下地调查,蒲瑞拍摄
第二天,暑期实践队前往曲周县农业农村局采访了第四瞳镇书记李永朝,谈起科技小院成员,他对科技小院的成员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扶智,他们会在思想教育上对孩子进行鼓励。让原来不想上学的农民孩子,考上大学,后来找到非常好的工作,这个在暑期实践队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后来暑期实践队前往北油村村委会,他们也和李书记一样,提到了科技小院的学生,“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把农民放在心上,全心全意的服务农民,在党建活动中是自编自导小品或是舞蹈,在党的纲领深入人心,影响和改变着农民。
图 9实践队采访第四瞳镇书记李永朝,蒲瑞拍摄
通过实地走访和参与乡村项目,暑期实践队亲眼目睹了白寨村发展的巨大变化和不断涌现的活力。暑期实践队与乡村居民交流,分享他们的生活故事和创业经验,深入了解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与实施。
在这个过程中,暑期实践队了解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提升。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都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暑期实践队应该保护和传承好这些宝藏。
图 10队伍与田老师合影,蒲瑞拍摄
在此,暑期实践队要向所有支持和关心乡村振兴的人们致以诚挚的感谢。感谢乡村居民的热情接待和分享,感谢相关部门和组织的支持与指导,感谢所有参与实践的队员们的付出和努力。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西南石油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队——寻“迹“乡村,行稳致远,学习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自找苦吃”精神,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暑期实践队将不断的结合专业知识,利用化学赋能,助力乡村科技振兴,坚持不懈的为当地人,办实事,解难题,激发广大农民群众增强爱党爱国情怀,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拧成一股绳,实现乡村持续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64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