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考察调研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从亘古荒原到“中华大粮仓”,几代农垦人战天斗地,锻造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经过70多年的建设发展,北大荒已经成为我国耕地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粮食战略后备基地。为了更加深刻地感悟北大荒精神,了解基层人民对于如今赵光农场智慧农业转型的态度与想法,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智慧农业赋能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4日上午前往一位参与过北大荒建设的老辈农垦人家中,聆听他的故事;并且在下午前往街边商铺,实地走访,进行关于赵光农场智慧农业转型的问卷调查活动。
上午八点,团队一行人在指导老师杨炳新的带领下前往老辈农垦人杨爷爷的家中,据了解,杨爷爷在黑龙江八一农大读书,学习林业与园艺,于1971年进入赵光农场工作,工作科室是林业科,工作内容是栽种树苗,整理苗圃。据杨爷爷回忆,那时候的参与北大荒建设的人们都十分自觉,都是自觉自愿地参与劳动。面对一片茫茫荒原,他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餐风饮露、顶风冒雪,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荒原从此不再沉睡。当问到杨爷爷对于如今的大学生如何能够帮助到农垦事业时,杨爷爷笑了,他说,“我们当年的大学生和现在的大学生都不一样了,现在的生活富足了,啥都先进,当年生活条件艰苦,希望大学生们能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报效祖国”。杨爷爷的一家人都在赵光农场工作,他本人也见证了赵光农场的变化,同时,杨炳新老师也强调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国家的政策文件也将农业放在了头等地位。有人说过,一部北大荒发展史,就是一部壮丽史诗。在采访完杨爷爷后,团队成员就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意义所在了。
下午两点,团队成员来到街道两旁,随机采访当地群众,分发调查问卷,了解民情民意。据调查结果显示,许多镇上的人们都将自己原有的土地承包给个体户经营,还有的人们将土地合并为合作社一起种植。虽然许多的镇上人们都没有土地了,对当今赵光农场的发展也不太清楚,但是大家都一致地认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并且也基本都持积极态度。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参与过北大荒建设的83岁老爷爷,当我们问到老爷爷关于农业发展必要性的问题时,老爷爷强调到农业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仅关乎到中国人的饭碗能不能始终端在自己手里,而且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乡村振兴事业。与此同时,当谈到赵光农场这片土地时,老爷爷流露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他说,我们都应该要用心守护脚下的这片沃土,我已经与它融为一体了。谈到这里,团队成员们内心都波澜万千,深为感动。问卷调查活动结束之后,团队成员们收集问卷,并将分析调查问卷所显示的数据,深入了解赵光农场智慧农业转型背后的内容所在。
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北大荒精神与时俱进,在农业改革发展中不断赋予新内涵。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是北大荒人的家国情怀。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北大荒精神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奋斗新时代,迈进新征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在赵光农场智慧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创新发展北安模式,赵光农场正向着现代农业持续创新的目标阔步前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76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