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学生三下乡:走进匠艺之乡,体悟古山贡纸

来源:湘潭大学化学学院 作者:臧亦宇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 臧亦宇)7月14日,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赴长沙市浏阳市张坊镇上洪村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造纸之乡上洪村道官冲,开启当地非遗文化调研的第一站——浏阳古山贡纸。

浏阳古山贡纸,起源宋元时期,盛于清康熙年间。在乾隆年间被官府纳用,故被乾隆皇帝命名为“古山贡纸”。因其造纸技术非常之精,在民国时期,古山贡纸不仅在本国销售,还扬名海外。曾于一九三一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银奖。

图为造纸师傅正在工作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叶张丽摄

古山贡纸工艺繁琐复杂,耗时耗力,需要历经一百二十多道工序,半年的时间才能造出一张纸。为深入了解造纸工艺,第五代古山贡纸非遗传承人黄隆根师傅带领团队成员前往浏阳市张坊镇古法造纸非遗传习所参观学习造纸的详细过程和古山贡纸的历史。黄隆根师傅耐心地讲解贡纸的做法,砍竹麻、打格、洗麻丝、捶麻丝、落湖、起湖、装煌、蒸磺甑、漂竹麻、过碱、踩麻、落槽、做纸、掮纸、焙纸、收纸等工序。从绿竹到贡纸,一百二十多道工序,可见其工艺之繁琐,耗时之长远,能够传承至今,是不可估量的财富和文化底蕴。

图为成员参观古山贡纸博物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叶张丽摄

为了进一步了解浏阳古山贡纸,黄师傅继续带领团队成员前往造纸现场。造纸的师傅每天需要工作12-14h,并且双手一直浸泡在竹浆之中。

“刚开始周围还有四五家人和我一起造纸,后来迫于经济压力,大多人都外出打工。我靠着这门手艺勉强维持生计,不忍让这份文化手艺失传,好在在党和国家的支持下,我坚持到了现在。”黄师傅和实践团成员讲述道。

随着社会的进步,手工造纸费时长,产量不高,远不如机器效果好。近些年张坊镇政府也依托古山贡纸特色非遗文化,打造古山贡纸陈列纪念馆、学习所等,更有古籍修复师汪帆踏遍十一个省耗费7年而作《寻纸》,众多民间匠人也在大众媒体上传播各类古法流程,促进了乡村文旅的多维融合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在贡纸上书写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叶张丽摄

实践团成员高睿说:“浏阳的古山贡纸,历史悠久,是非遗文化的重要内容,应以此为契机,改变传统手工匠人经济窘迫的现状。”

图为团队成员与黄师傅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叶张丽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886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晕。方言稳固文化脉络,非遗延续传承之路。为深入探究方言与……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方言寻根,非遗续脉

1月13日至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踏上山西、河北、山东多地多地之旅,深入探寻方言与非遗的交融脉络。成员深入乡村,记录下老艺人口中的方言歌谣,参与用方言传承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护古韵乡音,绘就非遗新篇

雅韵焕彩,成果昭显实践团成员在山东省的一所中学开展了实地调研活动。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实践团成员发现,尽管学生们对方言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缺乏使用环境和学习资源,他们对方言的……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乡音,绘非遗新篇

乡音溯源,深度探寻在社会实践开始之前,实践团成员一起商讨了前期准备工作。实践团成员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实地走访调研等方式,在各自家乡选定了具有代表性且方言资源丰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守古韵雅音,织乡语新篇

(通讯员:王瞳瑶)中华民族拥有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脉络,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是其中最为灵动且珍贵的部分,它彰显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与文化基因。方言,作为地域文化传承的关……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聆听方言戏曲,感受非遗之美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还聆听了多位民间故事传承人的方言讲述。这些故事不仅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通过这些方言故事,成员深刻体会到方言在民间文化传承……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非遗戏曲,感受方言之美

(通讯员:王瞳瑶)1月11日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韵语织乡实践团的成员踏上了一段特殊的旅程。他们奔赴山西、河北、山东多地,深入探寻非遗与方言的紧密联系。在这段时间里,成……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万种风情,藏于乡音

在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民众对方言的热爱与尊重在逐渐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方言,学习方言,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中来,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传承方言和非遗文化…… 王瞳瑶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采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1月24日电(通讯员卢航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

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系民心稳定、社会和谐的关键所在。高校毕业生及青年群体的就业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

最新发布

爱心支教,传递幸福
2023年7月19日是“童心港湾,暖心助梦”重人科梦之队实践团进行三下乡的第二天,今日开展的项目,主要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广普通话,与留守儿童一起开展剪纸折纸活动,并给予他们情感上的关怀与支持,陪伴他们…
长安大学赴山西阳泉“红色耀阳泉·奋进新征程” 暑期社会实践顺利结束
走进红色热土阳泉,革命精神赓续不断(刘众杰徐明坤)党的二十大报告激励寄语新时代青年要在新征程上激昂青春之志,奉献青春之力,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10日…
重工商学子三下乡:带动全民学普,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中国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正在不断改善。同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农村人口的流动量也在不断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广普通话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地区之间的语言…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控情绪,做昂扬向上的少年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张李君如)为了帮助小朋友们建立积极的情绪与行为习惯,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信、乐观、积极、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展现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
湖北学子三下乡:访谈基层人员,了解社区工作
中国青年网武汉7月19日电(通讯员罗蒙)7月13日,湖北第二师范“志远”志愿服务队响应“三下乡”实践号召,积极展开调研访谈活动,通过对社区基层工作人员的访谈,了解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内容。为了探究社区居民…
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向远筑梦”分队 顺利开展7月19日支教活动
为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中国矿业大学筑梦支教团“向远筑梦”分队在邳州市八义集镇中心小学顺利开展7月19日的支教活动。上午,施林婷同学给四年级的孩子们开展了安全教育课程。课程伊始,施…
武汉学子三下乡:多彩音乐课,歌唱我少年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赵佳鑫)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19日去往毛嘴镇古堤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在本次课…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助作业辅导及爱国电影欣赏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5日电(通讯员易哲熙)下午的荆门市京山市永漋镇张常台村村委会充满了孩子们写字的刷刷声,20多名小学生在三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情暖京山志愿服务队第五小分队志愿者的辅导下安静的完成自己…
一师学子三下乡:古城西瓜调研行
大学生网讯(通讯员段十怡袁伟杰谢可可)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振兴靠特色。近年来,衡阳市衡南县古城镇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和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西瓜等…
湖北学子三下乡:童心飞扬,趣味折纸
大学生网仙桃7月19日电(通讯员唐润东)蝉鸣半夏,骄阳似火,夏虫鸣唱奏动的歌。7月19日,一场特殊而有意义的支教课堂在郑场镇贾窑村殷殷期盼中如期而至。为了培养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