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江淮举旗宣讲团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叶星颖

淮北师范大学江淮举旗宣讲团赴太湖县晋熙老街社会实践

晋熙老街曾是太湖县最为繁华的商贸中心,沿街店铺的传统手工作坊是太湖县历史上手工业、制造业和民间工艺业的缩影。但是在新城的建设开展后,老街日渐没落,当地政府为保护老街,制定了一些政策,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为全面深入了解太湖县晋熙老街,2023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班叶星颖同学来到太湖县晋熙老街,采访传统手艺人,宣扬老街文化。

太湖老城古称晋熙古城,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东濒长河,北倚龙山,南至护城河,西临马路河口,总面积8.01平方公里。位于老城南门之西的晋熙老街东起韦家巷,西至马路河口,全长600余米,是太湖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它则建于南北朝元嘉末(424-452),1500年的岁月如流水消逝,街道两侧建筑几经变迁,形成如今以青砖小瓦、木制椽枋、马头墙、石板路面为主体的清代徽派建筑。

2023年7月15日,志愿者叶星颖于太湖县当地居民的指引下抵达了太湖晋熙老街。首先到达了王氏祠堂,王氏宗祠,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城内大夫第街(现新华街),原有上、中、下三进,有厢房、祠院,现存中、下两进及祠院,面积1500平方米,祠堂系砖木结构,青砖小瓦,蜈蚣脊(又名青龙)山墙,三柁五架,大柱支枋,红漆望板,彩绘斗拱、转棚,雕刻皂角仿和斗衬,每进之间有小天井,通天井的后门上有提壶款,是典型的清代建筑。二门墙将正殿与南屋分成南北两院。北院略成方形,南院东西长、南北窄。正殿前,院内四角栽有4棵粗壮高大的柏树,树冠遮天,树皮沟纹均呈螺旋式上升状,令人称奇。 王氏宗祠修建的准确年代虽无从考察,但据《王氏族谱》有关记载,可知初建的时间大致在明代。该老祠于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批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年久失修,中后两重己倒塌,于2019年重建。

参观完王氏宗祠,志愿者叶星颖走进老街寻访传统手工艺人,现如今,古老的河街最大的特色,便是那些即将失去的技艺匠人乃在这守着祖辈老传统技艺。街巷中,篾匠、木匠、白铁匠、弹匠、秤匠、剃头匠、等等,还有熬糖、土豆腐制做等手工做坊仍在坚守。只是这些从业留守者大都是些七旬甚至是九旬老人。在这条老街,憨厚的手艺人如同老城一样朴实,他们在坚守半生的店铺内不停地忙碌,累了就歇息片刻,端起粗茶碗喝口水,偶尔与路过的熟人打声招呼。岁月静好,也就是这样。93岁的周志宝现在每天还在坚持做手工毛笔,采访时他说到:“制作手工毛笔的工艺十分复杂,这一会我都讲不完的,只有真正地去一步一步地做才能体会到。”

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知晓了关于安徽太湖晋熙老街的相关历史背景、发展概况,感悟了老一辈老街人文化生活,了解了晋熙老街别样风情。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刻体会到传统文化魅力所在。街巷是城市的脉络,与建筑一起塑造着城市的形态,让城市变得灵动、鲜活。街巷是城市的印迹,当一切都在斗转星移中不断改变时,往往只有街巷保留着城市最初的容貌。探寻老街巷,追寻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城市记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22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关爱儿童成长,点亮七彩童心
二师携行,守护七彩童心;雏鹰起飞,齐望美好玉泉。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校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坚定理想信念,贡献青春力量,谱写青春华章,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七彩童…
湖北学子三下乡: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大学生网报京山7月21日电(通讯员夏予婷)为丰富“希望家园”暑期班(八里途专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情暖京山暑期志愿服务队”第八分队赴京山市八里途社区的三位志愿者制定了…
武汉学子三下乡:体育赋能,燃情人生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11日电(通讯员金彪)为全面落实国家对中小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培养中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中小学生身体素质,鼓励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
积极推进廉洁文化发展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亦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思想资源。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我们的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青年绘乡村蓝图,实践奏振兴号角(二)
数字化乡村逐渐成为一种趋势,科技作用不可替代,实践队成员发现青少年由于自制力等因素,存在网络成瘾等问题,面对出现这种问题的中小学生,其中一个孩子有些失落地说“我的爸爸妈妈都太忙,没有时间陪我,…
武汉学子三下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青少年情绪不稳定,于是我们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树立…
以“画”为始,绘就青春
本报讯(通讯员陈磊王许达)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现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湖北文理学院教育学院“绘梦”实践团队自7月7日起,便开始在襄阳市荆州街社区,慧苑社区,高庄社区三个社区之内开展墙绘宣…
“云回”实践队三下乡实践心得
通过参加三下乡支教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年轻人应该肩负起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责任,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改变和影响社会。在支教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教育对孩子们的重要性,在乡村地…
寻非遗传承路,绘阳新布贴之美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然而,在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度里,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保护。其中,阳新布贴作为一项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手工,释放想象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1日电(通讯员蔡友薇)为培养小朋友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动手能力,了解折纸艺术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7月2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通海口共和村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