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为响应号召,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追寻印迹,感悟历史”革命文化体察团跟随各位成员来到自己家乡的红色精神宣传地,追寻各地的红色革命历史。基于此目的,团队于7月13日到达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以新洲红色革命历史陈列馆为目的地,穿越红色旅游风景线。
经过数个小时的车程,团队终于到达刘浩林同学的故乡——武汉。团队成员经刘浩林同学介绍了解到,武汉新洲毗邻大别山,历史文化悠久,是九省通衢的武汉东大门。这里有一条红色旅游线,全长55公里,把儒家文化和革命精神紧密串联。这条公路穿越新四军曾经长期战斗过的鄂东大别山区,一路串起千年问津书院、少潭河、大雾山、狮子岩、城楼寨、道观河、将军山等地。团队的目的地也同样在这条红色旅游线上,因此团队决定就沿着这条线路来展开他们的历史足迹的追寻之路。
团队首先到达了红色旅游线的起点,也就是湖北省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书院之一——问津书院。据当地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细心讲解,团队了解到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始建于西汉年间,因《论语》中孔子周游列国至楚国,孔子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典故而得名。在那里,团队跟随导游参观了一系列的景点,有“孔子坐石”、“孔叹桥”、“孔子山”、“晒书场”、“回车埠”等。当团队回到大门,即将前往下一个地点时,仍有不少游客陆陆续续赶来。他们中的不少游客都是直奔那座孔子雕像而去,求得几根香来,或为升学考试等事,朝着孔子雕像拜上几拜,祈得祝福,然后手持印有“孔庙祈福”四个字的小物件随后满意而归。
大约下午五时许,团队又驱车经过少潭河旁弯曲的小路,环绕大雾山,路过狮子岩。夜晚降临,团队决定在城楼寨寻求住处。城楼寨位于旧河街的姚河村,依傍大别山而立。团队在此地遇上了一位热情的村民,他带领团队游览了当初太平天国初期和明末清初,抵抗清军入侵时遗留下来的遗迹。这位本地人向团队成员们介绍道,城楼寨是当地一位乡绅组织当地农民保卫家园而建,这些农民兵面对敌人的围攻,曾获得过以三千敌两万的胜迹。如今随着岁月流转,往日的炮火硝烟早已平息,只剩下一片片翠绿的茶园,成为当地农户们安居乐业的家园。
第二天清晨,实践团队继续出发,前往徐古将军山,这是这段旅途的倒数第二个地点。将军山上有一处“将军山红色文化陈列室”,该馆新建于2021年7月。当团队去参观时,里面并未有工作人员维持其开放。原来是因为这里地处偏僻,开馆两年除了部分组织来这举行活动,平日里鲜有人来,要入馆则需要提前联系导游和相关工作人员。馆外是一个围起来的大广场,广场的正中心矗立着一座“徐古革命烈士纪念碑”。这块大石碑上的正面刻录着徐古地区自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成立期间发生的故事和变迁,侧面和背面则环刻着数不清的烈士名字。四周风景迤逦,氛围安静,在阳光的照射下,这块无言的石碑散发出厚重的能量。
不久后,团队到达他们的目的地,红色旅游线的最后一站,也就是新洲博物馆红色革命历史陈列馆。这个陈列馆并不大,但幸运的是该处工作人员在正常地维护其对外开放。团队在表明来意后,受到了馆内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并安排了讲解员。讲解员带领团队成员入馆,以叶万鹤、魏梦龄、魏文伯等一批新洲进步青年为主要人物,讲解了新洲地区建立党、发展党、壮大党等一系列的事迹,团队成员时不时驻足观看文字和影片,并用心倾听讲解员的讲解,认真做好记录,感受着历史深处,在此地流淌着的红色力量的涌进与波涛。最后一起于馆外合影留恋。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实践团队在武汉新洲地区的这一段难忘且意义非凡的旅途就此画上圆满的句号。
通过此次新洲之行,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悟到,党组织的诞生和发展实属来之不易,作为身在和平年代的新青年,更应该铭记先烈事迹,追寻先烈足迹,重温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实际行动贯彻二十大报告的内容,用实际行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华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6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