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苏大学子三下乡:走进元勋广场,感悟两弹精神

来源: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政

“两弹一星”精神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产生的,这是广大的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鲜活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追溯两弹一星记忆,挖掘科学研究故事,体悟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的科研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对科学文化的探究,7月16日,苏州大学“追寻印迹,感悟历史”革命文化体察团跟随成员张清豪同学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邓稼先纪念广场,感悟历史的厚重,品质的延续和建筑所蕴含的两弹一星精神。

邓稼先纪念广场位于绵阳市人民公园,是为纪念曾长期在绵阳工作的我国已故“两弹一星”科学家邓稼先而修建的专题纪念广场,其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广场内建有一尊高5米,宽1.2米的邓稼先半身青铜雕像,是绵阳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烈为家国舍生忘死,逝世同胞亦盼山河无恙”。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邓稼先纪念广场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有中小学班级、机关团体组织来此,追寻先烈脚步,学习奋斗精神。

进入绵阳市人民公园,公园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每天,这里都会有许多人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看一看邓稼先的塑像。映入眼帘的便是“邓稼先纪念广场”七个大字,坚韧有力的七个大字让实践团队成员直接感受到了邓稼先前辈的艰苦奋斗与坚韧不屈的精神。顺着题字石碑的方向往前走,在广场的中央,是一座“邓稼先纪念碑”,泛黄的碑身见证了邓稼先在四川14年的辛勤工作;纪念碑周围有许多樱花树和银杏树,似守卫者守卫在石碑旁。

实践团队成员们站在邓稼先塑像前,默默地吟唱出他的诗句:“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是邓稼先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20年后,其指挥最后一次核试验时写下的句子,前一句描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后一句则表达了科学家在核武器上研究的进步。诗句中历尽艰难终于取得胜利的豪气,至今仍然感染着青年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发有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不禁感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在党的号召下,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国外严密封锁、研究资料和数据极度缺乏的条件下,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发出两弹一星。

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了邓稼先的人生经历和主要成就。“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技术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他隐姓埋名28年,在绵阳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14年。”听完之后,团队成员对“勇毅忠诚、勇攀高峰、勇于奉献”的邓稼先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对如何争做邓稼先式的新青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在邓稼先前辈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激励下,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要牢记前辈的爱国事迹,时刻警醒自我,为党为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完成本职工作,要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勇敢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放飞青春梦想,追求人生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苏大学子三下乡:探陕晋大地,寻红色印记
为探索先辈红色事迹,追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2023年7月17日和7月18日,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追寻印迹,感悟历史”革命文化体察团跟随成员薛小虎同学前往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和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探访当…
保护黄河生态实践活动
爱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大河,属世界长河之一,中国第二长河(也有称第二大河流)。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
点燃儿童文化火花:教小朋友写毛笔字
博乐7月22日电通讯员(徐思月)7月19日,在一次充满温馨和教育意义的志愿活动中,三下乡志愿者们带着热情和耐心,教导当地小朋友们写毛笔字。这个活动旨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儿童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并提供…
践行“志愿于心,与爱同行“理念,争做当代大学好青年
大学生网报7月21日电(通讯员苏培森秦梦硕李赜菥)河南科技学院实践队的志愿者们于7月17日来到了新乡市红旗区展开志愿活动。他们奉献自己的时间和力量,帮助当地居民解决实际问题,传递着爱的温暖。作为一支积…
非遗助农,科技+传统为少数民族地区带来新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省台江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探索少数民族地区非遗助农就业、…
云支教伴童心
云支教活动中与小朋友相处的点点滴滴…
苏大学子三下乡:追寻历史足迹,体悟新洲文化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为响应号召,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追寻印迹,感悟历史”革命文化体察团跟随各位成员来到自己家乡的红色精神宣传地,追寻…
苏大学子三下乡:参观长冈调查纪念馆,感悟学习调查精神
为感受发扬革命文化,重温学习革命精神,深刻铭记革命历史。7月16日,苏州大学“追寻印迹,感悟历史”革命文化体察团跟随谢士朝同学来到了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长冈乡长冈村,参观了长冈乡调查纪念馆。并期盼通…
三下乡志愿者与当地社区民警共同开展释法宣讲会,推动法律意识和社区安全建设
博乐7月22日电通讯员(徐思月)7月19日,三下乡志愿者与当地社区民警举行了一场意义重大的释法宣讲会。本次活动旨在加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其法律知识水平,促进社区安全建设。通过志愿者与民警的积极合…
护生命之花,育灵动之心
为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推动乡村教育振兴,湖南工程学院资助政策下乡行实践团于7月17日前往安仁县天际村为当地留守学生带去心理关怀。课程伊始,实践团的小老师们从“什么是心理健康”、“常见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