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精神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产生的,这是广大的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鲜活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了追溯两弹一星记忆,挖掘科学研究故事,体悟两弹一星精神中蕴含的科研文化,引导青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在实践过程中锤炼对科学文化的探究,7月16日,苏州大学“追寻印迹,感悟历史”革命文化体察团跟随成员张清豪同学来到了四川省绵阳市邓稼先纪念广场,感悟历史的厚重,品质的延续和建筑所蕴含的两弹一星精神。
邓稼先纪念广场位于绵阳市人民公园,是为纪念曾长期在绵阳工作的我国已故“两弹一星”科学家邓稼先而修建的专题纪念广场,其占地面积为1500平方米,广场内建有一尊高5米,宽1.2米的邓稼先半身青铜雕像,是绵阳市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英烈为家国舍生忘死,逝世同胞亦盼山河无恙”。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邓稼先纪念广场作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清明前后,都会有中小学班级、机关团体组织来此,追寻先烈脚步,学习奋斗精神。
进入绵阳市人民公园,公园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每天,这里都会有许多人停下匆忙的脚步,抬头看一看邓稼先的塑像。映入眼帘的便是“邓稼先纪念广场”七个大字,坚韧有力的七个大字让实践团队成员直接感受到了邓稼先前辈的艰苦奋斗与坚韧不屈的精神。顺着题字石碑的方向往前走,在广场的中央,是一座“邓稼先纪念碑”,泛黄的碑身见证了邓稼先在四川14年的辛勤工作;纪念碑周围有许多樱花树和银杏树,似守卫者守卫在石碑旁。
实践团队成员们站在邓稼先塑像前,默默地吟唱出他的诗句:“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这是邓稼先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20年后,其指挥最后一次核试验时写下的句子,前一句描述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场景,后一句则表达了科学家在核武器上研究的进步。诗句中历尽艰难终于取得胜利的豪气,至今仍然感染着青年学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发有为。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过程中,不禁感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打破核大国的核讹诈、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在党的号召下,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在国外严密封锁、研究资料和数据极度缺乏的条件下,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发出两弹一星。
工作人员向实践队员介绍了邓稼先的人生经历和主要成就。“邓稼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研制和发展核武器技术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他隐姓埋名28年,在绵阳度过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14年。”听完之后,团队成员对“勇毅忠诚、勇攀高峰、勇于奉献”的邓稼先精神和“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对如何争做邓稼先式的新青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经过这次实践活动,实践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所肩负的重大历史使命。要在邓稼先前辈坚定不移的爱国信念和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激励下,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要牢记前辈的爱国事迹,时刻警醒自我,为党为民,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以更加务实的作风完成本职工作,要坚持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勇敢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放飞青春梦想,追求人生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36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