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悟党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7月2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发展茶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团前往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茶山村进行社会实践,并针对茶山村乡村发展情况对当地村民进行深入采访。
促进团成员去到的第一站是茶山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在这里成员们采访到了茶山村的一位老党员—熊德富,曾任茶山村的村委,哪怕已是退休的年纪,却没有放下对村民们的挂念,仍旧在党群服务中心服务村民,为大家解疑答惑。
图为老党员为村民解决问题。赵邑含 供图
促进团成员向他请教了茶山村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老党员也从三个方面为成员们阐述了茶山村的发展成果。第一项就是产业发展,村里有三大种植产业:茶山、巫溪脆李、药材。三大产业不仅拉高当地旅游业,更是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留住人才,就要让人才有处施展才能”。第二个方面便是交通发展,对于真正的贫困村,怕的不是偏、远,而是没有一条平坦的道路,从泥泞小路、艰难险路到现在家家户户通公路,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实施。第三个方面便是卫生环境,先是房屋统一改建,田间地头有人行路,村民们有了晚间休闲的步道。发布卫生评比方案,建立奖惩机制,使得全村卫生情况全面改善……他表示,茶山村能有今天的发展,都是因为党的引领,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所以基层干部的努力,村民们也在“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等各种宣讲的熏陶下,积极支持各种发展政策,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让农产品走出去,让游客走进来,让人才留下来。”绝不是一句简单的话,而是茶山村进行深入调查,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是积极推进人民生活幸福的一种科学尝试。
图为促进团成员采访茶山村党员熊德富。周彦希 供图
说到卫生情况,促进团成员又采访到了最美乡村医生—王业毕。一辆摩托,一个药箱,一位村医……二十多年如一日,在崎岖陡峭的高山中行医巡诊,2002年,王业毕回到家乡红池坝镇,回到高山之上,河谷之间,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那时起,王业毕便背上药箱踏上了行医路。从茶山村全村308户人家,到周边的2个村子,他为600多名父老乡亲看诊治病。他说,之前条件还很不好,上午在村卫生室坐诊,下午入户巡诊,每次巡诊,需一家一户地连片访问。最远的一户村民住在铁岭村,骑摩托车单程就要2个小时,那时有的地方连摩托车都过不去,只能背着医疗箱徒步。现在,随着乡村的发展,道路通畅起来,卫生健康服务也更加精细到位,医保覆盖率达90%,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报销90%,让村民少花钱。65岁以上的老人们更是每年体检2次,身体不便的,家庭医生团队上门服务。他说:家庭医生就是老百姓身边的医生,是随叫随到的“乡村120”。
图为村医王业毕为村民诊治。陈飞 供图
与王业毕一样,当越来越多的人走出村落,走向繁华的城市,乡村医生群体仍坚守在大山深处,守护着乡亲们的健康与希望。道阻且长,村野田间留下他们的足迹;村医平凡,却用行动让生命发光。
图为促进团成员采访茶山村村医。鲁子菽 供图
促进团成员也与村里的阿姨们聊起了家长里短,提起茶山村近几年的发展,她们的话语里都充满了希望,老人们都可以在村里的产业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环境也越来越好,高速公路马上就要建好了,旅游业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生活都有了盼头。
图为促进团成员对村民进行采访。易渝靖 供图
通过本次采访活动,促进团成员们从“最美乡村医生”身上汲取到了榜样的力量,从老党员口中得到茶山村的发展足迹,从村民眼中看到发展的前景,更加深刻体会到赋能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也深刻认识到“下乡”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乡村振兴正当时,愿为其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赵璐 石小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4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