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文院学子造访卫青墓
今天我们苏州大学文学院“历史如烟,何去何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现状调查团队把目光聚焦在了位于西安附近兴平市的卫青墓。
这是一次艰苦的跋涉,或者,毋宁说是一次崇敬的造访。从下榻的旅店出发,我们一路颠簸。车窗外,是绵延不绝的玉米地,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小小村庄,是一片接着一片的套着透明塑料袋的青色苹果。“在我们那个时候,完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很多胆大的(都)直接开摩托车翻到山上去,(卫青墓)就在那边。”司机师傅热情而友好地向我们介绍,“这里经过的是子孝村,村口那边有一棵千年前的古树,没人敢动,前些年修路的时候还特地绕开了。”在与司机的进一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卫青墓附近的那些不起眼的小村子,由于位于小坡地上,是汉代等皇宫贵族陵墓的集中地,往往随意就能挖出价值不菲的文物。“后来这里满地都是盗墓留下来的坑,现在没有一块地是好的了。”对于我们组员来说,这不啻为一个痛心的发现,有多少的古迹,多少的历史碎片,就这样散布在一个个不起眼的小村子里,在一代代的盗墓者手中流转,留下了多少历史的叹息和遗憾。
下车后,我们还需要在山间小路中步行许久。坑坑洼洼的土地,相间着玉米和苹果树的田地,习习的微风。在这里,导航几乎失去了效力,在田间纵横的小路间,我们绕来绕去,几乎迷失了方向。没有围墙,没有指示牌,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有的只是永恒的寂静和安宁。
当我们偶遇一位当地的长者并在他的指引下终于找到卫青墓的所在时,我们组员看到的是满地的荒凉。一块简易的石碑上刻着“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茂陵陪葬墓 卫青墓”在石碑之后几步远的地方,是用黄土夯成的小土基,嵌着一块黑底白字的小墓碑,上面写着“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卿墓”。墓前黄土与青草交织,散落着两束花,其中一束已然腐烂,逸出一种难言的气味。地上还供着几个青色的苹果,一袋葡萄干,都处在腐烂的边缘,招来了山中特有的黑而大的蚂蚁。看来这位将军并没有被人们完全遗忘,但这些腐烂的花和水果竟长久地没人打理,这大概也是卫青并不想看到的吧。
我们的组员立刻着手卫青墓附近的卫生清理工作。套上准备好的一次性手套,把那些腐烂的花束和水果,连同上面沾着的黑蚂蚁一同收集在了一个袋子里,准备离开时带走。当我们的组员细细抚摸那些斑驳的石砖和黑色的墓碑时,却惊奇地发现,凡是人手可及处,刻满了深深浅浅的名字和符号,连这些偶尔造访的客人也这么对待这位汉代的名将吗?难道卫青就注定要在这篇土地忍受着难言的寂静和戏谑式的不敬吗?
我们感到心寒,却又无可奈何。在离去之前,我们的组员恭恭敬敬地,向卫青的墓碑三鞠躬,并在心中默念:“敬告将军,此行成矣”。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6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