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海洋大学暑期实践团队洱海生态调研活动
【导语】
自十八大以来,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渐落到实处。在云南,高原湖泊的治理也成为了重中之重。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湖区经济快速崛起在带动当地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如何协调洱海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洱海周边经济发展成为重要课题。今年暑期,海之子们来到大理洱海,对洱海近年来的治理情况进行观察调研,希望通过总结其宝贵的发展经验为其他相似旅游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正文】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大理考察时提出“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从那时起大理州政府便对洱海开启了一场保护与治理的攻坚战。
时隔8年,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海大学子赴大理发展成就观察团(以下简称“观察团”)成员来到大理洱海,组织开展为期三天的成就观察活动。
(观察团成员在研究所门口合照)
观察团成员们分别前往云南省大理州的国家湖泊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工程实验室洱海工作站(以下简称“工作站”)、大理洱海生态廊道、洱海二号三地开展参观学习、实地考察、调查采访、成果反馈等活动,进行总结思考后就发展成就、发展不足等问题与大理市政府进行交流反馈。
(研究员给观察团成员进行讲解)
7月11日,观察团成员们来到工作站与研究员进行交流学习。在一天的学习中观察团成员们了解到工作站日常调研洱海水质的方法、影响洱海水质的因素、洱海近年来的变化情况和洱海的现状。在采访研究员时我们得知洱海已多年没有爆发规模化藻类水华且连续多年水质评价为优。
(研究员演示藻类密度统计过程)
(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洱海水样中的丝状绿藻)
(工作站研究员实验水样)
(近期洱海水质调查样本)
(小组成员在显微镜下进行藻类观察)
洱海的生态保护需要政府、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观察团成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深入基层实地考察,听取群众的意见并进行思考总结反馈。
生态方面,大理市政府将洱海保护治理作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对大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抓手。同时,在7月12日观察团成员在生态走廊的实地考察过程中和对游客商户的采访中了解到洱海周边经济区已经形成一道环保产业链,政府严格管控派有工作人员进行水草打捞的同时,有专人专车每天收集商铺、民宿垃圾进行回收利用,也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率。
(保洁员正在进行水草打捞工作)
(洱海生态廊道旁的湖面)
(团队成员对餐馆老板进行采访)
旅游业及商业方面,洱海如今吸引了大批游客。然而,多位被采访者表示,洱海周边旅游业在道路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上仍略有不足。如可通车的大路到洱海边民宿之间较长距离导致携带行李的游客极为不便,私家车直通海边又易造成污染,因此调查团向大理市旅游局和大理市环保局提议在此段路程中设置小公交,由相关部门运营。
(团队成员对民宿老板进行采访)
海上游玩是大理旅游业的重要项目。7月13日,观察团成员在大理市海事局工作人员带领下亲身体验工作人员的一天并进行采访得知船上对于污物排放有严格规章制度,严格管控游览过程中可能对洱海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始终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洱海”。
(观察团成员随工作人员前往洱海二号)
(观察团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观察团成员询问船长洱海二号相关问题)
(从洱海二号视角看下关城)
最后我们将实践过程中总结的有益发展方式以及发现的洱海边度假区交通不便、洱海周边商户私自打捞水产品等问题与大理市环保局、大理市海事局进行了交流反馈,希望为进一步促进洱海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洱海是云贵高原上的第二大淡水湖,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是保护洱海美丽自然风光的长久之计,只有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洱海的生态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文字|施涵、邵杨梦霏、李昭阳、杨璐琦、代佳蓓、杨若汐、文勇翔
图片|杨璐琦、潘霄、杨若汐
编辑|施涵、李昭阳、罗文欢、何家琪、王玉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77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