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以动物现象命名的节气是惊蛰,古代“大虫”指老虎、“长虫”指蛇、“裸虫”指人,漂亮的蛾眉起源于昆虫……
7月18日,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的志愿者来到张府园社区“小博士”之家,给社区的小学生带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昆虫文化”科普课。
昆虫是第一批出现在陆地上的动物,已经有四亿多年的历史。昆虫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不仅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昆虫文化。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将昆虫世界的瑰丽化为手中妙笔,留下了很多有关昆虫的名篇佳作。
志愿者以时间为线,介绍历代诗文中的昆虫知识和故事,并讲解背后的生态知识和文化意义,展现了中华农耕文明的源远流长与灿烂辉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食物链的体现!”“那么瓢虫吃蚜虫也算生物防治吗?”课堂上,新奇有趣的知识吸引着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听讲,大家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在现场,小朋友们还亲手制作文化主题昆虫装饰相框。确定主题、选取材料、摆好造型、滴胶固定、安装密封,美丽的蝴蝶摆放在精美的相框里,与周围的装饰植物相映衬,栩栩如生,仿佛赋予了标本第二次生命。庄周梦蝶、彩蝶翩飞、蝶舞蜂跹……每个主题标本的背后,也凝结着小朋友们对自然的热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昆虫文化科普课,是近来我们同学新开发的课程。将昆虫学的自然知识科普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相结合,既富有学科特色,又具有中国韵味。”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辅导员李艳丹介绍,“在昆虫与文化的碰撞中,我们希望大学生和小学生们都能够扎根中华文化、学习科学知识,成长为新时代的参天之木。”
据悉,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与张府园社区于2015年共建“小博士之家”植物医院,长期开展植物义诊、社区科普等活动。今年3月,植保院又加入朝天宫街道“盘根草”志愿服务队,将进一步推动学院与社区的联动合作,推出更多有意义的社区志愿活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981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