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支教乡村,点亮灯塔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作者:彭浩杰

中国青年网商丘7月26日电(通讯员 彭浩杰)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的号召,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向日葵支志愿团队开展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本团队于7月2日,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冯桥镇鑫华小学进行了为期十天志愿支教活动。

活动开始前期,团队成员建言献策,每个人都对本次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然后统一讨论,换位思考,怎么样让孩子们学习到新的知识,认识到不一样的世界。压花艺术、现代公园、生态的意义、树的一生,每个成员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去传授给孩子们知识、能力、态度。

萌芽、开花、结果,不仅仅能代表着树的一生,也能让孩子们看到生命的更迭,处于孩童阶段的他们,在乡村里更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向日葵志愿队也愿借自己的一份力让更多的人,很多的团队投入到支教活动中去,给孩子们带去新的知识,让孩子们不缺“钙”,更加茁壮的成长。压花发现植物之美,休闲情趣,发动孩子们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艺术发展孩子。

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一生的履历,就是“塞—罕—坝”三个字。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片绿洲,是皇家猎苑。后来,开垦伐木,逐渐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荒漠,黄沙荡荡,看不到尽头。55年,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坚守——塞罕坝,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从荒漠变绿洲。他们——塞罕坝人,用激情和生命,浇筑了京城绿色屏障……实践队员在跟孩子们讲述植物保护环境的时候,在提问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就骄傲的说出了塞罕坝,实践队员也积极准备了塞罕坝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塞罕坝精神的传承,让每一个孩子都体会绿色的意义、生态的意义,实践队员还借助自己对国家公园的现场实习知识,向孩子们介绍国家优秀的公园文化。林学专业的队员,将关于自然和生态的知识传递给同学们,希望能够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理念深入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进行了普法教育,希望同学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知法、懂法、遵法、守法。

少年智则国智,新一代的青少年代表着祖国明天的希望。无论是对于大国还是小家,孩子们都占据了非同一般的位置,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倾注以关怀和帮助。在本次支教活动,队员们在校园中尽心尽力,不仅仅了解到了处于农村的孩子们的求知欲,还看到了一个个活泼的、积极的、进取向上的小孩子。同样孩子们的腼腆、羞涩,对于新面孔的大哥哥大姐姐表现出的拘束,也会让我们心生暖意。有些孩子不善于表达,不会大声的热烈欢迎、不会课堂上的用于举手、不会勇于展现自己,但是他们在实践队员的努力交流,耐心相处下也敞开了心扉,女孩子会偷偷送给实践队员自己喜欢的手链,男孩子会在放学后问“老师,你们明天还来吗”。一句句暖心的话,一个个暖写的动作,都鼓舞了实践队员的斗志。实践队员们专心备课,尽可能多的让孩子们了解到更多、很准确、更新的知识,一次次更改ppt,一次次在小屋里进行组内试讲,结束后队员们互相提出建议,再次进行更正,再次试讲。在课堂上实践队员,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不仅仅认识到了团队的力量,也看到了自己在活动中存在的认知偏差。一次次的试讲更正也锻炼了实践队员的意志力,同样也能够让队员们站在孩子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多方面观察,研究从而解决问题。七月的天,酷热难耐,汗水浸湿了衣物,支教的生活是艰辛的,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践小队团结互助,生活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餐桌上我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教学问题,交流教学心得和体会使我们共同进步,顺利完成学校交与我们的任务。鑫华小学是自然的,孩子们是憨厚淳朴的,无论走到哪里都有甜甜的问候,学生的热情像一缕缕清新的空气抹去队员们心中的担忧,在这里,实践队员们很享受跟孩子们相处的时光,孩子们用好奇和纯真的眼神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很想把一切东西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够在更广阔的天地翱翔,能够成为他们的老师,向日葵实践小队无时无刻不幸福着,无时无刻不努力着。本以为无人问津的课堂,确是被此起彼伏的“老师,这个是为什么呀?”充斥,孩子们的热情让实践队员们招架不住,一次次的提问也让队员的脸上充满笑容。那时的他们是求知若渴的,清澈的眼眸中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望,一个个高举的小手代表着对队员们的喜爱。支教的时间也很短暂,向日葵志愿队做的也很有限,这次经历在每个队员们的心中都会埋下希望的种子,生根发芽,遍地开花。

图为实践队员讲述桃的一生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彭浩杰 摄

图为实践队员带领同学们观看压花艺术相关视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悦 摄

图为孩子们的压花作品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秦诗雨 摄

图为抓拍实践队员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悦 摄影

图为最后一天小朋友的合影留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韩驰铉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1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好普通话

最后一节课我以“学好普通话”为目的是强调它的重要性!我们处处用的都是普通话,普通话体现了汉字的独特魅力。在教学上,我主要以绕口令以及朗诵的形式让同学们体验普通话,并播放相关……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跆拳道运动的基本理论知识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七天,也是本次三下乡支教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无论是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都给我带来了很多不同的体验,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在这几天的线上教学里,同学们能……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乒乓球赛所得

7月22日,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七天,也是最后一天了呢。今天给学生上的是乒乓球的鉴赏课,北京时间7月22日凌晨,乒乓球WTT冠军赛第四个比赛日的战斗全部结束,目前单打的四强名单已经全部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安全竞赛

今天依旧是上网课的一天,今天我上的课程是安全知识竞赛课程,主要是利用安全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对安全知识有所了解。在校园里,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只有树立了安全意识,在学校发生……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支教那些天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体育安全教育篇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云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一日不可无书

今天7月22日是线上教学的最后一天,刚上课之前也浅浅跟紫欣小朋友说了一下,希望这七天的课程真正有帮助到她,真正学到一点点东西,也表示很高兴能成为她的一名小老师。今天最后一天我给……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最后一课:暑假安全教育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七天,也是我们整个线上教学活动的最后一天,得知这个消息后,小朋友今天早早的进入了课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小朋友听起来闷闷不乐,然后我告诉他说:“以……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关注老年群体,预防“涉老诈骗“
(通讯员顾芮伊)近几年,老龄化人口严重针对老年人的诈骗也层出不穷。2023年7月14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炎暑践法春苗肆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全员为贯彻以党在20大报告中强调的养老为核心的理念,进入当地…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感受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26日电(通讯员王鸿鑫黄议月吴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担负着培根铸魂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发挥好红…
与留守儿童的一场邂逅——支教
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或其他原因,长期在乡村寄宿亲戚或留守家中的儿童。他们面临着缺乏家庭关爱、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因此,支教对于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支教可以提供留守儿…
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通讯员高同岳)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九年义务制教育中新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需要通过引导中学生学习劳动课程和训练培养学…
追溯红色记忆,传承延安精神——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赴延安开展社会实践
7月14日,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于延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先后参观学习了宝塔山,西北局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革命旧址、延安革命纪念馆以及梁家河。实践团成员于宝塔山探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在枣…
红色耀兰陵,精神传后人 ——沂蒙红源调研团社会实践纪实
红色耀兰陵,精神传后人——沂蒙红源调研团社会实践纪实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沂蒙精神传承过程中遇见的困境,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法,2023年7月24—25日,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的沂蒙红源调研团再次出发,…
满载而归,不负相遇
时间匆匆而逝,开始那天清晰如昨,那天我们满怀着热情激动来到这里,开始了我们与新安小学的故事,抒写着我们与新安小学的缘分。而转眼间,独属于“幸福红领巾”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迎来了圆满的结束,回顾…
乡村教师的路在何方——支教感想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事业中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培养乡村孩子的责任和使命。然而,由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和乡村教师待遇的不公平,乡村教师的未来一直备受关注。支教是一种通过志愿者的方式,将城市的教育…
再见时,我们都要更优秀
昨日方初见,转眼即别离。十四天就如白驹过隙般一下子就溜走了,又被台风“泰利”刮走了四天,“幸福红领巾”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在新安小学的时间实际上只有十天。十天时间不算长,但却能结下深厚的友谊,留下…
荆楚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青年在路上
6月1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前往武汉红色教育基地和一些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队员们更好的领悟红色精神,懂得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结合历史,更好的发扬红色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