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以奉献为名,以祖国为责。他们为国家尽献青春,从青春的阳光年华到暮年的晚霞余辉,无悔地凝聚了心血和热情。他们是核工业的守望者,核强国的追梦人。7月14日,合肥工业大学“强国有我,星火相传”志愿宣讲团通过采访4位曾躬身于中国核电事业的退居核电人,记录他们对核电人身份的高度认同和衷心追随,传扬他们所映照的滚烫初心,让青年一代以此为标杆,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续写百年大党的新荣光。
“起而行之,勇挑重担。”合肥作为一片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热土,有着磅礴浑厚的红色底蕴,和许许多多在红色历史中辛苦付出的中共党员。志愿宣讲团的成员就于此处出发,来到五里墩街道团安新村,有幸采访到两位老党员,他们是八十四岁高龄的张茂令爷爷和罗凤云奶奶。张爷爷年轻时候当兵出身,后来到了罗布泊做修路工人。1963年12月,爷爷转业到防疫站工作,与此同时,在第一颗原子弹筹备期间,爷爷还参加了挖战壕的工作。罗奶奶在1964年原子弹爆炸之后也来到221厂,成为当地学校的一名教师。
提及当时困难的生活条件,爷爷说“风沙很大”“经常吃不上水”,在水车坏在路上的时候还会“收集洗脸水去蒸馒头”。即使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无数个像爷爷一样的工作者们仍然坚持在马兰基地奋斗深耕,在各个岗位上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
在记者询问爷爷奶奶对于当代青年的精神迷茫问题有什么寄语时,爷爷说“我们现在都很怀念这些科学家”,他特别提到一个人名——“王京”,也就是隐姓埋名的王淦昌院士,并为我们介绍了一些“王京”的故事。透过爷爷转述的这些令人钦佩的科学家们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先辈们艰苦拼搏、赤诚奉献的写照,看到了先辈们对于青年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殷殷希望,看到了青年人应该担负起的时代重托。
“青春誓言,燃烧星火。”接着,宣讲团寻访了八十多岁高龄的王生华爷爷。1962年,当爷爷还是一位年轻的技术工人,面对科长是否愿意远赴青海参与中国核工业建设的询问时,他义无反顾地作出承诺:“年轻人不去谁去!”自此,爷爷随着中国核工业建设队伍驻扎在遥远的青海。住在仅十二平米却要容纳八个人的房间里,戈壁大沙漠的无垠辽阔,成了王生华爷爷对祖国的热爱最深沉的见证。
谈及草原生活的困难之处,王生华爷爷表示:“在这种条件下,晚上加班能给稀饭配一个馒头就高兴了,还要什么其他的待遇?我们从来没有其他的想法,只有对党的热爱,对这个国家热爱。”岁月久远,但他那一颗无怨无悔的心始终灼热如初。微薄的薪水,和因长期吃不饱而落下的慢性肠胃病,都未曾削弱他坚毅的决心,反而愈加映衬了他为祖国贡献的笃行不倦。
当问及对于青年的未来展望时,王生华爷爷笑容满面地说道:“每当我看到现在的年轻人,大学生,能够为国家去干一些事情,我就感到非常兴奋。只要年轻人一代一代地干实事,我们国家的未来就有无限希望!”他的声音仿佛一缕春风,吹拂着每个青年的心灵,激励着他们勇往直前,为祖国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心如槃,笃行致远。”最后,宣讲团拜访了九十三岁高龄的徐步霄爷爷。1958年7月,徐步霄爷爷所在的第一批“先头部队”奔赴遥远的青海省金银滩草原,为那即将震惊世界的“中国巨响”做好准备。大草原条件艰苦,徐步霄爷爷用这样的语句描述当时在211厂的生活:“吃的是青稞面,喝的是河沟水,住的是牛羊圈。”晚上,帐篷中二三十人紧密地挤在一起,才能抵挡住呼啦啦的风沙。就连职工喝的水,都要从十几公里外的河沟里挑水回来,清理掉漂浮的枯草和动物的粪便,再沉淀一段时间后取上层的清水。
据爷爷回忆,那是一段激情中燃烧的岁月,在大草原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第一批2000 多名转业干部和战士无一人打退堂鼓,所有人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怀着崇高的理想建设美好的祖国。当问及是什么一直支撑着他时,爷爷神情平静,眼神却异常坚定:“既然国家需要我们在这里,就不能斤斤计较个人利益,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
张茂令,罗凤云,王生华,徐步霄……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名字,凝结着一个国家的智慧与勇气。“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秉着炙热的心与坚定的意志,在不屈的风沙中,以生命岁月谱写出两朵“蘑菇云”的奇迹,彰显出为国家为人民奉献拼搏的高尚情操。现在,燎原的火种穿过峥嵘岁月,传到了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手中。青春的旗帜永远在飘扬,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3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