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工大志愿宣讲团:为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英语系 作者:陈昕 赵杨

为了推动新时代核动力事业发展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7月7日到7月16日,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国有我,星火相传”星火传承志愿宣讲团在合肥10余个社区组织开展了以“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的社区宣讲、采访参观、知识竞赛等活动。

(一)基层宣讲,启智润心

7月7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古城社区开展第一场主题宣讲。本次志愿宣讲活动以“探秘核工业”为主题,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宣讲团成员通过视频“核电那些事”引入话题,并以传统能源发电造成的环境污染为背景,指出核能文明的必然性;随后,宣讲人介绍核电被广泛运用在各领域的现实情况,并深度揭秘核能发电的三大流程和四大发展阶段;最后,围绕核安全,宣讲人对核电站建设、核辐射检测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系统性的介绍,同时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齐声诵读中,倡议发展生态核电、提升发展质量。课堂结束后,志愿宣讲团为小朋友们分发奖品,并合影留念。

“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有效手段。”此次志愿宣讲活动不仅为孩子们带来核电相关的科普知识,更在他们心中播种下绿色能源发展的未来,推动“两弹一星”精神的弘扬和赓续。志愿宣讲团成员纷纷表示,通过这样有意思且有知识的科普宣讲活动,不但自身得到了理论宣讲能力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孩子们拓宽知识面和建立完善的人身观、价值观。

(二)调研采访,纵览知行

7月12日,团队成员面向社会公众分发了红色基因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社会认知度调研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社会群体对于“两弹一星”精神具有一定了解,对于传承弘扬红色精神具有较强意愿,但仍存在了解不够深入、部分人群对于“两弹一星”精神和宣传工作认可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及收集到的相关改进建议,实践团队表示将会持续发力,身体力行推广红色精神教育,争取通过社区宣讲等活动,将红色基因深植于祖国新一代的心田,让更多人加深对于“两弹一星”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采访中,包工街道党委副书记郭飞老师热心地为大学生团队和社区对接难等实践难题提供了一些解决策略,并在明确社区承担好建设社区红色文化使命担当的同时,呼吁相关部门要“切实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落实人财物,组织提供场所。”盛大社区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朱晓玲老师则对于大学生红色宣讲团进社区表示了极高的认可,并针对当前社区充斥低俗文化的不利影响强调了建设社区红色文化的重要意义。响应时代号召,大学生红色宣讲团应当为推动社区红色文化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贡献青春力量。

(三)薪火相传,溯往琢今

7月13日至7月14日,实践团队对4位退居核电人进行了采访,并参观了五里墩街道团安新村的“两弹一星”纪念馆。采访过程中,实践团队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核一代”深感敬佩:张茂令爷爷在那个需要“收集洗脸水蒸馒头”的恶劣环境下,仍然无怨无悔地坚持在马兰基地奋斗深耕;王生华爷爷在面对是否愿意调动到青海工作的选择时,坚定答道“艰苦怕啥,我是一个党员”,就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我国核工业的建设之路;徐步霄爷爷为团队讲述了许多那段艰苦奋斗岁月里的感人故事,并在采访的最后,嘱托当代青年“希望你们这一代一定要继承老一代这个精神,今后对我们国家这个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采访结束后,团队前往社区的“两弹一星”纪念馆作参观学习。一张张经岁月洗礼的黑白照片,诠释着“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动人故事。那一声震惊世界的“东方巨响”,背后闪耀着的是无数核电人的赤诚奉献。吾辈青年也应向先辈学习,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断奋斗、砥砺前行,传承“两弹一星”精神,续写百年大党的新荣光。

(四)花样活动,精彩纷呈

7月10日下午实践团队在临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板凳故事会”。宣讲人手持绘本《中国核电》坐在中央,四周环绕着一群小朋友们。伴着绘本上一幅幅鲜艳的图画,宣讲人生动地讲述着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发展到壮大的跌宕历程,讲述着一个个对中国核事业贡献卓著的伟人故事。当讲到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院士时,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我想长大以后成为像钱三强爷爷一样优秀的人物!”这种积极向上的思维传递着希望和梦想的种子,培育出新一代的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

7月11日上午实践团队来到盛大社区组织了故事分享赛和知识竞赛活动。活动伊始,小朋友们纷纷分享他们心中“了不起的核电人”,其中一位小朋友讲述了中国核动力事业的“拓荒牛”——彭士禄院士的英勇事迹,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在随后的知识竞赛环节中,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核能的原理、应用和安全知识。孩子们则积极参与,踊跃回答问题,展现出了他们对核能的浓厚兴趣和对学习的渴望。这一环节不仅增进了孩子们对核相关知识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无疑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一种实际践行。

7月13日下午在红枫社区宣讲的过程中,实践团队为了更生动地让孩子们理解核的相关知识,设计了一系列趣味实验。他们引导小朋友们制作简易的模型,并耐心而细致地讲解了实验步骤,指导小朋友们参与其中,感受核裂变的神奇之处。活动现场,小朋友们以惊喜的目光将宣讲员团团围住,伸着脑袋争相观看着实验的全部过程,好奇的眼神和专注的表情中流露着对于科学的认知和探索的渴望。“我以后也要学科学,变成科学家,做出很多厉害的东西!”一位戴眼镜的小男孩说道。

习总书记曾说,“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实践团队的宣讲活动不仅寓教于乐,拓展了孩子们的科学知识,更点燃了他们对科学的向往,唤起了他们对核动力事业的热爱和探索。相信受红色宣讲活动的启发,孩子们将会秉承红色精神传承的坚定信念,成为我国迈向核工业强国的星星之火,为祖国未来科技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3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山农学子三下乡: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在“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背景下,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特色产业对乡村经济的影响,为更好的是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传统产业创新转型,2023年7月17日,山…
实践已结束,未来可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本次社会实践使我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好结合点,我们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去帮助社区居民的同时其专业理论知识也得到了巩固和进步,紧密结合本身专业特点,在实践中检验自…
防治结核心得总结
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活动性肺结核病患者(有传染性患者)数居全球第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青志携手,共御结核”宣讲团应运而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在指导老师的倾力相助下,我们团…
兰考之行引深思,实践为民传后代
(通讯员:梁凯淋)为赓续红色血脉,缅怀革命先烈,探寻红色故事,厚植爱国情怀。2023年7月11日,第一临床学院红色千里行“行至豫东,党传心中队”前往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主要…
合工大志愿宣讲团探访“两弹”建设者:探历史人物,感英雄精神
有这样一群人,以奉献为名,以祖国为责。他们为国家尽献青春,从青春的阳光年华到暮年的晚霞余辉,无悔地凝聚了心血和热情。他们是核工业的守望者,核强国的追梦人。7月14日,合肥工业大学“强国有我,星火相…
关注乳品营养,守护银发健康
关注乳品营养,守护银发健康通讯员任莎莎陈梦洁如今,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欢通过食用乳制品补充营养。乳制品生产规模也日益增大,产品质量却参差不齐。有关乳制品安全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为此…
枣院学子三下乡:铁道游击队纪念馆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7月6日-7月16日,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和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峄城区峨山镇以及枣庄市部…
走进二七塔,学习红色精神
伴随着明媚的夏日,工大观察团进行了“走进二七塔,学习红色精神”社会实践活动。二七塔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在风风雨雨中见证着郑州的变迁与发展。参观着塔内展厅陈设的历史文…
追思红色岁月峥嵘,于南化塘启新征程
(通讯员:梁凯淋)2023年6月16日,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湖北医药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红色千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们在指导老师李占秋、郑语晨的带领下,乘车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红色…
枣院学子三下乡:参观峨山扶贫产业—秀禾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传递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7月6日-7月16日,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和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新时代新青年”理论宣讲实践团前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峄城区峨山镇以及枣庄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