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青春建工走基层,红色精神记于心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沐白甫

中国青年网九江电(通讯员 王晶)为更好地走近基层,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及其红色精神,2023年7月27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青春建工走基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江州镇,实践队在烈日炎炎下玉该地体验了农活,观看了风车场里的花海,并且参观了江洲烈士园。实践队深刻感受到干农活的辛苦,但也对江洲的红色精神表示敬佩。

“赣鄂皖间蓬莱岛,三江湖上桃花源”,说的是长江中第三大岛——江洲岛。江洲岛位于九江市柴桑区东北方向,赣、鄂、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中心,四面环水,鸡鸣三省。从九江去往江州镇还需坐船,实践队坐的是人渡,坐船来往的大多是骑着电瓶车,后面载着两大蛇皮袋的种物如:西瓜,香瓜,冬瓜等等。这些人大多是上了年纪的,正因如此,实践队第一站便来到了一个老伯伯的家里,帮助他干农活,他家门口便是一块瓜地,但是好巧不巧,老伯伯刚将熟的瓜摘了去城里卖。老伯伯告诉了实践队判断西瓜熟没熟的一个技巧,看地里西

图为实践队队员检查西瓜蒂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晶 摄

瓜的瓜蒂,如果瓜蒂比较黄焉的,大概率瓜就熟了。干了一会农活后,实践队员表示农民太辛苦了,顶着这么大的太阳还要去地里忙活。

实践队发现在乡下的人大多都是家庭里爷爷奶奶一辈的人,而且大部分房屋的家门都是关闭的,实践队员问过老伯伯。老伯伯说:“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哪住得惯大城市的房子,无聊的很,比不过乡下快活自在。这一片就几户人家还有人在家里,全去大城市了,一年到头就过年回来,乡下年味可比城里的好太多了。”确实,老伯伯那代的人可全生活在农村干农活,子辈的人小时候还在农村生活,大了,能干活了,总想往大城市去赚大钱,然后定居下来。到了孙辈的人,有些是父母上班忙,就送到农村让爷爷奶奶带,大了就送去城市上好学校。城市发展固然是好,但总有比不上农村的地方。农村空气好,住在农村的人,能吸收非常清新的空气。 农村能吃上自己家种的绿色蔬菜,大部分农村人的身体都比较健康,没有职业病。农村的大部分人,民风很淳朴,思想比较单纯,幸福指数高。邻里关系和睦,能相互帮助,有什么困难能一起去面对。但是农村的交通不方便,不过现在很多地方都通了水泥路,自家有车,出门也很方便。农村太过于清净,留不住爱热闹的年轻人,留守儿童现象比较严重。农村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比较薄弱,农村人就业和受教育不方便,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图为实践队队员来到风车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晶 摄

实践队的第二站是江洲的风车场,风车场附近有一片花海,是江洲政府几年前为了江洲的发展而栽种的,江洲镇的前几年主要发展旅游业,不仅有花海风车场,还有农家乐庄园,大棚采摘园和沙滩,听当地人说刚开始的时候,会有挺多人来参观游玩的,但是交通太不便利了,来这里还得坐船,一共也没有几艘船,所以热闹了一会儿也就没啥人了。

实践队最后参观了江洲烈士园,“万里长江飘玉带,绿洲点缀镶明珠;一方水土一方人,繁星璀璨耀史书。”六十九平方公里的江洲镇,就是镶嵌在长江的绿色翡翠;小镇历史上的革命先烈,就是彪炳史册中,闪耀着夺目光辉的红色星座。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就有斗争!在无数的革命先驱的感召下,在马列主义引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江洲儿女在中国革命的不同时期,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全人类的翻身和福祉,同国内外反动派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越的斗争,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们的前仆后继、不怕牺牲,其中先后涌现了辛亥革命烈士杨九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烈士徐玉书、王大共、抗日战争烈士余启才;解放战争烈士徐宗宪;抗美援越烈士王家维;对越自卫还击烈士左自文、石孝友等众多英雄。英雄们用宝贵的生命在中华民族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的诗篇,换来并巩固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江山。

图为实践队来到江洲烈士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晶 摄

参观完江洲烈士园,实践队队员深受革命烈士的事迹所感染。抚今追昔、饮水思源,我们以有这样的前辈而感到无限风光和自豪、无上光荣和骄傲。先烈精神千秋颂、英雄浩气万古存。革命烈士英雄榜的展出,是对革命烈士的深切缅怀,是革命继承者的精神家园,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是我们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我们将踏着烈士的血迹,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以告慰先烈在天之灵。

图为江洲烈士园中革命英雄纪念碑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晶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27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走进滕国历史 弘扬传统文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增强大学生历史传统文化知识,特进行了“扎根时代沃土,弘扬传统文化”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7月11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循梦而行实…
探究“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的“青年启示”
1990年6月,在闽江之上的一艘客轮中,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和同事们一同探讨着福州的发展,面对全国各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发展态势,福州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如何抓住机遇更好更快地发…
湖北学子下乡支教:让孩子领略艺术美
湖北学子下乡支教,为农村孩子们带去艺术教育的机会。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增加农村学生的知识面,还能让他们领略到艺术的美妙。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农村…
河科大学子三下乡:走进双瑞科技,洞悉中国船舶发展
7月19日,河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联合机电工程学院组建的“青春逐梦,扬帆洛阳”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探索观察团前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的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进行调研学习。本次实践活动目的为调…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笔描画未来,写下理想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7日电(通讯员张晴)为了让小朋友了解正视自己的想法,明晰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7日来到郭河镇经纬村党员服务中心开展了形式多…
阅读红色经典,学习红色精神
作者:李要勇摄影:刘凤君为了帮助小朋友树立并且提高红色革命精神,薪火旭光支教队在富郢社区居委会举办了红色小故事阅读活动。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入活动,感受红色经典故事中的伟大精神。本次的活动于7…
“京鸿”三下乡志愿者们带来有趣实验课,孩子们亲手制作泡泡水,探索科学的奥秘
(通讯员张梦茹)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王家集村分队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开展了一节有趣的实验课。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了泡泡水,亲身体验“科学的魔力”。课程中,志愿…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热烈的夏天,与红领巾有个约会
大学生网讯(通讯员龚雪影)为增强小朋友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厚植爱国情怀,2023年7月27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京鸿志愿服务队第三分队在京山市罗店镇敖家村开展“红领巾”课堂。在课堂上,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们…
湖北学子下乡支教:让孩子领略音乐美
湖北学子下乡支教是一项有益的活动,旨在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提供音乐教育的机会。通过这项活动,湖北学子们可以将自己的音乐才华和知识分享给那些没有接触过音乐的孩子们,让他们领略音乐的美妙。音乐是一门…
学习两弹精神,争做先进青年
中国青年网郑州7月25日电(通讯员王媛)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惊世两弹,冲霄一星”社会实践团在队长刘振鑫的带领下,7月7日先到达郑州高新区科问幼儿园进行“两弹一星”故事的宣讲,后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