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丝绸之锦,承文化之绣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姚嘉

中国青年网昌邑7月22日电(通讯员 姚嘉)2023年7月13日,昌邑市义工联合会党委联合市文明办、团市委组织部分中小学生及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大落榜生交流队队员,走进柳疃丝绸博物馆开展“青假期·邑起来”主题教育活动。

图为老师傅为实践队员及小少先队员们展示丝绸制作过程。中国青年通讯员 姚嘉 供图

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一直是文化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制造的丝绸被称为“天下第一”。中国的丝绸业经历了数个阶段,包括原始部落的时代、战国时期和秦朝的统一、唐朝和宋朝的繁荣、明朝末期和清朝初期的衰败以及有了一次广泛的复兴,其中又以李蕙贞为代表,独创“缎机”,又称“取一梭作万梭”,大大提高了织造效率,丝绸业实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加速,中国的丝绸业经验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全球最大的丝绸生产国。

缂丝是一门古老的手工艺术,它的织造工具是一台木机,几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竹形小梭子和一把竹制的拨子。织造时,艺人坐在木机前,按预先设计勾绘在经面上的图案,不停地换着梭子来回穿梭织纬,然后用拨子把纬线排紧。织造一幅作品,往往需要换数以万计的梭子,其花时之长,功夫之深,织造之精,可想而知。从老师傅口中得知他练习这门技艺已经几十年了,但犹不敢称技艺精湛,虽有自谦之意,但仍可见此技艺之繁杂,织造之精。

老师傅也为实践队员们讲解缂丝的工艺流程,其一般有16道工序: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嵌后轴经、拖经面、嵌前轴经、捎经面、挑交、打翻头、箸踏脚棒、扪经面、画样、配色线、摇线、修毛头。通过其制作工艺的不同,传统缂丝可细分为四大类:“本缂丝”,“明缂丝”“絽缂丝”和“引箔缂丝”。“本缂丝”质地较为厚实,作品高雅尊贵,适合于装饰点缀。“明缂丝”是雍容华贵,质地柔软,轻盈。“絽缂丝”质地柔软,间断图案,透气透光。“引箔缂丝”质地柔软,掺有特殊纸箔。

图为老师傅带领小少先队员体验丝绸织造工艺。中国青年通讯员 姚嘉 供图

图为老师傅带领实践队员体验丝绸织造工艺。中国青年通讯员 姚嘉 供图

讲解演示过后,老师傅手把手的带领实践队员及小少先队员们体验丝绸的织造工艺,让实践队员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之蕴意。

活动过后,老师傅告诉实践队员们中国有着5000年的丝绸文化,在此之间产生了珍贵的丝织技艺和不计其数的瑰丽的作品,可惜在历史洪流的冲刷下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失去了传承,老师傅希望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宣传丝绸,把丝绸放到一种工艺、一种文化、一种艺术的地位去宣传。更重要的是要从人才培养入手,加大对丝绸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在“非遗”保护中,“人”的传承尤为重要。要更加注重关怀继承人的自身发展,提高其知识技能和文化自觉,建立人才培养体系,使之后继有人。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许多璀璨的工艺。流传到现在的技艺越来越少,美好的东西不应该消失在这个机械流水线的现代社会里。传统工艺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人文发展的真实写照。

此次活动的目的便是,宣传和传承丝绸织造的传统技艺,三代共聚一堂,老一辈的老师傅更好的宣传了丝织文化,青年一代的实践队员们更好的了解了丝织工艺的制作流程,孩提时代的小少先队员们则启蒙了其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在自觉、自信的基础上,修复民艺生态,留存工艺匠心,守望文化乡愁。

图为老师傅制作丝绸。中国青年通讯员 姚嘉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38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行,夏日聚童心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丰富儿童假期精神文化生活,帮助广大儿童健康成长。2023年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椽承”支教队来到鄂州市鄂城区西山街道的各社区开展支教活动…
华南师范大学澄曦服务队开展“潮文化呾你晓”特色支教活动
近日,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澄曦服务队在慧斌学校开展主题为“潮汕文化”的支教课程——“潮文化呾你晓”。现场气氛轻松活跃,支教地的学生们对潮汕地区的民俗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也更加深入了解了…
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于课堂,乐于课堂
中国青年网仙桃7月28日电(通讯员熊志恒)为使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贯穿于教育的各个领域,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中有所收获,,7月2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
红高粱·“乡”约雅拉志愿服务队三下乡实践纪实:新媒体视角下浅析木格措旅游发展
十四五期,是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关键阶段,也是甘孜州全域旅游发展进入应对挑战、爬坡上坎的攻坚期和提质升级、创新发展的转型期,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绿色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旅游…
【物理工程学院】抗击传染病,社区共前行
(通讯员张艾颖)为了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让人们更加了解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意识,7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青春心向党,志愿服务行”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寿光圣…
爱护身体健康,共筑健康成长。
爱护身体健康,共筑健康成长。导语: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心语心荷”社会实践队赴武汉硚口展开了三下乡支教活动。图1武汉仁爱医院走进双墩社区在队员的陪同下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充满乐趣而又极其有益的公益讲…
成都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凝聚青春力量,让“非遗”历久弥新
2023年7月27日上午,“星火萤然,沧海拾遗”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四川省崇州市竹艺村,对当地居民进行了访谈并前往竹艺公园进行了调研,旨在了解当地竹编产业的经济发展情况及非物质遗产的发展现状。竹艺村位于崇…
青农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绿色协调美丽中国 ¬——青农植医学院“崂山农林交错区
用脚步丈量乡村,用青春助力振兴。为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和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美丽中国建设,本实践团走进崂山区王哥庄社区进行肉调研,通过与农户的交流了解了附近常见的病虫害和作物种植类型,并通过调查…
东华理工学子在新疆阿克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东华理工学子在新疆阿克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在是太开心了,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能有机会带着我的大学同学回到我的家乡,带他们一起体验家乡的风俗文化。”东华理工大学“普惠乡村”志愿服务队队员阿卜杜…
淮北市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
要探究红色精神的由来,就必须从红色文化谈起。中国人的红色情结与生俱来,它流淌在民族血脉里,遗传在民族基因中。中华民族在立族之初就有着强烈的“红色崇拜”。红色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