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两创精神,展文化新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文化宝库。扩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新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进取,始终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创”这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鼓励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努力推动精神文化产品的变革与创新。正是立足于二十大学习、暑期社会实践,十五位志同道合的同学共同关注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重大课题。
经过商定,十五人确定于七月十三日召开线上会议,讨论实践事宜,准备工作开始。在该会议中,首先确定了团队名称——“逐梦乡野,两创未来社会实践队”。接着在确定政策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前提下,提出此次实践的目的为:探寻乡村中两创举措及其发展现状。第三步就是确定调查对象。团队力求提高调查主体的多面性、广泛性。因而致力于面向社会重要群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群展开调查,主要有大学生、村民、乡村基层干部、非遗传人。
准备工作完毕后,调查便进入具体实践层面。首先,十五位团队成员集思广益,制作调查问卷。该问卷由传统文化在乡村的现状、乡野间传统文化两创的表现、乡野间传统文化两创的路径、乡野中传统文化两创的问题、乡村中传统文化两创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乡村中传统文化两创的发展前景、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两创的内容等问题组成。该团队通过线上线下两手抓的方式分发问卷调查,尽可能地扩大调查数量,使结果分析更具科学性、严谨性。为了达到吸引群众,扩大宣传面的效果,团队设计了闯关答题小游戏。填写调查问卷之后便可以参与抽奖,获得不同的小礼品。这种方案在校内摆摊宣传屡见不鲜,然而队员却能因地制宜、稍作变动,在村口、街道吸引了众多行人加入,巧妙地增加了调查对象的数量。另外,每位成员基于各自家乡的具体情况制作问卷提纲,并且根据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不同特征而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肢体动作,为访谈营造一个身心舒畅的氛围,鼓励访谈对象勇于表达真情实感、所思所想。并且做好全程记录,保存好第一手调查资料。这一活动不仅促进了调查数据的充实、完善,而且极大地锻炼了队员的社会交际能力、表达能力,有利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除此之外,团队相约参观文化博物馆,浏览古今文物,纵享文化盛宴,一道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之美。团队成员一致表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油然而生。此次同行不仅增强了团队成员的文化自信,而且坚定了她们的实践决心。基于各自家乡还具有不同的文化特产,团队决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一抓手为中心,每个人都深入地了解自己家乡的“两创”实践。最后,在剪纸、戏曲、名胜古迹等文化形式方面颇有收获。大家在通信群里分享各自见闻,开拓眼界,增进共识。
为期十天的“两创”实践落下帷幕,团队开始进入复盘阶段。她们发现,就二十大中关于两创内容的了解程度来说存在着极大的信息差。大约七分之六的大学生和几乎全部的基层干部都可以给出相应不同程度的回答。但比较之下,村民群体的回答就难免有些差强人意。据已有数据统计得出:超过半数的村民对“两创”一无所知。团队经过深刻交流总结认为:一是由于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因而受自身文化程度的限制,信息接受能力较差;二是城乡差距仍然客观存在,在文化传播和建设方面有所体现;三,据基层干部表示:乡村虽有关于“两创”知识的宣传,但形式较为单一,多为召开学习座谈会,群众涉及面还不够广,且群众参与度不是特别高,相关工作存在不足。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乡村致力于在房屋外墙上作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也有陶冶群众思想的作用。并且队员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村民即使不了解“两创”这一概念,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有相当程度的认识。团队认为,这种现象实质上离不开“两创”建设。
经过此次实践,团队成员更加清晰: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不仅是人全面发展的“方向标”,是经济发展的“永动机”,更是社会和谐的“强力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乡村“两创”建设尚存不少短板,还需持续推进,但其发展前景不容置疑。推动乡村“两创”建设,打造乡村文化“新标杆”,塑造乡村文旅产业新优势,推动“手造”产业做大做强,实现“科技+文化”新形式入乡村……不仅可以满足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大量青年返乡、建设新时代文化乡村,城乡差距也会得以缩小,更快、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图为逐梦乡野,两创未来社会实践队在研学)
(图为乡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广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47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