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汉学子寻访天子驾六,了解千年古代文化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walking dead

大学生网武汉7月12日电(通讯员 张墁)为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调研分队于7月2日出发前往十三朝古都洛阳,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体验神都洛阳的千年文化。调研第二天,团队成员前往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通过参观古代遗物来了解学习古代礼制。 “天子驾六”是先秦时期车马礼制的一种规定,周天子级别的人物才有权在出行的时候坐六匹马拉的车。《逸礼·王度记》中记载:“天子驾六马,诸侯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五经异义》《春秋公羊传》等文献中也有“天子驾六”的记载。不过《毛诗》有云:“天子至大夫同驾四,士驾二”,《周礼》有云:“四马为乘”。东汉末年郑玄以《周礼》《尚书》为依据,认为古制“天子驾四马”。文献记载的不一致使学者们很长时间内不知谁是谁非,“天子驾六”车马的考古发现,使这一谜团得到了解决。而洛阳的天子驾六博物馆的遗址是我国第一次以直观清晰的实物形式印证了古文献中“天子驾六”的记述,天子驾六的发现也被誉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图为东周时期大型车马坑遗址展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露佳 摄

天子驾六博物馆是一个遗址性质的博物馆,也是一个专题性质的博物馆。天子驾六陪葬坑作为一个巨大的车马坑,团队成员在进入馆内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计算陪葬坑内的车马数量,经观察计算一共有26辆车,70匹马,它们呈东西两列摆放,这只浩浩荡荡的车队拱卫在“驾六”前后,如众星捧月般护卫着周天子。然而,遗址里有不少让团队成员疑惑的地方,因此,团队成员请教了博物馆里的党员讲解员,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讲解员首先讲到,该遗址能够如此整齐的摆列在此,车的位置是很容易固定的,但马却是很难如此严密整齐的排列,但仔细观察每匹马的骨骸,在头骨上都有一块大型鹅卵石,由此可知马匹都是在打晕后排列在此。随着讲解员的激光笔,队员的目光聚集到一块小遗骨,在聆听完讲解后队员得知,这是狗的遗骨,而在遗址里这样的遗骨有七块,排列不均,姿态各异,说明当时狗都是活埋。特别是遗址里有一处高于车身的骨骸,骨骸上还有一块鹅卵石,讲解员说到这是一只快要爬出陪葬坑的狗,在填埋时被发现并立即砸晕填埋,因此留下印记。向展馆内部走去,26 辆车大部分为一车两马或者一车四马,唯有西列 2 号为六马拉车。该车现存半个车轮及车底,车下有一狗。这一发现足以证明天子驾六的准确性。同行队员也随即提出疑问:“为什么天子的轿辇会落在最后面而不是居中呢,这样不是最危险吗?”通过讲解员的解答,队员们了解到该遗址长42.6米,东西宽7.4米,而天子驾六位于最后是因为后部分车队折回向前,否则该遗址会有80米长,而且六匹马的占地面积之大,所以选择在其之后折回,因此形成对称纵列的格局。讲解员再次指向一辆车厢,不同于其他方形车厢,这辆圆形车厢格外醒目,而圆形车厢多见于西戎民族,在此发现可见当时陆浑戎贵族与东周王之间有着相互的联系影响。

图为实践队员聆听讲解员介绍天子驾六遗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晗嫣 摄

时光荏苒,自郭店楚墓竹简被发现和公布以来,相继出现的重要考古和文物资料不断地震惊学术界。人们在欣喜阅读还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上博竹书的时候,湖南里耶秦简、江苏九连敦战国古墓竹简、遂公祗、眉县系列青铜器、广西百色新石器时代大型石器加工场、济南大辛庄商代甲骨文等新发现接二连三地传来,对古代历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同这些发现一样,洛阳东周王陵“六马之驾”的发现,不仅让今人看见两千多年前的骏马嘶鸣,金戈铿锵,天子出行队伍威严气象,也促使考古学家思考学术史上的许多问题。随着洛阳东周王陵的进一步揭示,将越发显示出它对于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极其重要价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065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非遗瑰宝,传承匠心古韵

漆扇,作为我国传统工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集实用性、艺术性和文化性于一身,历经岁月沉淀,散发着独特的魅力。1月24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启新程芳华”社会实践队……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三下乡:多元服务爱满社区

“寒流席卷入深冬,社区暖意万民胸。”1月17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煦风送暖,青力奉社区”社会实践队在家乡开展多元社区服务活动。据了解,开展此次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力所能及…… 郭呈玉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

温暖陪伴,助力成长在寒假期间为给中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提升学习效果,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

新春送暖慰银发,佳节传爱伴暮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新春来临,面对农村孤寡老人社会弱势群体,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开展志愿者下乡慰问活动…

横幅高悬映冬阳 用电安全入民心

随着冬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寒风凛冽中,家家户户的用电量也随之攀升。为有效应对冬季用电高峰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社区群众生…

守正创新共度春节

中国青年网滨州1月19日电(通讯员牟璟瑶)“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承载…

知识收纳,书海“整”行

随着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承载着传播文化、服务大众的重要使命。为了深入了解图书馆的日常…

最新发布

“豫见同普,共筑同梦”实践团走进家属院
2023年7月7日,河南农业大学“豫见同普,共筑同梦”农业科普实践团来到了郑州市金水区的、河南农业大学附属家属院,在这里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活动。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豫见同普,共筑同梦”志愿者实…
亳州革命研学心得
亳州革命研学心得趁着大学暑假,我们小组几个人组织去亳州参观亳州烈士陵园和皖北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了革命先烈。感受到了革命烈士的伟大,认识到了我们现在是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成千…
传承红旗渠精神,坚守初心使命
传承红旗渠精神,坚守初心使命2023年7月10日“红旗渠精神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河南安阳市林州市重走修渠之路,参观红旗渠纪念馆,拜访修渠先辈,“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人科学子三下乡:“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通讯员:徐红利黄议月)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2023年7月18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聚焦国情,感受时代脉搏”实践团来到涪陵佛光养老院开展“树敬老之风,促社会…
湖北学子三下乡:领略古建筑之美,弘扬古都城之伟
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调研小组前往河南省洛阳市开展了为期5天的调研采访活动。洛阳地处古洛水北岸,不仅是我国八大古都之首,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由河洛文化开始,到十…
访睿帆工艺,看木材中开出的花
曹县作为全国林业大县、扎根树木森林,因地制宜、用活绿色资源,打造形成了千亿级的林木加工产业。实践团的成员们了解到:山东睿帆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主打做实木的企业,不仅是菏泽曹县有名的电商“领头羊”,…
宇宙星空正绽放 航天梦想悄发芽
为充盈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发展科学思维,拓展科学视野,丰富孩子们的暑期文化生活,2023年7月,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十三批党员国情学习与实践队于湖北省赤壁市柳山湖镇宝塔山村开展了为期两周的…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农村,走进基层教育
2023年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踏上了前往京山市支教的征程,展开为期28天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正式开始之前,“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在学校组织报名筛选支教人员,活动报名阶段,志愿…
曲园学子三下乡:贴进党群服务,走进春秋社区
中国青年网济宁6月30日电(通讯员余思思)为了在实践中了解社情民意和社会发展状况,深度了解并保障社区安全,在实践中提高自身技能,增长才干,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盛夏志愿行,服务献温情”实践队于…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倾注满腔情,守护童稚心
当老师很难,当小学的老师更难。以前我觉得当老师很酷,那么多孩子在家顽皮、淘气得很,但一到老师的面前就服服帖帖的,记得我亲戚家一正在上小学一年级孩子,在家骂不怕,打不怕,每次调皮得实在管不住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