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传统与振兴:枣阳粗布制作技艺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贡献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严帷笑

2023年7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赴枣阳市汉城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学习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为了弘扬中国丰富多样的优秀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之美,实践团队特别邀请到了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海伦老师和刘倩老师,为我们带来有关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课程指导。

枣阳手工粗布,又称老棉布、老土布、手织布、家机布等,它使用枣阳当地种植生产的优质棉花为原料,采用手摇单锭纺车、木质脚踏织机等工具纺织而成。

枣阳地区纺织的历史悠久,是枣阳民间世代传承的一种手工纺织棉布的技艺,整个过程全由手工操作完成,具有纯手工操作、工序复杂、技艺高超、传统植物印染等特点。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价值的传统工艺,可以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积极作用。

“织布细针朝零落,锦锈年年暗黄陌。”传统织布业面对现代纺织业的冲击是巨大的,如何让传统织布业迈入新时代,打造新文化、新品牌,使“老布”焕发出新活力,进而使枣阳粗布成为乡村振兴战略伟大蓝图的一部分,成为了当地政府的中心议题。

走入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印入团队成员眼帘的是:一名老师将一把磨得发亮的木梭子,穿过上下两排棉纱,左手拉住机杼往怀里用力一推,发出清脆的撞击声,“噌”地一下,眨眼之间,右手的梭子已从丝线之间准确无误地飞到左手,再拉住机杼往怀里一送,又是两声清脆的撞击,配合脚底踏板的交替,经纬交错间,红色的粗布便在吱呀声中延展。

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

刘海伦和刘倩老师向团队成员讲述到: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传承和保护这项技艺,可以使更多人了解和欣赏到中国传统工艺的价值和魅力,也感谢院校对非遗传承的支持,使得众多学子来此参观学习。同时,两位传承人老师通过在汉城景区内开设相关的培训班和活动,吸引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从而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刘海伦老师的介绍下,基于传承枣阳粗布制作技艺的湖北百布堂手工家纺有限公司是武汉市成立一家手工艺家纺企业。集中国民间手工艺粗布系列家居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要经营的产品有三大类:床上用品、服装、民间工艺品。公司坚持“老布新做”的研发理念,在继承中国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与时俱进,结合都市现代的审美观点,并有效组织民间合作组织、研发、生产出一系列美观、耐用的家居生活用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和媒体的关注并远销海外。公司以加盟连锁的模式扩张,目前武汉市已开专卖店30家,全国专卖店近百家。枣阳市从原料供应、加工制作到产品销售,都提供了相关的供应链和市场体系支持。这大大带动枣阳市的纺织、物流和销售等产业发展,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水平。

推动当地景区旅游发展

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位于湖北省枣阳市汉城景区内,汉城景区拥有为影视拍摄、展示汉民族文化、旅游观光、市民休闲娱乐、完善城市功能等,外景基地为影视拍摄外景地、旅游休闲养生地和生态农业建设区,拥有大量的游客基础。在旅客游览汉城景区的同时,景区官方通过开设相关的工艺展览和体验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购买。这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通过本次在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传习所的实践学习,团队成员进一步地了解到了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作为传统工艺的重要代表之一,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促进农民就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枣阳粗布制作技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发展机遇。政府应该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创新,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更要根植于时代背景,担当时代重任,在乡村振兴战略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07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面貌,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乡村社区展开实践调研,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筑清洁,共绘环境美丽图

为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东阁易居小区,展开了一场别……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观海阳秧歌,赏非遗文化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 于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最新发布

安全教育进家庭
为传播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居民安全防患意识,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雨衣侠——雨天骑行守护神”服务队全体成员来到了平顶山市新城区常绿大悦城社区进行“进家庭”宣传安全知识活动,服务队成员分…
向阳花开 支教助力
愿以温柔等花开,愿以慈悲等风来。我们的支教生活马上就要结束,心里更多的是不舍。我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继续开展红旗渠课程的授课,这是我们对红旗渠相关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发阶段。课堂上,展开了小组讨…
深耕细作 笃行致远 ——宋慧玲老师采访心得
2023年7月2日,本次“你好校友”暑期思政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了宋慧玲学姐,从她的校园生活、教学经历以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采访。作为我们的学姐,在采访中就校园生活,教学经历以及对学弟学妹和台…
持之以恒,履职尽责 ——邵建老师采访心得
2023年7月2日,本次“你好校友”暑期思政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了10级毕业的邵建学长,从他的校园生活、教学经历以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采访。在谈到学长的大学生活时,学长对于没有多多得参加活动而感…
《萤火之心,你我同行,筑梦于夏》
萤火之心,你我同行,筑梦于夏大学生网报泰州7月27日(通讯员马宏宇)七月的风,燥热了我们的心,为保持童心,留有少年风采,我们用文艺,童心,真诚,对抗浮躁世界的无聊,为诠释少年凌云志,追梦赤子心之意…
赋能成长 蓄势前行 ——庞沉静老师采访心得
2023年7月2日,本次“你好校友”暑期思政实践队有幸邀请到了庞沉静学姐,从她的校园生活、教学经历以及对学弟学妹的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了采访。作为我们的学姐,在采访中就校园生活,教学经历以及对学弟学妹和台…
草木蔓发,生机无限
草木蔓发,生机无限。在冒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种树开始,种出属于大家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在生态本底脆弱的情…
农大学子三下乡:评茶品茶研茶艺,茶香萦绕满尤溪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为深入了解茶文化知识,感受悠久茶文化。7月12日,福建农林大学赴三明尤溪“红星…
HELLO云端驻校暑期夏令营心得:青青苍木,始于关爱
如果说,当初只是对支教生活的憧憬。那么在支教过程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平淡,一种至美的境界!我相信我会把它永远铭记于心,体会其中的滋味。回味支教的生活就像一杯清茶,没有华丽的色泽和醇香的味道…
《萤萤之火,引燃盛夏》
萤萤之火,引燃盛夏大学生网报泰州7月31日(通讯员马宏宇)七月的风带着余热,掀开了盛夏的门帘,把激情又偷偷地塞给了浪漫的夏天,意想燃起的一片火热。荷花备不住风的煽情,释放着馨香,把暧昧抛向天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