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围绕“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7月14日,河南省红旗精神代代传社会实践团队下属河南工业大学“天河”红旗渠精神宣讲队前往红旗渠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图为队员出发前及到达红旗渠纪念馆实景。
千百年来,在缺水环境中苦苦挣扎的林州人民祖祖辈辈想水、盼水,始终怀有一个水的梦想。从元朝到新中国成立前,林州人民自发地修过18条引水渠,但是,一遇连年大旱,水源枯竭,渠道无水可引,仍然摆脱不了水的制约。上世纪60年代,十万开山者,历时十年,绝壁穿石挖渠千里,把中华民族的一面精神之旗,插在太行之巅。这是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林州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写就的辉煌篇章。
在红旗渠纪念馆里,逼真的模型、生动的实物、珍贵的照片资料,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河南林州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苦历程。包括浅山崎岖、坚硬的土壤、断崖陡壁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他们用顽强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迎接挑战,他们用手推、背担、挖掘工具等简陋的设备,在崎岖的山地上开凿渠道,修建沟渠和堤坝,并进行水土保持措施的事迹永远值得青年一代学习。
图为队员参观纪念馆展厅实景。
青年洞前曲折的长堤上,面对着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和红旗渠中碧绿的流水,队员们仿佛又看到一个个铁血汉子和巾帼英雄腰系草绳在悬崖峭壁间除险的身影,仿佛又听到铁锤砸向钢轩的声响回荡在山间。
图为队员参观纪念馆展厅实景。
修渠人们通过合作和互助,共同克服了一个个困难,将水从远处引入田间,解决了当地农田的灌溉问题,为农民创造了生产的条件,提高了农田的产量。队员们看到了林县惊天动地的改变,被这一伟大工程所深深震撼。
图为队员参观纪念馆展厅实景。
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到“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红旗渠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创业者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她的形成、发展和光大的过程,就是林州人民构筑一个又一个进步里程仰的过程。这种支撑林州人民眷梁、融入林州人民血脉、万经岁月积淀和风雨磨砺的精神,是中国精神见诸于实践的典范,是林州当之无愧的“立市之本”。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在变,红旗渠精神不变。作为新时代青年,队员们深深感到应立即行动起来,响应新时代号召,担当作为,用青春热血铸就辉煌!
图为队员参观红旗渠纪念馆实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156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