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向公益致以明净的内心——贵州人民眼中的公益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车影逸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一本烂书吗?”“是的”。

回乡途中,手机里的一条公益宣传广告在眼中一闪而过。这是微信支付在99公益日发起的“把书翻烂,把梦翻新”公益活动的宣传语。3年的公益长跑之旅,已在全国10个省份,为乡村孩子捐赠约68万本书。我不禁感慨,中国的公益事业已经如火如荼的在发展当中了。

其中在得到援助的省份里,也包括我的故乡——贵州。

思绪万千,怀揣着对故乡发展与公益事业的向往,这一次,我作为“以善养商,‘益’起公益”暑期实践小队的一员,决心穿梭在这片年轻而缓慢成长的县城中,聆听当地人民对于公益活动的理解与看法,试图在小城市里也能挖掘出更多公益事业的可能性与潜力。

无泯初心,助乡发展

贵州的夏天是烈日高悬,石子路被日光暴晒,从远处看起来每一粒小石子如同镶嵌着在金色的阴影下。我们踏上公益的调查采访之路是在夏日的蝉鸣里,同时也在老凤祥店长刘俊女士的笔下。

图为刘俊女士接受小队成员采访。 通讯员 陈志远 摄

我与刘女士相对而坐,通过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交谈的形式,以淘宝公益宝贝计划为采访切入点,调查个人与企业对公益活动的看法。在交谈过程中,我很钦佩刘女士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她的眼睛里闪烁着灿灿的光辉,仿佛公益事业在她看来是血肉至亲的关系。她说:“我经常参与线上的直接捐款或者买产品捐几分之一的公益活动;也经常参与线下的公益活动;我还经常带孩子参与此类活动,在店中也会做一些慈善营销的活动。”当我问起:“如果参与公益活动,您希望您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呢?”,刘女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在获得利润收益和客流量的同时,我希望可以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让贵州富起来。”那一瞬间,我的眼眶有一丝灼热,平静的心湖中宛如突然投入了一枚石子,温热的涟漪从心中一层层散开。我感动的是,在西南的边陲,时常接受着远方帮助的小县城里,依然有人没有泯灭初心,带着共同富裕的梦想衷心祝福贵州一步步富强起来。

真抓实干,善而往之

夏季昼长,采访过几个店铺之后,太阳同蝉鸣一般从高悬的姿态逐渐柔软下去。贵州的小镇里高楼大厦很少,但山水美丽,被山水母亲养育而成的贵州人也质朴可爱,善良亲和。

凌亮,贵州贵定人,同样是一名人民教师。他是心系故乡关注百姓的归鸿,也是亲身参与公益活动的践行者。今日我便向他早早的预约了拜访时间,进行线上50分钟的采访。聊起公益,凌先生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他曾亲自与贵州自发组成的民间团队下乡捐赠衣物、书本,以此进行帮扶活动,但他对“互联网+公益”却充满了“不信任”。凌先生说道:“公益事业的步步高升同时代表着社会责任感和爱在人们心中得到了肯定与信任,但是我们真正能从网络上得到的信息互通是有限并且是值得怀疑的。公益事业不应该以爱为噱头进行资本剥削。”尽管此次采访,凌先生批判了当今社会上公益事业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但我仍然能从凌先生的眼睛里看见对公益事业的热火,他的话是观看着公益事业成长的百姓的心中一语,同时也代表着公益事业需要进行改进。等凌先生挂掉电话,我起身站在窗前,远远望着山头那边的火烧云,红艳的烧云,如同一颗燃烧的心脏。此时我又想起凌先生的那句话:公益事业理应是纯粹的、持续性的、真实友善的,它应该是爱的力量的呈现。

图为凌亮先生接受线上采访。 通讯员 陈志远 摄

道阻且长,行则必至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公益活动?”经过本次采访,我想我心底的答案正在缓慢漂浮上来。随着崇德向善的氛围不断加深,公益的门槛和难度慢慢降低,让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日行一善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正如公益活动想带给我们的是善良、感同身受、社会责任感、以及家国同构、共同富裕的思想。

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新手段的应用,“互联网+公益”为公益领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的同时也滋生了很多问题:“捐在哪里”“是否落实”“能否公开透明”成为百姓的重大疑惑。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曾说:“公益慈善组织要成为‘玻璃做的口袋’。”平台和组织制定严格的制度体系、各部门之间加强引导与监督、慈善组织透明的财务账目明细,消费者与卖家的信息互通是制作“玻璃”的关键,以公开换公信,才是公益事业的长久之计。让“互联网+公益”真正成为“帮助”的一把利刃,才能刺破贫困的黑布,使旭日东升,迎来儿童不再遭受饥饿、贫困家庭不再惧怕生病、学堂不再无书可教、受苦的人民不再流泪的更加美好的明天。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

愿我们能向公益致以明净的内心,别让“公益”变成“生意”,别让怀疑代替信任,让真挚传递爱的善意,用公益延续爱的希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17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着民族的奋进力量。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是中国…… 庄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们的目光常常被新鲜事物所吸引,那些承载着往昔峥嵘岁月的红……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乌鲁木齐红色印记,传承边疆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揣着对红色文化的敬仰,前往新疆乌鲁木齐,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 井洁萱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探寻日照市方志馆:实践中的历史传承与时代感悟(通讯员:张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家乡文化探索的热忱,…… 张蓓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探寻红色脉络,汲取奋进力量(通讯员:程慧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为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成效,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 程慧妍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日照方志馆,续写红色新华章(通讯员:管昕)在探寻红色革命文化的征程中,1月16日和17日,赤旌承风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与日照市方志馆,展开了一场意义……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走进西安事变馆,传承先辈爱国魂(通讯员:管昕)“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025年1月19日这一天赤旌承风实践队队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寻之心…… 管昕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踏访日照红迹,传承不朽精神(通讯员:展悦芸)在追寻红色精神的征程中,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赤旌承风实践队”的成员们于1月16日及17日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和日…… 展悦芸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三下乡:土地“新管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下的农村土地新貌

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土地一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基,承载着无数人的希望与梦想。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土地经营模式…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悟红色精神伟力,铸时代信仰丰碑(通讯员:庄妍)红色精神,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记忆;革命文化,凝聚…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 传承时代奋斗精神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寻迹日照红色记忆传承时代奋斗精神(通讯员:井洁萱)在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人…

曲园学子服务暖人心,助力社区扫雪除冰

春节前,受强冷空气影响,烟台市蓬莱区迎来持续降雪天气,部分社区道路积雪结冰严重,给居民出行带来不便。为保障群众安全、…

方言之花葳蕤开,非遗之光耀时代

(通讯员:王瞳瑶)抬首回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宛如昭昭明星,而方言相伴其旁,散发着不可磨灭的光…

最新发布

商“益”公益,“宝贝”传递爱心——寻访优秀电商企业 探究公益营销路径
为深入调研以淘宝公益宝贝计划为例的企业公益营销情况,7月22日南财学子走进红豆电商公司行参访交流,并对电商运营从业者、天猫旗舰店店长张称华进行深度访谈。公益回馈社会,企业履行责任团队参观了企业相关…
领学生全面发展 建设国家之栋梁
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领学生全面发展建设国家之栋梁大学生网报恩施8月9日电(通讯员唐典)为提高中小学生多方面的技能发展,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茶与学思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
擦亮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文章
中国青年网苏州7月7日电(通讯员周一诺)盛夏的苏州酷暑难耐,但位于虞山南麓宝岩湾的宝岩生态观光园却凉风习习,这里临湖依山,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园内以大片天然针叶阔叶混交林为主,森林植…
教育点燃星星之火,追梦终成燎原之势
“支教是什么?”“支教是一种对他人的奉献,也是一次对自己的成长。”这句话在我心里挥之不去。在过去的将近二十天里,我有幸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赴汉川市福星小学社会实践队的其他队员们一起在…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团泰安新泰队成员支教感悟
清晨的光洒进校园,稚嫩的声音准时在八点涌入教室。这,便是支教地特有的,对新一天到来的欢迎仪式。已经习惯了在孩子们的吵闹声中开启新的一天,离开后早起,安安静静的却又变得怪异起来。幸福的回忆总是在…
安徽工大三下乡*寻访先进村镇,擎画振兴蓝图
为响应国家对乡村振兴的号召,促进广大青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刻理解如何与群众联系、发展和弘扬乡村文化,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光”分队赴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黄墅村进行暑期…
淮扬珍馐,一堂盛宴
中国传统餐饮文化历史悠久,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在清代形成鲁、川、粤、苏四大菜系,后来,闽、浙、湘、徽等地方菜也逐渐出名,于是形成了中国的“八大菜系”,即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浙菜、…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红领巾小课堂,助力青少年成长
大学生网报京山8月9日电(通讯员黄初菲)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团的十九打精神,引领返乡大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
南财学子三下乡——随手公益,亲“益”起来
伴随互联网时代浪潮席卷而来,网络购物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典型的网购平台淘宝上购物时,面对两个相似的商品,你是否会倾向于购买带有“公益宝贝”标志的商品?针对这个问题…
陕西大学生齐聚吴起宝地,探寻非遗传承中的巾帼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了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劳动与智慧,其作为中华文明千百年传承的生动见证,承载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与灿烂辉煌。为了解吴起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发展与传承现状,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