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8月3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孟璐瑶、刘欣玥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德百杂技蟋蟀谷,参观蟋蟀谷、杂技园区、木雕博物馆以及玉文化馆,进一步了解宁津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8月3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首先参观学习的便是蟋蟀谷,一进入大门,“中国蟋蟀谷”五个大字便印入眼帘。宁津县素有中国“蟋蟀之乡”的美誉,斗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与斗蟋文化相辉映的还有宁津的蟋蟀用具产业,作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刘记丫头蟋蟀罐”。既有中国北罐的浑厚大气,又有中国南罐的细腻秀美,美名享誉四海,被古玩界称为“虫趣文化的瑰宝”,成为蟋蟀玩家收藏和民间馈赠的艺术珍品。2020年12月,刘记丫头蟋蟀罐正式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刘记丫头蟋蟀罐依托宁津斗蟋文化而兴起,在传承古代制作工艺的同时又进行了发展与创新制作精良,造型优美。选用古鬲津河河床下纯净而细腻的胶土为原料历经选土、滤泥澄泥、揉泥、制坯、定形压光、雕刻、阴干到烧制、出窑等九道工序方能制作而成。
传承人刘秀芬说:“拿起我做的蟋蟀罐来,首先手感特别润;第二是扣掷有金石之声,就是一敲声音特别清脆,像石头的声音一样;第三,摸起来像摸小孩的肌肤一样,特别柔滑。蟋蟀罐放上水以后,不干,瞬间就被吸收了,经过把玩之后,有水晶盆、瓦中玉之称。”因此,为传承非遗文化,宁津县建起蟋蟀文化博物馆,并连年举办蟋蟀文化节、博览会,为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学习这门技术,推进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在中国蟋蟀谷留影。刘欣玥 供图接着,实践队员来到杂技园区, 宁津杂技是流传于山东省宁津县的传统民间杂技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宁津杂技历史悠久,汉代文献中有所记载,到清代,已经闻名遐迩。新中国成立之后更为普及。宁津杂技大致可分为表演类、魔术类、马戏类、驯兽类四个类别,其中表演类就有六十余个节目。“古老中幡”“柔术叼花和滚灯”“空中飞人”“爬竿”“钢丝高车”“叠罗汉““走钢丝”“蹬技”“地圈”“对口叼花”等十余种节目,质朴粗犷、刚柔相济。2008年6月7日,山东省宁津县申报的“宁津杂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后,实践队员来到了木雕博物院,木雕作为素材是文化和技艺最好的载体之一,呈现了来自民间最顶级的工艺和智慧。宁津古建木雕艺术博物院位于宁津德百杂技蟋蟀谷东南角,各类古香古色的建筑、木器工艺品令人赞叹,是以收藏和展示中国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古屏风、木雕艺术精品和家训文化的民间收藏大观园,其主体建筑均为南方古建筑拆装修复而来,力争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貌,提供最真实的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图为实践队员与木雕博物馆标志性建筑。刘欣玥 供图 图为木雕博物馆五号馆鱼跃龙门。刘欣玥 供图最后,实践队员来到玉文化馆参观蟋蟀王。它是一只重848公斤,长近1米8的玉蟋蟀。巧用玉石的天然红皮,将玉蟋蟀的头部和一对红色锯齿形的大牙雕刻得霸气十足。利用玉石的天然纹理雕琢出蟋蟀的肌肤纹理及翅膀,与真正蟋蟀的纹理几乎相同,自然天成。谈起雕琢玉蟋蟀的过程,汇玉堂博物馆创始人张锦洪表示虽然很辛苦,但惊喜不断。雕刻玉蟋蟀的原料——一块重达5486公斤的碧玉,是在2008年机缘巧合之下得到的。“当时追踪一只受惊的鹿,阳光反射的红光引起了我的注意。”张锦洪先生说到,这块反射红光的石头,经过检查是一块红皮透绿十分油润的碧玉。2018年,在宁津筹建汇玉堂博物馆之际,张锦洪曾参观县文化馆了解到了斗蟋蟀的传统文化。当讲解员提到红头蟋蟀特别厉害时,张锦洪突然灵感涌起,想起那块大玉石,其过百万年才形成的天然的风化层,颜色从红色过渡到棕色与蟋蟀的颜色相当吻合,简直就是自然天成。若是将它雕刻成一只蟋蟀王作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或许是这块玉石的最佳归宿。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蟋蟀王。刘欣玥 供图华灯初上,星河婉转,抬手一望世界星空,中国文化宛若昭昭之明星。五千年文明的薪火相传,为华夏儿女留下了灿如星河的宝贵文化财富,中华民族之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而优秀文化需要的便是保护与传承。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
非遗之美,文化之韵。一步一个脚印都包含着中华文化的历史文明。亦是传承之要务。非遗之技,以其为根本尚可承接文化美韵。而技艺之难,虽不及难于上青天,却仍需千锤百炼。这就需要我们中华儿女乐道拾遗,匠心筑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2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