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走访于都脐橙果园,寻无人机助农之道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作者:通讯员 唐月月

7月29日电(通讯员唐月月)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国家重视农业发展。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南京财经大学“破晓而‘达’——关于农业无人机助农指标的经济分析小队”于7月22日走访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正佳果业有限公司,就无人机助农、乡村振兴等问题对公司负责人陈明老师展开访谈,并进行实地考察。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于都县正佳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明老师 通讯员张十嘉摄

产业转变,正佳果业积极探索新模式

正佳果业位于于都县塘贯村,是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正因其多山,土壤条件适宜,成为脐橙种植的天选之地。正佳果业的前身是赣南果业,产业规模位于赣南第一,目前果园共三千多亩地,十万多颗果树,是于都县最大的果业基地。

从采访中得知,正佳果业最初并不是由陈明老师一人承办,从2018年接手果园开始,他是将果园出租给承包商,收取他们的租金牟利。但是由于很多承包户管理不周,导致大量果树收成不佳,陈老师实在于心不忍,便调整产业,亲自打理果园,想要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从承包到户到自负盈亏,产业的转变也表示着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化,这必将遇到很多困难。团队在调查中发现,市场打着“赣南脐橙”口号的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果园面临的病虫害难以根除;脐橙作为季度水果,销量起伏大……陈老师也调侃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公司目前已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但是依然在不断探索新发展模式,致力于打造符合现代人需求的品牌。

图为陈明老师带领团队成员参观果园 通讯员张十嘉摄

创新绿色农业,助推可持续性发展

随后陈老师带领团队成员上山实地参观考察果园,从山上俯瞰,果园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农业领域也呈现出绿色、生态的发展趋势。果园作为农业中重要的一环,创新绿色农业模式,助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成为当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陈老师团队也不甘落后,积极探索绿色农业发展道路。在采访中,团队成员向陈老师重点请教了他们的种植之道。

首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生物多样性、循环利用等原则,优化果园土壤、水源、光照等自然资源利用,最大程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其次,优化使用农药和化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过度依赖,采用有机农药和生物农药,避免对果园生态系统的破坏。在考察途中,团队成员发现了一处肥料储藏地,据陈老师介绍,这是植物秸秆之类的有机肥,能有效避免动物粪便肥料对空气的污染,也更满足果树的营养需要。同时,推广先进的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智能化灌溉系统,根据果树需水需肥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调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地下水污染。创新绿色农业模式减少了农业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减少了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与陈明老师的合影 通讯员张十嘉摄

科技助力农业,怀揣美好乡村愿景

面对一千多亩的种植面积和一万多颗果树的打理,光靠人工肯定不行,要想保证产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还必须引进技术,毕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与陈老师交谈过程中,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农业无人机的强大性能,这台不足五公斤的机器,能自主完成植保作业、林业检测、作物授粉、土壤湿度检测等工作,大大缩短了工作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陈老师对农业无人机的功能也比较熟悉,因为他们这上千亩的果园大部分是靠无人机进行喷洒农药的,不仅速度快,还能精准定位。陈老师表示,引进像农业无人机这样的新技术还受到当地政府的补贴,这刺激了农业新兴技术的应用,是一个良性循环。

在感叹新技术浪潮的同时,陈老师对专业型农业人才的缺失也深感惋惜,他指出“很少有本科出身的大学生愿意到乡镇从事农业行业”,这是一个残酷而又直白的的现实。这就是各个高校组织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意义所在,是想大学生能够脱下长衫亲身走进田野山间,让他们手上不仅能握得住笔杆子,心中还要有桑海沧田,看看那不曾经历过的人间百态,为乡村振兴奉献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6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新时代农产业调研
新时代下的农业有了新的面貌,为调研当今农业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普惠农情,融汇万家”社会实践队伍将进入日照市东港区东头石梁村的蔬菜大棚与食品加工厂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书记介绍这是村里的…
七元七天生存挑战第一天:辛劳寻工作,干劲满满
在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举办的“七元七天生存挑战”中,团队成员迎来了第一天的挑战:寻找工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2023年7月31日早上7:00,首先,由主席团召开会议,强调安全…
新疆四宫村:紫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更好响应党的三下乡政策,更好地创建更美好的乡村生活,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塞外江南,紫海芳菲”暑期调研团队于2023年7月25日至7月30日前往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可克达拉市,霍城县开展“薰衣…
沂蒙星火,青春传承 ——山东建筑大学沂蒙情协会“七元七天生存挑战”活动
在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后,山东建筑大学沂蒙情协会“七元七天生存挑战”于2023年7月31日正式开启。团队成员总共分成4个行动小组,由小组组长带领成员去寻找可供短期进行的工作岗位。7月31日上午7:00,全体成员于…
美丽中国“探绿”记——“探绿”实践团开展返乡之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行
为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对植物资源的了解,“探绿”实践团队在为期半月的“校园行”校园植株电子建档实践和淄博铁山林场走访调研后,又将目光放眼于全省部分地市,实践团成员在家乡所在地对于常见行道…
青予实践出真知,经济文化振中华
青予实践出真知,经济文化振中华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推广普通话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同学互动中开展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参与的一次乡…
破晓而“达”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果树种植企业,探访乡村振兴的现状和前景
作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被认为是关键。果树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南财学子希望通过此次实地…
趋行读懂中国路,浙财大学子躬耕五老精神
趋行读懂中国路,浙财大学子躬耕五老精神“先蒸米,再把蒸好的米按搓揉压……”舟山螺门村的老教师苏国方先生正与实践团成员共同酿制米酒。浙江财经大学“五老忆往昔,青年探来路”实践服务团希望用这种特别…
安徽学子三下乡:革命精神正宣讲,青春聚力进行时
共产党领导人的精神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是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战士。我们的党史中有许多伟大的领军人物。共产党人的精神是无穷无尽的,他们是始终不渝的共产主义战士。为了更好宣传党的丰功伟绩,更好培养新一…
延续红色资源,共筑中国梦
枣庄7月20日电(通讯员梁子旭)在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很荣幸加入了弘法沧澜实践队。为了进一步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革命先烈的哀思,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