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新疆四宫村:紫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塞外江南,紫海芳

为了更好响应党的三下乡政策,更好地创建更美好的乡村生活,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塞外江南,紫海芳菲”暑期调研团队于2023年7月25日至7月30日前往新疆伊犁州伊宁市,可克达拉市,霍城县开展“薰衣草产业破茧路径调研”活动。小队成员前往芦草沟镇四宫村对四宫村第一书记马玉进行采访,了解四宫村的薰衣草产业发展过程;随后实地走访,对村民进行采访并参观四宫村的美丽风光。

四宫村曾是有名的“石头村”,耕地土层薄、石头多。2005年四宫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开始试种薰衣草,引导村民参与薰衣草连片种植。2010年,引进精油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从种植、开发、销售到后期薰衣草秸秆回收再利用的特色产业链,村民们从“花农”转型为“花商”。

前些年,为把薰衣草产业做成村集体和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四宫村采取土地托管、流转、入股等方式扩大种植规模。同时与有关公司进行合作延伸薰衣草产业链,提高薰衣草产品附加值;与解忧公主薰衣草公司合作,建成国家4A级景区解忧公主薰衣草园,实现了集薰衣草种植、加工、销售、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

2009年,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四宫村农民走上了薰衣草种植的康庄大道;2019年,四宫村再换新颜,以“诗意田园风光”为主题打造集特色民宿、餐饮和民俗为一体的旅游观光。农文旅深度融合,经济效益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本地村民投入到民宿、餐饮、商铺的建设中。

图为薰衣草园 米尔扎提摄

但在薰衣草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丞待解决的问题,薰衣草产业发展到现在,产品在逐步完善中,但更多的产品是面向游客的中高端产品,例如薰衣草的精油、面膜等,缺少面向大众的生活类的产品,无法使薰衣草原料走进千家万户的生活产品,如洗衣粉、洗衣液、香皂等清洁产品,所以现在仍需进行产品的研发。另外,就是需要打出自己的拳头产品,新疆本地的产品在全国的认知度并不高,更无法与国内和国际的大牌相比,所以现在需要打出自己的拳头产品。

此外,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人才振兴,村政府想了一系列的办法包括农民的培训、村干部的配备等各个方面。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发展的机遇稍纵即逝,特别是现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所以当前的人才振兴应以引进人才为主,然后培育当地的人才搭配起来,才能把乡村发展起来。四宫村目前的民宿发展快并且认可程度比较高,是因为第一批和第二批的民宿的建设者都是以外地的年轻人为主。将这方面的人才引入后,当地的老百姓才能从他们的身上去学到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式,产业振兴才能有活力和动力。

本次实地调研,帮助团队成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践行知行合一的理念。更让团队成员认识到乡村振兴非一朝一夕之事,需多方协作配合,探寻有效路径与方法,为实现推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指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26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寒暑假实践
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
普惠金融促发展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建设农业强国。将农业作为强国的抓手,是中国应对国内国际多重风险相互叠加的“压舱石”。为实现农业强国,不仅要继续严守粮食安全底线,而且要在多个维度全面提升…
新时代农产业调研
新时代下的农业有了新的面貌,为调研当今农业发展现状,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普惠农情,融汇万家”社会实践队伍将进入日照市东港区东头石梁村的蔬菜大棚与食品加工厂进行社会实践调研。书记介绍这是村里的…
七元七天生存挑战第一天:辛劳寻工作,干劲满满
在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举办的“七元七天生存挑战”中,团队成员迎来了第一天的挑战:寻找工作。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很多困难。2023年7月31日早上7:00,首先,由主席团召开会议,强调安全…
南财学子三下乡:走访于都脐橙果园,寻无人机助农之道
7月29日电(通讯员唐月月)农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国家重视农业发展。为进一步探索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南京财经大学“破晓而‘达’——关于农业无…
沂蒙星火,青春传承 ——山东建筑大学沂蒙情协会“七元七天生存挑战”活动
在前期紧锣密鼓的筹备后,山东建筑大学沂蒙情协会“七元七天生存挑战”于2023年7月31日正式开启。团队成员总共分成4个行动小组,由小组组长带领成员去寻找可供短期进行的工作岗位。7月31日上午7:00,全体成员于…
美丽中国“探绿”记——“探绿”实践团开展返乡之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行
为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对植物资源的了解,“探绿”实践团队在为期半月的“校园行”校园植株电子建档实践和淄博铁山林场走访调研后,又将目光放眼于全省部分地市,实践团成员在家乡所在地对于常见行道…
青予实践出真知,经济文化振中华
青予实践出真知,经济文化振中华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而推广普通话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幼儿园同学互动中开展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总结我参与的一次乡…
破晓而“达”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果树种植企业,探访乡村振兴的现状和前景
作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发展被认为是关键。果树种植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南财学子希望通过此次实地…
趋行读懂中国路,浙财大学子躬耕五老精神
趋行读懂中国路,浙财大学子躬耕五老精神“先蒸米,再把蒸好的米按搓揉压……”舟山螺门村的老教师苏国方先生正与实践团成员共同酿制米酒。浙江财经大学“五老忆往昔,青年探来路”实践服务团希望用这种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