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回收废弃口罩,保护绿水青山 ——安徽财经大学学子就废弃口罩回收问题展开实践调研

来源: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李雪琨 纪洪晓

在抗击疫情期间,一次性口罩在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上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量废弃的一次性口罩亦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引发了大众对环境保护的担忧。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弘扬绿色生活理念,调查后疫情时代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实际情况,并针对回收机制提出建设性建议,安徽财经大学“口罩突击小分队”于2023年7月10到7月13日间在安徽省蚌埠市多个社区展开了为期3天的调研活动。团队成员通过走访社区居委会成员,向居民发放调查问卷并归纳总结等方式对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问题展开了详细的调查,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成员们划分为几组,分别负责不同社区的调研,并且针对人员分工、问卷制作、资料收集、调研规划等问题做好前期准备,提前与社区联系,遵守相关规定,做好安全应急预案措施。在完成准备工作后,成员们于7月10日至7月13日之间正式展开工作。

7月10日,实践团队分组前往向湖社区、望湖社区、龙湖春天社区、绿地国际花都社区等社区,并与社区工作人员会面。首先,工作人员带领小组成员参观了社区垃圾分类设施,小组成员们注意到社区垃圾分类多数仍停留在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的分类模式上,并没有针对废弃一次性口罩推出相应的回收机制。在后续的交谈中,针对团队成员提出的“社区如何推动居民加强回收废弃一次性口罩的意识”等相关问题,成员们从社区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仅有少数社区会定期展开废弃一次性口罩分类回收的相关宣传工作,而多数社区仅仅停留在了宣传阶段,对废弃一次性口罩的回收再利用工作落实程度还远远不够,推动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成为了一句空泛的口号,社区内部工作人员对推动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的具体措施以及意义认识不够深入。

7月12日及13日,小组成员深入各大社区发放调查问卷并随机采访了几位居民,一位受访居民表示:“目前在蚌埠市内很少有社区能够做到将废弃一次性口罩单独分类的情况,大多数社区停留在只区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等类似分类的地步”。在发放调查问卷时,小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分类发放,调研不同群体对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的认识程度。在后期对问卷的分析中,得出了约85%的居民每天用1-2个口罩,近70%的居民选择将废弃一次性口罩随生活垃圾扔进普通垃圾箱的结论,这也体现了推动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机制的完善的迫切性。同时有约85%的居民认可废弃一次性口罩的回收再利用,并且其中的大部分人考虑过如何进行废弃口罩回收的问题,这也说明大部分居民的环保意识较强,推行废弃一次性口罩回收的措施阻力较小。有超过60%的居民认为废弃口罩回收的效果很好,回收的性价比很高,相信政府废弃口罩回收的可靠性,这也为未来回收废弃一次性口罩相关政策的出台奠定了一定的认同基础。与此同时,绝大多数居民在美丽中国建设的背景下,了解并认为口罩回收可以保护社区环境,觉得有必要进行口罩回收来缓解资源浪费问题,并认为进行废弃口罩回收是每个人的应尽职责。

调研小组针对该次实地调研的发现,组织了一系列会议,进行深入讨论,总结归纳了回收废弃一次性口罩现存的问题,针对相应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计划了后期“废弃口罩回收知识进社区”公益活动的开展,从而严格贯彻落实保护生态的政策方针,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培养垃圾分类的优良行为,促进资源利用的长远发展,留住祖国的绿水青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30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塔大学子三下乡:七彩假期,青春飞扬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7月10日下午,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助推七彩梦想,礼赞胡杨精神”团队举行了运动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可以使孩子们在体…
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青春丨世茂滨江社区“护少年远航,让生命飞扬”活动圆满
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青春丨世茂滨江社区“护少年远航,让生命飞扬”活动圆满开展为帮助社区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急救技能,8月4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相随,风…
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趣味游戏,打开运动世界
中国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0日电(通讯员张晴)为了提高小朋友身体素质,更好的进行锻炼。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10日在郭河镇经纬村党员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趣味动物模拟运动课堂…
蓄力新启航,停下脚步,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易经》中提到“韬光养晦,用晦而明”,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前行,我们总结了近些天支教的经验,努力解决支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更适合当下的教学方式、管理方法和学生的相处模式等。今天是我们“纸飞机…
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 石河子大学凡海尔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感悟
与团队成员分别过后,三下乡之旅仿佛已经已经落下帷幕,然而手机上来自二二四团九、十连的朋友们的信息却提醒我这次旅程余韵悠长,仍未消散。三下乡是文化、科技和卫生的下乡,当开始这场实践的时候,期待的…
三下乡进行时:砥砺法治路,领航民心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法治先行。农业农村法治建设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大会指出,加快法…
塔大学子三下乡:宣讲红色故事,赓续红色精神
红色故事蕴含的是真善美,传播的是正能量。7月10日上午,塔里木大学机械电气化工程学院2023三下乡”社会实践“助推七彩梦想,礼赞胡杨精神”团队开展了红色故事分享会。宣讲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
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托童梦,‘FUN’心护远航”活动圆满开展
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帮助他们了解健康知识,7月27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红十字会学生分会“博爱相随,风暖街巷”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南京市鼓楼区白云亭文化艺术中心,展开了面向社区小学生们的“博爱托童梦…
爱同为感动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济南大学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火热进行中。我想自己不是因为一时的好奇和冲动而参加这次义务支教的!听过很多大学生下乡支教的故事,我常常被他们感动。他们为…
走进华大、群峰社区,科普气象防灾知识
台风“杜苏芮”过境之后,为帮助社区青少年更好地了解气象灾害、学习更多气象防灾减灾知识,我所在的福建师范大学“乡村闪耀、理论照亮”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志愿队与华大、群峰社区取得联系,先后进入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