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去敬老院的实践报告

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29 卓央

敬老院社会实践的心得体会

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于是,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上,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人一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有些老人的子女工作繁忙,无暇照顾老人,有的是子女常年出门在外,很少回家,老人们孤独寂寞,行动不便,又无人照顾。即使住进了敬老院,内心也感受不到很多关怀。他们渴望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更多关怀。在与老人交谈中,我了解到他们的很多生活趣事,也知道了他们所需要的不是什么物质财富,而是精神上的满足。从他们身上我还学到了挺多生活经验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同时,我也与他们交流了我学到的一些知识。

在这次实践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我也学到了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真正体会到老人们的生活艰辛,同时也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由于老人的身体都不是很好,行动也不怎么方便,为他们打扫,浇水,擦桌子等。 这次我主要从老人自身情况,养老院条件,以及老人们对养老院相关问题的看法等方面进行。老人们都如实相告,基本反映了老人内心真实想法。面对这一群年过古稀的老人,我们很难想象出他们也曾和我们一样充满活力,甚至还有的老人曾经是教授,工程师。他们在过去的青春岁月里都曾为社会做出过大大小小的贡献。现在他们年迈体衰,已经无力发挥余热,最是需要社会关怀的时刻。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老人都是因为由于长年生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子女们住得也比较远,很难照顾所以才来到这里的。但是他们的子女也会经常来看他们。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质上的资源,而是内心精神上的陪伴。他们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们这些子女能够经常去看他们,和他们聊天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总的来说,老人们对这里的生活很满意。

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多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到进了医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并且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学校把社会作为实践的场所,让我们参与社会,在公益劳动的实践中有所启示。通过个人为单位的社区志愿服务,启发了我在公益劳动中寻找能使我受到教育、有所感悟的亮点,引导了我去了解社会、感受社会。在敬老院中,我毫不嫌脏,耐心仔细的帮助老人们这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老一辈的孤独,我我的幸福和自私。在那里尽可能的和老人多聊天谈心,竭尽所能的让老人感到温暖。我还帮助了敬老院的职工一起打扫敬老院,虽然我满头大汗,但是我很高兴,因为我的心里都有一股自豪感啊,这种自豪感并不是在学校里能够体会到的,那天忙完那些事情离开敬老院的时候,我的朋友给老人们演唱了一首歌曲,或许他们根本听不懂这种新潮的流行歌曲,但他们却像是自己的孙女在唱歌一样,眼里充满了慈爱,我与在场的爷爷奶奶一一握手道别时,那种依依不舍并不亚于亲人之间的分别。他们太需要关爱了,点点滴滴的,哪怕是一句问候和一个眼神。而我收获最大的是与老人们的心。虽然他们面对坎坷的人生总是一笑而过,但从他们的言语中,我真正体会到了他们的艰辛。一路走来,有着太多的悲欢离合,有着太多的辛酸。是啊,他们已经很累了,他们需要休息,但更多的是关爱,是大家的爱,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一起去用爱心装点这个世界。

虽然这次社会实践只有短短的三天,但对我来说分量却很重。这是我积累知识的三天,是开阔视野的三天,是提升境界的三天,是增进友谊的三天,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段美妙的人生履历。这也激励我在以后的岁月里不断提高与完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作为一代新青年尊老爱幼是我们生来具有的美好品质,我们需要更加广泛的学习,适应社会的发展,积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自己在社会上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这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普通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历练。也是一次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所学到的东西,所锻炼的意志,所磨练的才干,都是终身受用的。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抓住一切机会磨练自己,使自己拥有更加广阔的未来,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5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让艺术之花开满校园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4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不断提高学生的中小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激发其对美学艺术的热爱从而增强对中华美学文化、历史的高度欣赏与认同,7月24日上午8时30分,“缘梦”……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走进学生家庭,走入孩子心灵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3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给予孩子更高质量教育与陪伴,7月23日“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壮楚天浩气,树健体新风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1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增强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其坚定的意志力及团队合作精神,7月21日上午8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开展“趣味运……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20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古诗词文化,进一步增强孩子们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7月20日下午14时30分,“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传承手工艺术,放飞指尖梦想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9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其创造“美”的高度热情,7月19日上午9时“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崇阳县第三小学大白校区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起……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文明志愿情,奉献我先行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8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志愿服务精神,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全方位提升中小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7月18日下午15时“缘梦”志愿服务队……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学习实践,劳动创造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总和育人价值。故,为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使其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用脚步丈量崇阳,持赤诚以敬先贤

大学生网报咸宁7月17日电(通讯员陈琬婷)为深入了解崇阳文化发展史,感受当地浓厚历史文化底蕴及其独特文化魅力,“缘梦”志愿服务队于在得到当地部门的鼎力支持之下,于7月15日开展了“…… 陈琬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咸宁缘梦志愿服务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构建四色模型新模式,开启红旅研学新篇章 ——沂心筑梦实践团走访沂南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心
为探索助力红色老区发展的四色模型进行的可能性,助力后疫情时代老区持续发展,山东理工大学沂心筑梦实践团在7月29日上午走访了沂南县红色旅游发展中心,团队对该中心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采访了…
倾听红色故事,传承爱国情怀
倾听红色故事,传承爱国情怀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6日电(通讯员王英浩)百载风云荡人心,千秋伟业催人进。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思想、精神和价值。为了传承和弘…
多元发展葡萄产业,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3年2月发布的《中…
探寻文物前世今生,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兵马俑守护者”社会实践队纪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距今两千多年前,大秦的军队正是唱着这首战歌《秦风》,气势雄浑,统一华夏大地。中华历史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建立,秦代的国家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
听柳腔,寻传统
柳腔艺术作为我国著名的戏曲剧种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一直备受观众的喜爱。为了深入了解柳腔艺术的魅力,实践队伍选择前往柳腔艺术中心,与艺术家们近距离接触,并观看他们的精湛演…
倾听先烈事迹,传承爱国情怀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革命先辈的英雄徽章。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英浩供图倾听先烈事迹,传承爱国情怀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0日电(通讯员王英浩)百载风云荡人心,千秋伟业催人进。红色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历史和社会主义…
关爱空巢老人,走进滁州琅琊社区
中国青年网滁州8月5日电(通讯员张国泰)为了解空巢老人,关爱空巢老人,6月17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三下乡”赴滁州琅琊社区志愿服务实践小分队4名同学在组长王刘的带领下,来到南京十朝历史文化园…
稻花香里说丰年,红色精神存心间
8月6日,青岛科技大学“访北国江城,续红色血脉”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杨靖宇革命烈士纪念馆,和西江镇贡米小镇参观学习,领略红色吉林与绿色吉林。上午,队员们来到杨靖宇革命烈士纪念馆。1940年2月23日,由…
【滁州学院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传递梦想5
7月12日,上午的课堂时间,志愿者们继续进行了数学和语文以及英语的教学。根据前几天的教学进展,我们调整了教学方法和内容,更加注重复习和讲解难点。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解答问题,并帮助他们加深对…
青年志愿服务队服务社区温暖人心
2023年6月22日,在端午佳节之际,西南石油大学社区服务中心携手青年基层志愿服务队在本市青白江区弥牟镇火星社区开展了一场温暖人心的端午节服务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增进大学生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