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距今两千多年前,大秦的军队正是唱着这首战歌《秦风》,气势雄浑,统一华夏大地。中华历史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建立,秦代的国家制度、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1974年的一束光,唤醒了这支沉睡的威武之师,尽管光彩照人的颜色在岁月的磨砺和出土后的加速老化中消失殆尽,但这些兵马俑仍然栩栩如生、恍若在世,他们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两千多年来,黄土虽然将他们掩埋,时光却未将他们遗忘,自此,我们能沿着历史长河逆流而上,探寻兵马俑的前世今生。
为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领略兵马俑的迷人魅力,探索兵马俑文创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潜力,西安理工大学“兵马俑守护者”社会实践小队,携手聚盛禾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怀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深入学习了解了兵马俑铜车马的制作技艺、历史渊源以及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旨在通过专业知识,结合现代技艺,为兵马俑文创产品的设计与推广提供创新和个性化的思路。
从铜车马看秦文化
铜车马一号车1:1复原件
为了深入了解铜车马的制作工艺流程,怀着满心期待和好奇,实践队前往聚盛禾艺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观学习,王振平老师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了铜车马制作工艺,大家慢慢开始了解这项蕴含着复杂黑科技与匠心工艺的古老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制作出来的铜车马,还原度之高令人惊叹,展现着匠人们的卓越技艺以及对工艺的执着追求。
铜车马一号车复原件细节图
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细心观察、认真倾听、积极学习、踊跃发言,王老师耐心地解答了我们的问题。从铜件的锻造到部件的雕琢,从铜马神态的塑造到整体彩绘的加工,每一步工艺都充满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
实践队探讨交流
铜车马不仅是一件美丽的工艺品,更代表着秦文化的丰富内涵。1980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帝陵出土了两乘青铜马车,均为古代单辕双轮车,并按秦代真人车马二分之一比例制作。铜车马整体用青铜铸造,由3500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被誉为“青铜之冠”。是中国考古史上发现最早、体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青铜马车,它们对研究中国秦代冶炼与青铜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重要价值。
对于秦始皇陵铜车马仿制匠人王振平而言,仿制铜车马是一项技术活,同时也是一个“情怀”活,通过各种技术,在实践中揭秘千年前的“黑科技”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铜车马仿制匠人王振平展示缩小版铜车马局部细节
“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八千兵马穿越时空,威风凛凛,严阵以待。远远望去,仍能看见秦始皇“带甲百万余,车千乘,骑万匹”的威武。三个兵马俑坑占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如果全部发掘可出土陶质兵马俑近8000件,战车百余乘。这些兵马俑形体高大,同真人真马大小相同,并且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跪射俑、将军俑、军吏俑、铠甲俑、武士俑、六射俑、骑士俑、御手俑等等,个个造型生动、形象逼真、血性十足。手持剑、矛、弩、箭,讲述着的帝国的兴衰。
实践队参观组装车间
秦始皇陵区出土的两匹驷马青铜车(孙老师表示,考古学者们研究论证,这两组马车为祭祀天神之用,并非是始皇帝的座驾),可能是秦国时期最为豪华的座驾之一,也可能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典故的出处。实践队此行,深入了解它所蕴含的历史意义,从铜车马制作技术中感受到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并肩负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实践队观赏焊接细节
在与王老师的交流中,队员们也分享了自己对当下兵马俑文创市场的一些看法。他倾听着我们的观点,鼓励我们勇于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践行文化传承使命
团队还前往三口井艺术馆进行参观调研,继续深入探寻文物前世今生。翻开一本本书籍,队员们慢慢掀开这段尘封的历史,以兵马俑为线索,梳理秦人历史,认识沉寂的文明,眼前仿佛能看见复活的军团正在上演着一首波澜壮阔而悲情的大秦史诗。
实践队对兵马俑文创周边市场进行实地调研
同时,在三口井艺术馆还能看见许多各式各样的兵马俑周边产品。在针对兵马俑文创市场的调研中,细心的实践小队成员们发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现象:市场中的产品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大多数文创产品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相比之下,王老师的铜车马工艺展现出了匠心工艺和匠人精神,它们不仅保留了传统的秦文化元素,还融入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现了文创产品应有的魅力。
秦文化不仅仅是兵马俑,需要我们做的还很多!
陕西临潼的秦文化文旅有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都能深度体验秦文化的特有魅力。秦代作为封建大一统的第一个王朝,建立完整的国家体系行政体系、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这些对中国后世影响巨大。客观公正的看待秦文化的历史价值,让更多人了解认识秦文化,是临潼文旅内在深刻的价值所在。
实践队与兵马俑发现人杨高建老先生交流并合影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兵马俑守护者“实践小队意识到,在众人未曾关注的小领域里,还有许多人默默地为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做着努力,他们坚持着、坚守着。团队学习了铜车马制作工艺,了解了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把握了兵马俑文创市场现状。调研结束后,实践小队成员表示,要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文创市场的改革中,用创新的思维和创意的设计,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和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5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