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合肥学院三下乡:品舌尖美味,传豆腐技艺

来源:合肥学院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 作者:吕新宇 付博宇 何

为深入挖掘寿县文化旅游潜力,突破旅游发展中的阻碍,调查研究寿县历史文化、当地特色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8月4日中午两点,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八公山豆腐村胡大泉非遗豆腐坊对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胡学兵大儿子胡志东进行了采访。

团队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志东合照

正午两点,烈日炎炎,刚进豆腐坊,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靠墙的两边都堆了一大堆大豆。胡志东身穿黑色背心,下着一短裤,脚蹬胶脚,和母亲一起开始了下午豆腐的制作。首先,大豆选取的是八公山乡蜘蛛湖、寿西湖的优质黄大豆,在选料时还仔细地将大豆中的烂、坏、瘪豆一一拣出;其次是浸泡,因科技的进步,在以前是挑来大泉泉水进行浸泡,而现在则可以直接打开水龙头,但浸泡时间仍是根据季节、温度的变化来决定的;然后是磨浆,将浸泡好的黄大豆掺兑泉水,用机器研磨成浆汁。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更细致的囗感,胡志东在入缸处放一过滤,去除杂质;再然后在煮浆时,将生豆浆放入土灶大铁锅里高温烧煮,并随时观察锅里豆浆表面色泽变化情况,添加杀沫剂消除泡沫,这时,胡志东还盛了一大碗豆浆给队员们品尝。这里豆浆的味道与其他的豆浆相比,格外的浓厚香醇。到点膏时,在热豆浆中兑入严格计量比的石膏并冲浆两次;在养花时,把豆浆静置十分钟左右;在压单时,将豆腐脑放入垫有白棉布的篾箩里压制成型,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一气呵成。而胡志东整个人也大汗淋漓。

为了制作豆腐采购的当地优质大豆

胡志东从小在父母的影响下,耳濡目染,主动继承了家庭传承的技能,跟随父亲学习豆腐制作技艺,这为他后来进行豆腐传统技艺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十五年的学习,他继承了父亲的豆腐加工作坊,开启了他的八公山豆腐传统技艺传承的生涯。长期的加工生产过程和现代科技的冲击,胡志东没有跟随那些低成本高收入的豆腐工厂,仍然坚持继承传统,延续老一辈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技艺,经过摸索、总结、提炼,并结合从父辈那里学到的技术,改良优化了部分设施,使制作豆腐的速度有所加快,降低时间成本。

清洗大豆

压豆腐

关于豆腐的起源,历来说法很多。古代即有不同的说法,一说是孔子时代即有豆腐,一说是豆腐始于汉淮南王刘安。前一种说法支持者不多,后一种说法则自宋以来长期流传。相传是淮南王刘安在八公山修道炼丹时发明了豆腐。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豆腐之法,始于汉淮南王刘安。”《谢绰拾遗》中也记载:“豆腐之术,三代前后未闻,此物至汉淮南王刘安,始传其术于世。”陆游诗“拭盘推连展,洗釜煮黎祁”,详细描述了当时制作豆腐的技艺和流程。胡志东说,寿县八公山豆腐制作技艺,是经汉淮南王刘安的宫廷流传到民间后,在长期的生产制作过程中,经过技师们长年累月的实践、探索、提炼,技艺日臻完善,逐步形成其核心技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制作技艺受到冲击,在寻求如何创新的路上,胡志东遭遇过困难重重,工厂工业化、量大、价格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父辈传统技艺制作豆腐的坚守为他指明了道路,胡志东仍坚持传承老一辈的传统技艺,沉下心、扎实、脚踏实地追求高品质的豆腐。接下父亲胡学兵豆腐坊,始终坚持高品质,他加工生产的八公山豆腐供不应求,稳定地向当地的一些宾馆、酒店提供豆腐,还卖到了合肥、上海等大城市,甚至出囗到国外。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寿县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胡志东在网络上积极宣传八公山豆腐,向想要学习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能技艺的同志传授技艺,分享经验,帮助他们提高豆腐制作水平。

团队成员体验豆腐的制作流程画面

豆腐传统制作技能是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统技艺类,是中华美食文化的璀璨的瑰宝,也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突出贡献,作为中华优秀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寿县八公山豆腐传统制作技艺必须要薪火相传,一代一代传续下去,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保护、传承和完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2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会活动。在主题班会课上,实习班主任周台欣以“我和我们”为…… 代闹 周台欣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学校实习队开展实习指导交流会

(通讯员许潍麟周台欣姜慧)3月28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学校实习队在初中部集体备课室开展实习指导交流会。此次交流会以指导教学工作、慰问生活情况为核心,旨在突破教学工……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阶段性总结大会

(通讯员邓媛馨杨纯)为总结现阶段实习成果,助力下一阶段实习队工作的开展,3月2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于同升湖学校厚德楼405教室开展阶段总结会。会议由……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集体试讲

(通讯员吴曼妮贺藓雅杨纯)为熟悉教学流程,进一步提升实习队员的教学技能,3月26日至27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于同升湖学校厚德楼405教室开展队内集体试课。此次活……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解压坊”主题班会

(通讯员唐梦瑶吴曼妮姜慧)3月24日上午,同升湖高级中学高中部2401班组织了“解压坊”主题班会,班会由马院思政系实习老师吴曼妮主持,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和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班会以“……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旁听初中文综组讲题比赛

(通讯员杨纯周台欣吴曼妮)3月23日晚,同升湖高级中学初中文综组举办了一场讲题比赛,初中文综组全体老师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成员到场旁听。此次比赛旨在……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实习交流会

(通讯员肖熙杨纯吴曼妮)3月19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于同升湖学校厚德楼405教室开展实习交流会。此次会议由实习队队长杨纯主持,实习队指导老师刘艳及实习……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召开第一次集会

(通讯员廖瑛琪周台欣贺藓雅)3月18日下午,为进一步明晰、优化实习队的工作安排,更好地推进实习队的各项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于同升湖学校厚德楼405教室召…… 吴曼妮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年少得志 为国为民
苏轼年少得志,深受国恩,心怀经世济民、建功立业之心,痛苦的放逐生涯和频繁迁徙,更使得对国家怀有强烈责任感的苏轼对社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屡遭贬谪并没有让苏轼放弃儒家的经世济民思想,依然积极参与政…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为官40年,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流离半生,九死一生。屡遭挫折的苏轼清楚地看到政治斗争的阴暗、卑鄙和险恶。他深感人生如梦:“我生涉忧患,常恐长罪恶。”孤寂迷茫时,他也曾萌生退隐之念:“我…
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欧阳修十分赏识苏轼的才能,每次苏轼有了新作品,欧阳修立马“点赞转发评论”。有了文豪欧阳修背书,苏轼飞速涨粉,很快成了京师顶流。然而,就在苏轼名声大噪时,家乡传来消息,他的母亲程氏病故,他离开京…
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
北宋景祐三年(1037),苏轼出生于四川省眉山市。民间传说,在这一年,眉山一座原本郁郁葱葱的大山忽然离奇地花草凋零。后世便因此流传下一句民谣“眉山出三苏,草木为之枯”,意思是说苏家三父子用尽了眉山…
合肥学院三下乡:悠悠千古香,情在此香草
为了解寿州非遗,传承楚都古韵,弘扬寿州新风,8月3日,合肥学院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院级重点团队——寿州文旅融创团队前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报恩寺街,对香草技艺传承人郑以禄进行了采访,并在…
合肥学院三下乡:怀鸿鹄之志,扬非遗新风
大救驾为传承楚都遗韵,弘扬寿州新风,感受非遗文化的时代魅力,8月6日,合肥学院“三下乡”寿州文旅融创团队来到安徽省寿县春申府食品有限公司,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对“大救驾”制作工艺省级非遗传承人朱…
合肥学院三下乡:弦耕不辍,铸就非遗瑰宝
楚人好乐。春秋战国时代,楚国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楚人能歌善舞,且蔚然成风。上至楚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都崇尚音乐舞蹈。寿州锣鼓便是楚文化千百年历史长廊上那璀璨的瑰宝。作为楚文化的一朵奇葩,寿州…
红色古迹考察队探寻青岛党史记忆——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
探访红色古迹,传承红色精神党的历史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人民拼搏奋斗的血泪史。为深入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精神,红色古迹考察实践队于2023年8月1日至8月1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进行了主题为“探访红色古迹,传承红…
徐州医科大学三下乡:爱在夕阳,智享生活
为有效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增强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的防范意识,切实维护老年人利益,2023年7月5日,徐州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青春助老送健康,守护最美夕阳红”社会实践团开展了大学生智慧助…
“启仰”社会实践团队个人总结
柯镇桂/文本次“启仰”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2023年7月8日于广东省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在廉江市兴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帮助下,展开了为期14天的实践活动,致力于发掘乡村故事、乡村文化并加以宣传,使当地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