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三下乡:民族团结一家亲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作者:米尔班·阿布都艾

安徽学子三下乡:各族人民一家亲,民族精神代代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能够创造现在的辉煌历史,依靠的不仅仅是祖国的高速高质量发展,更依靠的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2023年7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石榴籽”民族团结社会实践队成员前往新疆阿克苏市乌什县依麻木镇库尔干村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的走访与民族团结相关的宣讲,引领广大村民们做民族团结的拥护者和实践者,让民族团结之花绽放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阳光明媚的周一早晨,我参加了库尔干村的升国旗仪式,很快,庄严肃目的升国旗结束,而当我作为大学生代表站在发言席前面时,我被那些农民叔叔阿姨的依着、行为举止震撼不已。他们已不再是那个我们回忆里的破烂衣衫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白衬衫黑裤子的端庄,更是他们对国旗的敬重。那时的我,已是热泪盈眶。我的宣讲进行着,当我说到“新疆前几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那些民族团结的反对势力把我们的家乡破坏的如此不堪,甚至他们把毒手伸向了孕妇和孩子们,我们绝不允许那些坏人再次破坏我们新疆人民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时,我清除的看到有叔叔阿姨在默默的擦拭的眼角的泪水,从他们的眼神里,我仿佛看到了永不放弃的决心。我的宣讲结束后全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掌声,我想,这掌声是他们对民族团结的肯定,更是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可。我知道不管是我们库尔干村的村民,还是我们乌什县的人民,乃至全中国人民都希望未来的中国,未来的新疆就跟今天一样——安宁幸福。
17号上午实践队成员开展的民族团结宣讲活动结束后,我来到了库尔干村小学。当我看到那些孩子们清纯可爱的脸庞和那一双双充满了光的大眼睛时,我忍不住想要亲近他们,拥抱他们。经过短暂的了解后,我才知道,他们是由维吾尔族、汉族、柯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石榴籽课堂上,我以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都说出了他们自己身边关于民族团结的故事,其中二年级(1)班的热比古丽同学说到自己的同桌是个汉族同学,她们每天都一起学习一起写作业,热比古丽不会做的题目还会向她的汉族同桌请教,她们跟亲姐妹一样,一起进步,共同成长。这对同桌的民族团结故事,真让我深深感动。不仅如此,在石榴籽课堂上我还教小朋友们画石榴,并教他们用各民族的标志性物件或者名称把石榴填满,让各个民族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孩子们眼里的光是如此的透亮,他们的心是如此的坚定。他们从小就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颗种子也会引导各民族孩子们越来越团结,像石榴籽一样抱的越来越紧。
都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对“农民叔叔阿姨是如何看待民族团结的”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也是这个好奇心给予我动力,让我真真实实的来到农户家中去了解,找到问题的答案。因此,17号下午我来到库尔干村一户农民的家里,他们热情的款待我,我在与他们的交谈中发现,他们的汉语水平不是很高,但是他们家里的小孩子的普通话说的无比的标准。我和他们讲起了民族团结,我说维吾尔族,汉族,还有其他一些民族,我们是好朋友,是兄弟,他听到汉族变得激动起来,他告诉我,村子里面的医生、老师,还有那些干部,很多都是内地来的,他们来改善村民的生活,帮助村民治病,教给小孩子知识,所以家里的小孩会说普通话。我能从他们的言语当中感受到很浓的感情色彩,我从他们的言语中听出了他们对汉族同胞的感激,也深深的感受到民族团结已经扎根在他们心里。
不管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或者是其他的少数民族,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华民族,我们都是兄弟,是一家人。我们都应该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的抱在一起,共同努力,创造更多的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0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各族人民肩并肩,心连心
中国是个团结友爱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民族!而我很幸运的出生在这片土地,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在这片辽土上。这片土地聚集的不仅仅是56个民族,汇聚的更是56种热情,56种希望,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巍巍银屏功勋永著,光辉先烈英名长存
盛夏的正午,实践团来到了一处绿茵密布之地共享一片清凉。微风习习,暑期的燥热慢慢消散。路上偶有鸟鸣入耳,行人轻谈,气氛愈发静谧……十几分钟后,队员们驻足,终于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银屏山。首先去参…
重庆三峡学院学子三下乡:宣扬红色文化、身临其境务农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湖北学子三下乡:品味诗歌之美
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
助力乡村振兴,挥洒青春力量
响应政策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积蓄青春力量,来到基层一线,赴京山市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希望家园”,开办希望课堂,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
安徽大学学子前往绩溪县烈士陵园进行参观
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优良的革命传统,7月24日,寻迹绩溪实践队来到了具有红色历史的绩溪县家朋乡。“家朋乡”原名“磡头乡”,为纪念许家朋烈士,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进行改名,并修建许家朋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赴渭华起义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活动
7月17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渭华起义纪念馆参观,举行了听取导游,志愿者讲解渭华起义红色革命党史。并且采访当地老党员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以经历者的视角,重现了那段红色辉煌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体会体育运动之美
在这次三下乡的体育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活动,有秩序沿跑道开合跳,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认真跟随老师做动态热身,后踢腿动作,踮脚跳跳绳连续,教师讲解如何正确跳水认真听老师讲解。老师讲解如何调节跳绳的长…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开展“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开展“七彩假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网报淮安8月20日电(通讯员林月莹)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迎合《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
开荒辟野出新绿,智勇洞中见分明
漫步于白水河畔,四周风景美如画。小队沿着幽深寂静的银屏山山脚来到了新四军第七师开垦的荒地进行探寻。寻找到白云庵当地的老者进行采访后团队成员们了解到新四军第七师在那样时局动荡社会情况下开荒恳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