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对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深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的内涵和底蕴,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学习并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涵,激发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探究家乡特色文化,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家乡的故事,在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培养文化自信等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苏州评弹和扬州剪纸作为中国两大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全国乃至全世界了解当地特色文化和民俗具有重要意义。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商学院学生会“风华绝代”实践团小队成员们为了探究家乡特色文化,讲好家乡的故事,于7月9日至7月13日期间前往苏州和扬州开展了返下乡“领略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社会实践。通过数日的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苏州评弹和扬州剪纸的历史传承、技艺特点和演变过程,收集了百余份有关民众对家乡特色文化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采访了无锡市评弹团两位年轻评弹继承人。本次社会实践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家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个人成长、文化传承、地域认同和社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实践充分准备,线上开展宣讲
在踏上返家乡实践之路前,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团队召开了线上会议,安排了实践中需要进行的活动,包括参观苏州评弹博物馆、观赏评弹表演、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其次,团队成员相互协作,在实践前不断交流讨论,发挥各自的特长,争取尽各自所能为团队作出贡献,保证苏州、扬州之旅的顺利举行。离苏州评弹博物馆比较近的队员深知苏州当地情况,自告奋勇表示到:“近日苏州来访游客众多,我来帮大家预约参观苏州评弹博物馆,确保大家一路畅通无阻。”正是小队成员愿作为、敢担当的精神,小队将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做了预防措施与应急准备,确保了整个实践过程的顺利,小队成员可谓是各尽其能,算无遗策。通过积极解决问题和相互支持,我们逐渐克服了困难,不断成长和进步,学会了适应不同环境和角色,提升了我们的自我管理和沟通能力。
最后,团队成员深入研究了苏州评弹和扬州剪纸的历史与发展及其在当地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召开了线上苏州评弹宣讲会。主持人精心准备了PPT,通过图文并茂的丰富介绍,向参会人员们介绍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评弹的演奏形式、发展历程、经典曲目和传承意义,让大家对苏州评弹的认知不再局限于《声声慢》等小部分评弹作品。随着一段经典苏州评弹视频播放的结束,本次线上理论宣讲会正式结束,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成功让大家领悟到苏州评弹的艺术魅力,江南古韵回味无穷,令人流连忘返。听吴侬软语,赏江南古韵
2023年7月9日,“风华绝代”实践团来到苏州戏曲传承中心凤苑书场,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听一曲悠软绵长的苏州评弹,探寻苏州评弹的江南温软。一柄琵琶,一把三弦,轻清柔缓、和风细雨,一桌一椅,一块响木,抑扬顿挫,荡气回肠,诉不尽的江南柔情。台上的两位评弹演员说着幽幽愁愁的吴侬软语,用婉转回旋的曲调,将评、弹、唱巧妙结合,尽显苏州评弹之美,婉转唱腔和精湛演技让在座所有人深深陶醉其中。吴侬软语,百转千回,余音绕梁,苏州评弹清澈入心的感觉值得细细品味,一位小队成员在实践日志中写到:“这是我第一次在现场听评弹,现场听的感觉和网上的视频完全不一样,现场表演老师的神态更加动情,即使我听不懂音乐也被带入其中。”
小队成员在评弹演出之余,和演出场所工作人员交流与协商,对在场数十名观众进行现场调查问卷调研,了解了苏州本地人对于家乡特色文化的了解情况以及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看法。更加深入地了解民众的看法、评弹艺术的东方韵味和苏州文化的深厚底蕴后,小队成员愈发自信与热情,纷纷表示愿尽己力担负起文化使命,坚持守正创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参观历史博物馆,结合理论与实践
2023年7月9日,“风华绝代”实践团小队在苏州评弹博物馆展开实践,在本次参观中我们对评弹的历史、演变过程和艺术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馆内陈列着丰富的评弹文物和图片,通过展品和解说,我们了解到评弹作为苏州文化的代表,对于传承苏州地方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博物馆用书场模型将清末明初茶馆书场的世俗风情用瞬间凝固的手法展现在游客面前,团队成员们在这真切感受到了,无论是吴侬软语,还是抑扬顿挫的语调,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苏州评弹艺术都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彰显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格调。
在团队主力前往苏州进行实践的同时,小队其余成员迎着朝阳,不惧艰辛,在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园、扬州剪纸大师张秀芳剪纸工作室、中国剪纸博物馆、扬州工艺美术馆等多处地点探寻扬州剪纸与扬州弹词的悠久文化与历史底蕴。扬州剪纸是南派剪纸的杰出代表。唐宋时期扬州造纸业兴盛,生产力大量高质量的贡纸,也促进了剪纸艺术的发展。扬州剪纸善于将文人诗文中的奇花异卉表现出来,以花卉为主,也成了扬州剪纸的传统题材。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观以为乐。2006年5月20日,扬州剪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学习了剪纸的基本技法,并尝试亲手制作剪纸作品,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难度。小队成员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年轮中,吾辈青年一定要不断去探寻剪纸艺术等文化遗产的魅力,让其在新时代开出更加绚烂
的花朵!”采访非遗传承人,聆听他们的声音
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有幸采访了两位来自无锡市评弹团的青年评弹继承人以及张秀芳剪纸工作室工作人员。通过与他们交流,我们了解到评弹艺术与扬州剪纸的传承并不容易,非遗传承人需要长期刻苦练习才能精通这门艺术。通过聆听他们的声音,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别样的认识。张秀芳剪纸工作室工作人员阐释了张秀芳老师创作时的状态:“当她坐上工作台,开始创作的时候,神情专注,丝毫不为外物所扰。一把小小的剪刀,在她的手指间舞动,洁白的纸张也仿佛有了灵性,如同花木生根发芽,逐渐成长,又如雏鸟展翅欲飞,终于冲上云霄。”让我们普通人能够切身体会到艺术家创作的那种沉浸感。
而通过采访来自无锡市评弹团的两位继承人,我们对非遗传承人神秘的身世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都是家族中第一位专业从事评弹行业的人,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十五天一循环的新话本背诵。一招一式、一板一眼,说、唱、弹、噱、演,尽显功底,一曲完整曲目演绎的背后都需要演员经年累月的练习。”我们得知,所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只是大多数人平时并不关注,如果我们愿意去做,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难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要把握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非物质文化继承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坚守让我们深受感动,除此以外让我们认识到的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和重要性。这次在苏州和扬州开展的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社会实践对于我们整个团队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历。我们通过召开线上宣讲会、参观历史博物馆、观赏表演、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多个环节,深入了解了苏州、扬州两地家乡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也体会到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通过团队合作与交流,我们不仅了解了这些优秀传统文化,还学会了彼此协作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每个人都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我们携手合作,共同面对挑战,成功完成了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是实践者,更是互相启发与激励的伙伴。这样的团队合作精神将成为我们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宝贵财富。
在实践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和中华民族精神。苏州评弹以其细腻的唱腔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赢得了我们的赞叹,扬州剪纸则以其精湛的手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我们对这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与认同,也坚信只有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采访评弹演员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评弹艺术的传承并不容易,需要演员们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样化文化的冲击下。我们深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这些文化瑰宝的责任,我们愿意为此付出努力,让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未来,我们将以这次实践为契机,继续学习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参与保护与传承的工作。我们将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视野,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我们相信,只有我们这一代人,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才能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它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7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