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团中央关于积极开展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7月8日至9日,兰州大学萃英崇廉社赴甘肃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甘肃段)青年实践团赴会宁开展了以“传承红色基因,铸就青春底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队围绕着会宁红色圣地,开启了一场青春红色之旅。
一、探访红色旧址 重温红色记忆
7月8日下午,实践团队成员来到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纪念馆。该纪念馆坐落在会宁县城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由会师楼、会师纪念塔、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革命文物陈列馆、将帅碑林等仿古建筑组成,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和现代化多媒体展示为一体的纪念性展馆。
纪念馆以“红军长征胜利”为主题,真实再现红军三大主力静宁会宁会师的英雄史诗。实践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的解说,从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幅幅影像中重温红军长征的历史画卷,感受红军长征历史的悲壮和革命的艰辛,理解红军长征途中的英明决策,体悟长征精神在华夏大地上结出的丰硕成果。在经过大型壁毯《万水千山》时,成员们驻足良久。这幅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林乐成教授创作并监制完成的大型艺术品,主要表现了红军长征途中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环境,它用艺术的手法和绚丽的色彩以及现代的纤维艺术,结合毛主席的《长征》诗句诠释了红军所走过的艰难历程。成员们无不为眼前景象所触动为红军长征中的伟大牺牲精神而惊叹,为红军战士们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感到震撼。随后,团队成员们实地参观了革命前辈的故居:一座土炕,一个木桌,两个长板凳、一个小柜子就是全部的家具;住土房,点油灯,翻山岭,却从未停止革命的脚步。一位正在纪念馆内参观的游客表示,她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了解长征历史,瞻仰革命精神,这也让实践团队成员们再一次到了感受到长征精神的润物无声和历久弥新。
二、走近桃花深处 探寻不朽传奇
7月9日上午,实践团队前往红军长征胜利景园,于桃花山深处探寻红军长征胜利的不朽传奇。桃花山,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城东南约有1公里,山起三峰,主峰横枕震东。1936年红军会师期间,朱德总司令带领警卫员登上桃花山查看地形,以伟大的战略家眼光,称赞二峰之形势居高临下,虎踞城南,实为战略要地。
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利用当地地形,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生动再现了红军万里征程的千难万险与雄奇壮观。在这里,实践团队用一个上午走完了万里长征路,先后经过了红军长征门、遵义旧址、懋功会师桥、赤水河、甘孜会师会址、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会址、岷山栈道、六盘山纪念亭等纪念场景 ,通过微缩景观重温当年红军长征关键历程。成员们在行进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艰辛悲壮,体会到革命先辈创业的艰辛曲折,今日太平盛世的来之不易。成员们沿着先辈足迹,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感悟长征精神,获得了较之于课本更为深刻的体悟,也更加决心要赓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血脉,向革命先驱学习,把革命先烈精神转化为实践的具体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三、新时代新长征 红旅融合谱新篇
“一个地方,因一段历史而被人铭记;一种精神,因一抹红色而历久弥新”,实践团队成员在参观和体验各个红色文化教育场地时,不断向工作人员就会宁县如何依托红军会师旧址弘扬红色文化、完善基地功能、进行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咨询与交流,使团队成员对会宁县打造红旅IP的思路和举措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干事王娟丽认为,纪念馆以详实的史料、图片、实物、艺术品、沙盘、雕塑为主体,以电动图表、触摸屏和声光电多媒体技术为手段,设计了多处大型景观、幻影成像、雕塑,展出丰富的图片、实物、电文等材料,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沿阵地,是讲好红色故事的重要窗口。未来,纪念馆将加大对科学技术融入场馆的投入,推动纪念馆线上线下活动的更多创新,促进纪念馆的进一步建设与发展。
温回忆扬发展,忆红色传精神。通过在会宁为期两天的主题实践活动,学习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进一步激发了团队成员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精神,团队成员们也进一步了解了会宁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为进行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78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