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科技大学三下乡:黄河生态保护好举措,产业转型升级新发展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 作者:袁月

党中央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明确治理目标、制定发展战略。《黄河保护法》明确国家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的系统治理,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提供了法治保障。黄河流经各地区在此基础上细化实化黄河生态保护举措,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日,河洛书院“河清云庆,情系黄河”绿色长征专项实践团前往洛阳市孟津区河清村与铁炉村进行调研,探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发展的内在联系。

河清村位于黄河小浪底大坝下游约1公里处,因黄河水奔流到此,由浑浊变为清澈,故名河清。河清,取之于“海晏河清” ,意为天下太平,黄河澄清,有美好的寓意。从自然地理来看,河清位于小浪底以下,水流趋于平缓,泥沙沉积,因而河水变得清澈。

小浪底大坝脚南岸就位于白鹤镇河清村,所以说讲起小浪底工程,一定离不开河清村,离不开河清人,河清人为小浪底工程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实践团到达河清村后,先听村支部书记讲述了小浪底工程与村子的故事,90年小浪底工程开始建设后,河清西村全村就地搬迁到村东一片坡地。原村子地带为工程施工占用。新建了从河清西村到黄河北蓼坞村、河清口的小浪底黄河大桥,作为施工用大桥。河清东村的旱涝保收的上三十亩地、十二亩地、上花地、学校西地块、外河滩,苹果园、桃园、后地,上千亩的黄河大坝内鱼塘,以及西河清的几百亩黄河滩地,还有六、七千亩的马粪滩,都被工程建设征用。一时机声隆隆,车流滚滚。

随后,实践团进入到村子里进行入户访谈、问卷调查,调查中队员们遇到的多是留守的老年人,从他们口中了解到随着耕地被征用,近些年村子里多数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这些年长者中不少人当年参与到了小浪底建设工程,这些年他们亲身感受黄河生态的变化,明显感觉到水质越来越好,他们为生态做出的让步也就有意义。

作为传统古村落,河清村历史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期待日后其潜在的文旅价值能够被挖掘,通过发展文旅产业再现辉煌。

铁炉村位于黄河中游南岸,梨树在孟津铁炉村的种植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齐民要术》记载:“广志曰:洛阳北邙,有张公夏梨,味甚甘,海内唯有一树。”民间传说有“贡梨得赏银千两”的故事,清代时,孟津梨已有七个品种;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孟津梨曾远销海外,赢得了“洛阳金桔”的美誉。

近年来,铁炉村依托广袤的黄河滩涂和丘陵地优势,通过科学栽培指导、实施优惠助农政策、拓宽线上线下订单渠道等举措,规模化发展“孟津梨”地域特色种植产业基地,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梨园产业已成为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实践团在村支部书记的介绍下来到了种植大户徐大姐的梨园,在进行四十分钟的交流访谈后,成员们从徐大姐口中了解到全村孟津梨种植面积已有两千多亩,梨树灌溉会直接使用黄河水,随着小浪底工程建成后水质变好,梨也变得更加香甜了。政府会不定期派专家开讲座传授种植技术,梨子销售还开通了电商渠道。当地在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同时,还通过打造孟津梨主题公园,举办梨花节、采摘节等活动,发展乡村旅游,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加快产业发展,铁炉村还开发梨膏、梨醋、梨干、梨花茶、梨花膏等产品,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实现一年四季持续盈利。

随后,实践团在村民间开展调查与宣讲,深入了解铁炉村产业体系的同时宣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相关知识,助力黄河生态向好发展。

生态兴、产业旺,黄河流域产业振兴发展与生态保护息息相关,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必将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84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抓宣传,授知识
中国青年网武汉8月24日电(通讯员罗诗瑶)2023年7月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楚音汉蕴”实践队,集合于湖口社区,在社区内进行摆点宣传,为居民们传播夏日关于防溺水的小知识,以及日常生活中防诈骗的相关知识。…
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回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在服务家乡、服务人民中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各种骗术层出不穷的今天,手里握有闲散资金的中老年人也成了…
闽院学子三下乡:青春逢盛夏,支教正当时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当初怀着既期待又紧张的心情来到闽清县白樟镇支教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充实的暑期支教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很荣幸我能够成为“微光护蕾,青葵向阳”第七期暖心社工服务队的一员,…
医行百年,骨正心安
为深入了解非遗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8月22日,拾遗谱新(正骨文化)实践队分队前往杨氏诊所进行实地采访与调研。实践队员先是通过当地文化馆联系到了非遗传承人,并与非遗传承人约好…
湖北学子三下乡,与学生共度多彩暑假
在这一个月里我所带的学科是科学,正式开始上课后,我常常会为了教学设计而发愁,我该如何设计课程,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又能积极的融入课堂呢?第一节课我给同学们上的是认识地球,并通过画出地球…
骄阳似火,夏日心更暖
2023年7月3日,我和队员们踏上前往闽清县白樟镇的大巴,开启了一段洗涤自己同时照亮他人的旅程。捧着一颗心,播撒一片爱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参与支教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是…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黄河流域,拓展文明实践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朋友积极学习党的光荣历史,领悟黄河精神,提高“保护母亲河”意识,7月12日陕西工院“循迹黄河几字弯,助力黄河永安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古渡口国…
书人居和乐 画新宅美村——以“士衡”书画促新宅村人居环境改善
DHUers用设计撬动治理增量、为新宅村乡村振兴“赋能助跑”总结简报农为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党的十八大以来,…
向下教育扎根,向上筑梦成长
闽江学院法学院举办了“三下乡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我怀着无比的期待加入暖心社工服务队参加此次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志愿者。我们一行16人来到闽清县白樟镇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活动。时光转瞬即逝…
乡村振兴路上的排头兵,浙江财经大学学生答好“思想、产业、教育”三份卷
暑期之始,浙江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念乡村‘山’字经,筑查田振兴路”实践服务团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前往浙江丽水龙泉查田镇,结合当地优势特色,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答好“思想建设”“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