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走向农村,心系家国,躬身实践,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开阔眼界、增长本领的生动课堂。
得益于本次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园林学院党支部的带领下,我随“开源化境”实践团来到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基于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以开化首届“开源化境”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规划大赛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深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当地,了解开化特色文化,助力景观节点打造及墙绘效果设计。
7月12日团队初到开化,我便感受到了开化县依江建城的特色,生态环境优美,蓝空白云色彩分明,云层间流动速度很快,一如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在全省很有特色”。随后来到我们团队负责打造的景观节点——独山村乡村绿地景观,经过实地考察测量、村民访谈、与开化领导及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文化学习与走访等前期工作,逐步掌握开化县及独山村一手调研资料,为后期设计做铺垫。“设计应以人为本”,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如何与居民们在唠家常的过程中获取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是一个难点。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我往往把复杂的专业问题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居民真正了解我们的问题,我们进而能够获得其真实的需求与反馈,有助于后续节点的人本化设计。
自7月13日起,实践团队针对村庄现存问题,开展了相关文献案例资料收集,通过比对国内外优秀案例,平衡各群体需求意愿,进行初步方案的设计。作为设计负责人,我主张基于生态美学视角,遵循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多样性设计、乡土化设计四方面为主的乡村人居环境营造设计思路,依据场地现状、村民需求及未来发展前景,将独山村两块绿地分别打造为“栎槠(立足)园”和“绿水青山带”,得到李健、肖胜和、牛欣然三位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的一致同意。
8月5日,我带领团队跟随实践团,前往开化县交通局进行积极沟通,并以设计图纸、效果视频及汇报的形式向其展示本团队设计成果。后根据当地领导以及学院老师的指导意见,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逐步优化本次设计方案。领导及老师给予的建议及意见,对我们来说无比宝贵,我再次深刻意识到,项目需要落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便是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受人民喜爱、愿意游憩的重要前提条件。
还记得我汇报结束后,李健、肖胜和两位指导老师在评价方案时说到,“相信经过这次设计,你们团队也一定得到了一定的历练,这个项目会使你们今后的成长受益良多”,的确,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获益匪浅。当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人居环境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绿地景观作为乡村人居环境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乡村绿地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发展对乡村的生态环境、整体布局、景观特色、文化内涵、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创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优秀人居环境的良好基础。但是,现今乡村绿地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期望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旧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解决。我们以开化县独山村乡村绿地景观设计为基础,以实践来践行浙江美丽乡村绿地景观的打造,其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对浙江“千万工程”具有积极意义,同样也是开化当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经历过程,能够见证并参与这一历史时刻,我倍感荣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象牙塔里学习广博的知识,但是要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还需要躬身实践。我们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距离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真正地从‘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本次实践成果以期呈现能够切实体现开化文化底蕴、满足开化城市发展需要、贴近开化居民生产生活的设计方案,持续深化浙江农林大学与开化县人民政府“全校服务全域”的合作模式,赋能开化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用新生代的园林力量做好传承和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为深化“千万工程”,开创“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贡献园林青年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理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取得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许,通过走近社会、躬身实践,不断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主动、增强发扬斗争精神的内在自觉、厚植保持奋斗激情的力量源泉,用青春的激情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