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开源化境绘蓝图: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开化暑期社会实践有感

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作者:LDarker

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强调:“你们在信中说,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怎么去联系群众,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说得很好。新时代中国青年就应该有这股精气神。”走向农村,心系家国,躬身实践,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经风雨、见世面,开阔眼界、增长本领的生动课堂。

得益于本次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园林学院党支部的带领下,我随“开源化境”实践团来到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基于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以开化首届“开源化境”杯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规划大赛活动的开展为契机,深入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当地,了解开化特色文化,助力景观节点打造及墙绘效果设计。

7月12日团队初到开化,我便感受到了开化县依江建城的特色,生态环境优美,蓝空白云色彩分明,云层间流动速度很快,一如2006年习近平总书记所评价,“这里山好、水好、空气好,在全省很有特色”。随后来到我们团队负责打造的景观节点——独山村乡村绿地景观,经过实地考察测量、村民访谈、与开化领导及指导老师面对面交流、文化学习与走访等前期工作,逐步掌握开化县及独山村一手调研资料,为后期设计做铺垫。“设计应以人为本”,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如何与居民们在唠家常的过程中获取他们心中最真实的想法,是一个难点。因此在采访过程中,我往往把复杂的专业问题用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居民真正了解我们的问题,我们进而能够获得其真实的需求与反馈,有助于后续节点的人本化设计。

自7月13日起,实践团队针对村庄现存问题,开展了相关文献案例资料收集,通过比对国内外优秀案例,平衡各群体需求意愿,进行初步方案的设计。作为设计负责人,我主张基于生态美学视角,遵循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多样性设计、乡土化设计四方面为主的乡村人居环境营造设计思路,依据场地现状、村民需求及未来发展前景,将独山村两块绿地分别打造为“栎槠(立足)园”和“绿水青山带”,得到李健、肖胜和、牛欣然三位指导老师及团队成员的一致同意。

8月5日,我带领团队跟随实践团,前往开化县交通局进行积极沟通,并以设计图纸、效果视频及汇报的形式向其展示本团队设计成果。后根据当地领导以及学院老师的指导意见,及时发现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对症下药,逐步优化本次设计方案。领导及老师给予的建议及意见,对我们来说无比宝贵,我再次深刻意识到,项目需要落地,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便是项目能够顺利落地、受人民喜爱、愿意游憩的重要前提条件。

还记得我汇报结束后,李健、肖胜和两位指导老师在评价方案时说到,“相信经过这次设计,你们团队也一定得到了一定的历练,这个项目会使你们今后的成长受益良多”,的确,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获益匪浅。当今,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及人居环境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乡村绿地景观作为乡村人居环境营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乡村绿地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发展对乡村的生态环境、整体布局、景观特色、文化内涵、生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创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优秀人居环境的良好基础。但是,现今乡村绿地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期望标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依旧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急需解决。我们以开化县独山村乡村绿地景观设计为基础,以实践来践行浙江美丽乡村绿地景观的打造,其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乡村振兴的推动作用,对浙江“千万工程”具有积极意义,同样也是开化当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经历过程,能够见证并参与这一历史时刻,我倍感荣幸。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在象牙塔里学习广博的知识,但是要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还需要躬身实践。我们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距离了解中国农村发展现状,真正地从‘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本次实践成果以期呈现能够切实体现开化文化底蕴、满足开化城市发展需要、贴近开化居民生产生活的设计方案,持续深化浙江农林大学与开化县人民政府“全校服务全域”的合作模式,赋能开化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山区县样板,用新生代的园林力量做好传承和发展,以实际行动助力和美乡村建设,为深化“千万工程”,开创“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新格局贡献园林青年的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理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取得良好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许,通过走近社会、躬身实践,不断夯实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激发勇担时代重任的历史主动、增强发扬斗争精神的内在自觉、厚植保持奋斗激情的力量源泉,用青春的激情奏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用青春的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05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赋能开化乡村——开化县暑期实践有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在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发光发热,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贡献…
艺术振兴乡村,助力共同富裕 ——开化暑期社会实践有感
习近平来开化考察时,曾留下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一定要把钱江源头的生态环境保护好”“变种种砍砍为走走看看”的重要嘱托,和“开化是个好地方”的深情点赞,在开化大地上埋下共同富裕的种子。在…
烟大学子实践有感:加强数字化治理,推动流域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方针,进一步深化了水利工作内涵,指明了水利发展方向,是有效保障水安全的治本之策,也是推动新时代…
青春耕耘,乡村振兴 ——开化独山村暑期社会实践有感
“乡村振兴要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乡村振兴发展的言论被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在这个新时代的浪潮中,我怀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积极参与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
青山绿水间 乡愁忆流年——开化暑期社会实践有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一个民族传承与成长的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在乡村振兴…
浙江农林大学“开源化境”大学生 暑期实践团纪实(三)
为响应浙江农林大学“全校服务全域”战略,推进我院与开化县校地合作,7月12-31日,浙江农林大学”开源化境“大学生实践团对开化县改造点位进行设计,以“艺术赋能,振兴乡村”的理念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
烟大学子实践有感:探寻数字奥秘,共筑安澜黄河
“九曲黄河,气势磅礴”,黄河是哺育两岸人民生长的母亲河,安澜治理对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十分重要。2023年7月份,我与其他“烟台大学法学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协同治理研究实践队”队员们共同前往山东省黄…
浙江农林大学“开源化境”大学生 暑期实践团纪实(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7月12日,浙江农林大学“开源化境”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牛欣然的带领下,赴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衢州市开化县进行主题学习,切实感悟“八八战略”20周年…
浙江农林大学“开源化境” 大学生暑期实践团纪实(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7月12日,园林学院“开源化境”实践团到浙江山区26县之一的衢州市开化县进行实地考察,以“艺术…
埠头破冰行动,师生共建班级
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星火乡传实践队在埠头小学的支教活动有序展开,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年级的班主任分别在自己负责的班级中举办破冰行动和开展班会。其中,一二年级被称为星耀班,三四年级被称为向阳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