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杨燔

1.中央战略整体落地不够

战略部署缺乏统筹协调。从基层观察看,有的地区脱贫攻坚、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振兴等中央重大战略的执行缺乏全局意识、总体观念与长线思维,导致工作中出现顾此失彼、头重脚轻等现象。重点任务指标化严重。从全国来看,从战略规划层面对重点任务进行分解是一种有效手段。但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各地先后出现了过度工程化、指标化等现象,存在硬性分解任务、过度依赖考核与单纯依靠督查等问题。政策碎片化问题突出。各地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将项目资金整合,统筹产业、就业、教育、医疗等各类扶贫举措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挥了政策聚合效应。但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些原有的政策部门化、部门利益化问题又重新出现,产生政策目标不清、定位不准等问题。

2.区域支撑能力不强

农村地区基层基础薄弱。基层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脱节,出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淡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村“两委”班子在年龄结构、能力素质上,与稳定脱贫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贫困村党员数量少且后备干部不足,年龄老化严重,而农村发展青年党员又受到指标约束等诸多限制。县域经济活力不足。从宏观环境看,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显著增加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难度。当前,一些地区的县域经济活力不足,发展项目千篇一律,存在乡村产业单一化、高风险与低竞争力等多重问题。农村改革协同性不强。建立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体系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城乡融合,关键靠改革,尤其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从目前来看,农村改革系统性、协同性、整体性不够强,改革措施之间缺乏协同配套。

3.工作体制机制不够顺畅

“市一级”政府缺位,衔接政策匮乏。从全国来看,中央、省、县的责任与分工明确,而“市一级”政府的定位不清晰,职能职责往往容易落空。在政策衔接方面还没有一个地方政府专门出台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衔接细则及实施方案,政策方案的缺失导致各地衔接实践的零散化和随意化,难以达到有机衔接的效果。精准扶贫时期,从各级党委到政府都出台了各种减贫政策以推进脱贫攻坚进程。但在步入相对贫困治理阶段之后,原先应急性、针对性强的短期政策究竟要取消还是纳入到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之中。工作体制缺乏有效衔接。有的地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两套工作体制机制各搞一套,缺乏相互通报机制、沟通机制、协调机制。一些贫困县脱贫摘帽后出现松懈厌战的现象,没有及时将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纳入工作部署。扶贫产业项目与乡村产业项目重复建设,又同时存在忽视配套设施建设等现象。农业农村部门出现弱化现象。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之后,党委农办部门设在农业部门,组建新的农村农业部门,负责牵头协调统筹推进“三农”工作的任务。但一些省份在机构改革之前,由省委常委兼任省农工部门负责人,改革之后却不再兼任,导致对其他涉农部门的协调能力下降。有些县市的农办主任兼任农业农村局局长,虽然行政级别不变,但在政府部门中的排名下降,政策话语权也随之下降组织衔接难。脱贫攻坚组织保障健全,中央统筹层面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议事协调,专门机构则由国务院扶贫办主导负责。而乡村振兴在组织保障方面虽然也建立了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进行协调,但负责机构大多基于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等五大内容进行部门划分,加剧了组织协调困境。

4.产业发展升级困难

产业本身发展困难。发展产业往往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并且需要各种先进生产要素的投入。扶贫产业不可持续性强。由于产业扶贫将政治逻辑、市场逻辑和贫困户生存逻辑融为一体,在脱贫攻坚压力下,一些地方的产业扶贫行动多只重视前期投入,而缺乏后续保障,以致持续性较差。难以与产业发展对接。深度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恶劣、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和市场伦理发育不足的区域,与按照自由市场规律运行的产业发展尚不具有自洽性,因此,要想实现产业兴旺,将会十分困难。

5.内生动力难以激发

农民异质性增强,调动全部农户的积极性较难。随着“半工半耕”生计模式的日益普及,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目前农户结构已然分化为兼业农户、退出型农户和纯农业户三类。前两类农户由于收入来源于农业和务工收入两类或者单纯非农收入,且在农业收入所占比重日益缩小的事实下,农户与村庄社会关联的黏性降低,其积极性难以调动。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关系难以协调。乡村振兴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发挥农民主体作用,但目前不少地方多是政府在唱“独角戏”,广大农民群众参与度不高。三是乡风文明亟待培育。部分贫困户自我脱贫意愿不强,且部分农户对乡村振兴的文件精神理解不深,仍然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等、靠、要”思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9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

青鸽志愿服务队赴喜安社区开展“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宣讲

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24年9月28日上午,青鸽志愿服务队在安靖街道喜安社区分享中国绘画中有关山水画的知识,…

大学生“三下乡”走进威远县红星村,带领小朋友领略敦煌艺术之美

2024年7月20日,西南交通大学“三下乡”青鸽志愿服务队来到威远县严陵镇红星村,开展了一场以敦煌莫高窟石窟造像及壁画制作为…

天佑关注 |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第十一届骨干培训顺利完成!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新时代文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养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意识与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我校…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

心与梦的交融:在志愿中成长与奉献“心语汇梦”志愿服务,宛如一首悠扬的乐章,在城市与乡村的上空奏响,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

爱心汇聚,筑梦前行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些人在默默付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奉献的意义,用心语传递着温暖与希望,这就…

最新发布

暑期三下乡:支教献青春,筑梦心飞扬
近年来,大学生参加支教活动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这种志愿者服务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还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志愿者们通过支教活动,向留守儿童…
小荷学堂实践纪实
中国青年网菏泽7月20日电(通讯员孟思源)为响应国家号召,推动乡村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满足贫困地区对与教育资源的迫切需求,7月15日,在青岛科技大学高分子学院的引荐支持下,青岛科技大学”书山勤径,…
邵阳学子深入乡村,探寻绚丽多彩的非遗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大学考察时强调:“少年强则中国强,未来的竞争是年青人的竞争,今天的年轻人是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骨干和栋梁,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
青科大赴巨野万丰实践团:陈集村问题现状及思考
青岛科技大学赴巨野县万丰镇——“书山勤径,学海泛舟”综合实践团在到达巨野县万丰镇陈集村之后,迅速展开调研实践,收集学生信息,初步寻访家庭教育于乡村之中对于小学生教育的缺陷,开展了“小荷学堂”暑…
走进图云关纪念馆,感悟红十字精神
近日,我有幸前往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这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和启发,让我对历史和人道主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参观学习过程中,我对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及其…
湖北学子三下乡:丝绸之美
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薪火社会实践队丝绸之美苏州8月25日电(通讯员阮晓铃)在苏州丝绸博物馆,可以见证苏绣的温柔雅致。丝绸温雅柔丽,耀眼四方,物华天宝,自古便是华夏文明的象征和传播文化的重要物件。江南…
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 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到达目的地—安徽省太湖县。
7月1日,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社会实践团队正式到达目的地—安徽省太湖县。经过多日的准备工作和前期调研,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查团队成员在芜湖集合集…
学习二十大思想,争做新时代青年——晨曦社会实践队
2023年7月17日星期一上午,“晨曦”社会实践队组织了一场党史学习专题课程,参加本次课程的主要是“晨曦”社会实践队的成员。本次课程主要的目的是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及其精神内涵,进一步提高我们大学生的思…
发展视角下的老年人社会参与
社会参与作为实现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旨在使老年人通过不断参与社会、经济、政治等活动,实现自身价值、提高生活质量。我国学者(赵雅宁,刘瑶,韩影,许丽雅,齐丽娜)引入“护航模型”,运用发展的…
实地调研求真知,积极访谈寻奥秘
7月5日,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在龙潭古镇、朱湾村等地进行第五天的调研。早上队员们分组行动,余文艺、颜晓涵同学跟随陈老师去往龙潭古镇进行访谈,在龙潭古镇队员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