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注入青春力量 助力林下经济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杨宸宇 王梓嫣 杨

为了助力林下经济产业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户增收减排。8月5日至8月15日,经管学院赴铜仁市调研队来到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针对以菌类为主的林下经济作物对农户增收减排的问题展开实地调研。

团队调研依托科创项目《林下经济对农户增收减排的影响》展开。调研伊始,团队通过对《青山林下长“金银” ——铜仁林下经济发展见闻》《铜仁:科技赋能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相关文件的解读,确定以铜仁市石阡县数个村庄为主要调研范围。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走进菌类等林下经济作物栽培地参观,观察林下经济作物栽培与养殖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听取村民的看法、建议并做详细记录。

早在2021年初,位于石阡县的枫香乡就成立了林下经济产业专班,以食用菌为抓手,集中力量推动林下经济。为有效破解林下宝贵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难题,解决合作社和群众持续增收问题,石阡各相关部门主动作为,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把脉支招,最终锁定林下菌药轮种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枫香乡把林下经济作为巩固脱贫成效,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林下经济可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按照入股保底分红、效益分红以及林地流转、劳务收益的利益联结机制,可惠及全乡6个村438户1533人,实现人均增收1200元。

在与农户交流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得知留守家中务农、进行林下菌类栽培的大多为中老年人,菌类养殖户年龄50岁及以上占比居多。且该地区菌类养殖农户受教育水平大部分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养殖户老龄化和文化素质水平略低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户无法很好地熟练运用新兴技术以此提高生产效率,难以认识到标准化,规模化林下经济作物养殖对生产技术效率以及对农户自身增收减排的积极作用。

在和一位专业人员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政府最近在按照“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的模式,打造集菌种研发生产、菌棒制作培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体系,并依托全区食用菌专班专家做技术指导,走出了一条“林下生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林业部门对农民的生产技术培训不断普及,通过培训细致入微地向林下菌类培养户传授菌类养殖的技术要点。在此次受访的农户中,绝大多数农户表示曾参加过技术培训,对于林下菌类作物的培育有着显著的帮助,同时也对农户日后的生产生活,以及增收减排有着积极影响。

队员们认真对农户的言语进行记录,特别是对调研目标所包含的相关作物尤为关注,也常常提出自己的疑惑,在和村民有说有笑的交流沟通中,为期数天的调研很快结束了。

回到集合点后,队员们针对每天的调研内容进行沟通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同时也交流困惑。十天的调研时间虽短,但队员们立志要对农村的现状进行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认知,为本次调研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乡村振兴,我们勇往直前!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12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暑期助学进社区 双语阅读促成长

暑期助学进社区双语阅读促成长为帮助解决社区家长们“不会教、没空教英语”的难题,提升社区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水平,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益启社联——小娘舅爱…… 孙语桐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人生不虚此行,即便我亦是路人
(通讯员江莉丹)白驹过隙,短短几天的三下乡生活已经结束了。冷清的宿舍与往常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今晚,我一个人独守宿舍空房静静写着三下乡感悟,脑海里不断浮现出这几天的画面。十天的时间是短暂的…
赓续红色精神继承峥嵘岁月的风华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史上,有着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和故事,他们留下的印迹照亮着新中国前进的路。每一处历史遗址,都有着独特的思想教育作用,它们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文化色彩、历史风貌,为我们留下了笔笔…
传承红色基因,再续红色发展
随着城市的发展,一座座崭新的城市拔地而起,但是我们都只看到了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而没有深入了解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的历史过程,从而使得城市的发展经历在时代的发展中被人们忽视。“一路向红,青春践行”…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三地之交”栏杆镇 嘹亮时代最强声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抹熟悉的乡音萦绕在人们心头。七月三十一日,“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巢湖地区小分队前往了…
参观甘棠村史馆,铭记历史跟党走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增强青年力量对传承红色基因重要性认识,8月5日,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讴歌美丽,建功乡村”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潍坊市峡山区甘棠社区村史馆,学习了解甘棠村的发展历史,并在社区消…
探索林下经济 助力乡村振兴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对乡村生态振兴的号召,以及探究不同类型林下经济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在8月中旬经管学院赴铜仁市调研队来到了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针对“林下经济对农户增收减排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实…
观古往与今来,寻吴蜀文化变迁
为探寻吴地与蜀地古代和近代文化差异,以及经历新中国成成立后数十年的发展建设,现代的吴蜀文化的差异以及发展建设情况的差异,展现古往今来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紫卿书院)“…
“讴歌美丽,建功乡村”实践团队于潍坊市峡山区盛棠农业专业合作社交流学习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学生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厚植乡土情怀,…
志愿服务迎“八一”,传承拥军爱国心
为迎接“八一”建军节,2023年8月1日,“讴歌美丽,建功乡村”社会实践团队与甘棠社区党支部总书记一起展开志愿服务,与战友老人们共度难忘的聚餐活动。这一天,村中老人们欢聚一堂,共唱红歌,营造出一片其乐…
湖南工学院招生就业处2023年招生线上咨询工作顺利进行
6月9日以来,我校招生录取工作正稳步进行中。在校领导和招就处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包括招生网咨询、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平台咨询及QQ新生答疑群咨询在内的招生线上咨询工作顺利进行。在日常工作中,招生组的学生…